林端华
西安市交通职业培训中心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1
智慧交通(Intelligent Transport)是在交通领域中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移动互联网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智慧交通强调以现代技术取代旧式管理,提升交通系统建设的智慧水平,优化城市交通环境,提供更有助于民众生活的服务。西安市是我国西部地区的核心城市之一,交通压力较大,拥堵问题明显,通过智慧交通寻求解决十分必要。
对西安市交通拥堵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不完善的路网结构是导致当地交通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西安市市区内道路建设态势存在自身特点,其主要道路呈现基本的中心向四方辐射态势,早晚高峰期间,大量机动车自市区周边向中央区域集中,部分通行能力差的双车道、单车道道路很快即会出现拥堵。与此同时,四排以上车道则出现单向拥堵问题,即驶入市区内的机动车数目多,向市区外行驶的机动车数目少,导致道路资源局部紧张的情况,加剧了拥堵。
西安市交通拥堵与管理上的问题也存在关联,限号制度、大型载重车辆分时段同时制度的推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早晚高峰期的道路通行压力,但因管理上片面依靠交通部门,很多路段和时间段的拥堵无法得到及时处理、疏散,依然严重困扰民众出行。如2015年-2017年三年间,西安市平均每日堵车时间达到0.65小时,较2012年-2015年间,出现了0.11h的增长,限号等管理方式并没有根本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管理上的不足仍带来了持续的负面影响[1]。
交通秩序是导致包括西安市在内,各主要城市出现交通拥堵的核心原因之一,这一因素的影响牵涉到车辆、行人等多个方面。研究人员曾收集了西安市区内部分拥堵路段的监控录像,结果上看,部分机动车在等候通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强行并线,这一行为看似简单,但会导致目标线内车辆行驶的异常,如急刹车、降速等,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整条线内车辆行驶受限。行人横穿满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问题,也会加剧道路拥堵情况,车辆避让行人的过程中,很可能需要降低速度,对后车的正常行驶造成影响。
当前西方交通拥堵治理的不足,包括片面化、力量薄弱等。所谓治理片面化,是指在整治交通拥堵问题时,仅以交通部门为执行单位,人员数目少、工作压力大,难以实现所有路段的有效管理。如西安市区内常发生交通拥堵(每日拥堵平均超过0.5h)的路段共计84个,这些路段又存在很多岔路,很难在所有路口布置人员、设备进行治理。2013年-2017年间,西安市市区内增加、更换了电子摄像头4万多个,依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研究人员收集了2013年-2017年间西安市部分路段拥堵态势、机动车增加态势,结果如表1所示[2]。
从结果上看,当地拥堵情况正持续加剧,机动车保有量也持续增加,二者呈现典型的正相关。与此同时,当地交通管理工作依然由交通部门单一负责,工作压力增加,管理效果也愈发难以保证。
力量薄弱,主要是指交通管理工作的联动性不足,所谓联动性,是指在常规交通通行作业中,负责维持秩序的组织、部门、人员往往各自独立工作,没有形成有效联系,导致交通资源闲置和紧张局面共同存在、道路无法得到有效利用、道路拥堵加剧问题。研究人员曾与西安地区交通驾驶人(包括私家车、出租车)进行过沟通,从结果上看,452名驾驶人中,大部分无法在出行前获取任何关于路况的信息,总数30人2,占比66.81%,另有少部分驾驶人会通过电子地图进行交通情况的实时了解,总数150人,占比33.19%。与此同时,获取了交通资讯的驾驶人又表示,提前获取的资讯往往并不准确,交通拥堵态势是持续变化的,缺乏实时信息和路况的预判,会增加拥堵风险[3]。
表1 西安市部分路段拥堵态势、机动车增加态势(2013-2017年)
以智慧交通作为出发点,对西安市交通拥堵治理对策进行分析,要求首先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大范围实时性通信网络,将市区内所有主要道路、车辆纳入到通信网络中作为一个节点,实时进行路况共享,使交通拥堵信息、可能出现的车辆拥堵态势得到及时了解,应对拥堵问题。建议由交通部门和通信管理部门共同进行磋商,以4G技术和专用网络构建通信系统的框架,所有车辆可自行选择是否将自身信息纳入到通信系统中。工作模式上,取市区为核心、向周边辐射无线信号的方式,通过车载通信设备进行信号接收。可在交通压力较大的区域建立二级、三级通信站,同时设立若干信号加强站,以确保信息传输的强度,使所有车辆能够及时获取信息。如某道路于早间7:20分出现拥堵,要求交通部门借助分布式监控系统了解拥堵时间、车辆数目、道路信息,生成简讯,快速进行大范围发送,并以10分钟为间隔,对拥堵的实时态势进行更新报道,便于其他车辆规避,降低拥堵风险。
出行预报体系,是指以长期数据积累为基础,对西安市各主要道路的拥堵规律进行收集,每日早间6:30分,进行一次集中式信息传递,使驾驶人了解道路基本情况,拟定更合理的出行计划。如每年5月份,大量机动车会驶入高速公路,导致高速公路的拥堵,要求交通部门集中利用APP软件进行公告,公告完成后,同步利用大范围通信网络,进行信息收集,并予7:30分进行信息更新,进一步向所有驾驶人提供详实的交通预报数据。此外,在初次公告完成后,对应道路的信息应该是实时更新的,部分驾车出行较早的人员,也可以借助APP选择性获取交通信息,安排出席该计划。部分特殊时间段,如春节、劳动节、国庆节期间,因交通压力激增,可临时调整预报时间为6:00或者5:30分,发挥智慧交通系统的价值,提升应对拥堵的能力。
智慧管理辅助,主要针对管理人员数目不足、交通管理压力大、交通秩序不理想等问题,要求在多发交通拥堵问题的区域设置自助交通查询机,使未能加入大范围通信网络的驾驶人获取交通态势信息,调整出行线路。此外,还应适当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在交通压力较大的早、晚高峰期间,通过电子设备加强监控,对于强行并道行驶的机动车驾驶人,给予扣分处罚,如因并道引发拥堵问题,应暂扣驾驶证,以严厉的处罚手段,有效限制不法、不道德行为。对于非机动车、电动自行车和行人的违法行为,也通过电子设备加强监控,在设备中联通报警器,当非机动车、电动自行车和行人横穿马路、闯红灯时,通过报警器进行警报,对不终止上述行为的人员,给予行政拘留和罚款处理。
最后,结合西安市交通拥堵管理的基本问题,还建议构建多部门联动机制,充分进行管理权责的下方,允许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民事警察、行政执法人员等全面参与到道路管理工作中。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道路拥堵态势的智能分析,合理分配人力资源,使易发拥堵的路段得到更全面的管理,形成以交通部门为核心,多部门共同工作的基本制度,完善交通环境。
综上,西安市交通拥堵问题由来已久,其治理工作应通过新思路、新方法进行,强调发挥智慧交通的价值。目前来看,导致西安市交通拥堵的原因较多,可归纳为路网结构问题、管理问题、交通秩序问题三个方面,治理工作存在工作片面化、压力大、力量薄弱的不足。以智慧交通为视角,可通过构建大范围通信网络、建立出行预报体系等方式,尝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完善城市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