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狼和小羊》教学之我思

2018-06-15 11:36徐星蓝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辩论讲故事

徐星蓝

摘 要:《狼和小羊》是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课。在教学中我设置了三个问题:狼在吃小羊前为什么一定要找碴儿?狼找到碴儿就可以吃小羊吗?课文最后的结局是如何?然后在教学中通过讲故事,辩论赛,续尾巴的方法一一解决。

关键词:狼和小羊;找碴儿;结尾;讲故事;辩论

《狼和小羊》是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课。本课取自《伊索寓言》,讲诉狼为了吃小羊不停地找碴儿却屡次失败,最终狼直接扑向小羊的故事。本课的重点在于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体会狼和小羊的心情。而课文蕴含的道理,也在课文后的练习中出示:即存心想要做坏事的人,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本课的教学过程十分流畅,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深思的问题:

一、狼在吃小羊前为什么一定要找碴儿?

本课教学,狼的三次找碴儿是重点。围绕这个重点,我设置了“狼为什么要找碴儿”,“一共找了几次碴儿”,“分别都找了什么碴儿”这三个问题,运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却产生了很大的疑问。狼为什么要找碴儿?课堂上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定位在狼想要吃掉小羊,但课后却有学生提出“狼为什么一定要在吃掉小羊之前找碴儿呢?狼这么强大,小羊这么弱小,直接扑过去就好了。”针对这一问题,我本想用“存心想要做坏事的人,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来回答。但学生的问题是“为什么坏人做事之前一定要找借口呢?”这与一个词语有关:“道德制高点”。制高点在字典中的解释是军事上指能够俯视、控制周围地面的高地或建筑物等。而道德则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人们的自律或通过一定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那么我们姑且认为道德制高点即是在道德上占据了俯视、控制周围一切的有利形势。课文中,狼遇见小羊,它本可以直接扑上去吃掉小羊,但却没有如此。“它开始扮演起一个彬彬有礼的讲理人,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食彼之口实后才采取行动,让羊死个明白,正所谓“师出有名”,为自己的凶残行径披上合法的外衣。”[1]即狼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贬低小羊的道德水准,让小羊觉得是自己违反了道德,活该让狼吃掉。这就是狼要在吃小羊前找借口的深层原因。但二年级的学生是没有办法理解这一原因的。因此我设计了一个环节,即《狼和小羊》外传:小羊最终被狼吃了。之后其它小动物都来质问狼为什么要吃小羊。狼搬出了它吃小羊前找的碴儿(借口),让其它动物都觉得小羊应该被吃。这样一个小故事的设置,让学生懂得了狼吃小羊前找碴儿是为了让动物们不要指责他,并认为他做的是对了。那么除了这些动物,狼想不想让小羊也这样认为呢?学生回答了“想”。这就解决了第一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解决,但这篇课文的导向却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就是第二个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狼找到碴儿就可以吃小羊么?

這个问题牵扯到了课文的教育主题。在前面,主题已经阐述过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另一种导向。是不是我只要找到好的理由借口,那么做坏事也是不会被指责的。这种想法恰好与我们所要教给孩子的完全背离。由于“爱憎分明的情感和识别恶人的能力,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们来说,却并不是他们的切身利益需要,向往和模仿强者的言行恰恰能增进他们天性中的快乐。”[1]课文当中狼和小羊悬殊的强弱对比,狼为所欲为的形象展现在学生眼前时,容易导致学生对强者能为所欲为的向往和模仿。在这里,教师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从课题入手,学生自由讲述对这两种动物的认识,不难引出狼是凶恶的,狡猾的,蛮不讲理的,小羊是温和的,善良的,有礼貌的等论断。然后初读课文,在这里“要使学生真切地感到狼和小羊这两个艺术形象,获得情感体验”[2]由于从小教育保护弱者的思想让他们非常习惯地将心理的天平倾斜向小羊。而课文第一自然段为我们交代整个故事的背景,狼很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小羊要被吃掉。前一步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对狼的这一行为产生非常大的不满。接下来便是课文三处对话的教学。我采用了辩论的手法。“辩论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知程度,更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3]它“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育方式之一”。[3]在本次辩论活动中,学生一方为狼,一方为羊,一方为裁判。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辩论,同时融入表演。第一轮,狼故意找碴儿,而小羊则是吃了一惊,温和以对。在辩论中,如若表演不到位,还可以重选代表。这样,学生不仅提高了辩论能力,朗读和表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一轮结束下来,裁判则需要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裁决。狼和小羊到底谁是谁非,谁说的有理。以此类推,围绕课文进行三次辩论。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一次辩论,由于小羊没来得及辩解,这时候就需要学生自己来找出应对的理由。很多学生找了我爸爸那时候还不认识你呢,我爸爸是很有礼貌的等等理由。这些理由都是在情理之中的。最终的结果是狼三次找碴儿都失败了。辩论完之后,学生需要思考另一个问题,在辩论过程中狼和小羊的神态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有理的是谁?经过上个环节,学生很自然地给出答案。这时候有理不在声高(就算你再怎么凶狠残酷不讲道理就是不讲道理)的道理就自然剖出。一次次辩论让学生对寓言的内容和含义理解更加深刻。这时候,原先设置好的问题:狼的行为对吗?学生抓住狼要吃掉小羊就是不对的事情这一关键,无论怎么找碴儿,它都是错误的。这样,在最后,我再出示书本上显示的课文主题,即“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事,那是很容易找到理由的”。学生很好地理解了。

前两个问题的答案告诉了我们有些人做坏事前往往要找碴儿,抢占道德制高点,让别人心服口服。但是不管找再多的借口,只要那些人所做的事情是凶恶残酷的,那就是不符合道德的。那么,最后小羊的命运到底如何呢?这就带来了本课的第三个问题。

三、课文最后的结局是如何的?

人教版《狼和小羊》最后是以句号结束的,这个句号告诉我们最后狼扑向小羊并吃了它。但是苏教版的《狼和小羊》最后是省略号结束。省略号告诉我们这个故事的结局不止一个。那么到底是怎样的结局呢?在课后,我让学生自己试着写了一个结尾,要求是符合情理。然后在一堂写话交流课上,学生们开始交流自己满意的故事结尾。交流下来,发现学生的故事结尾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狼吃了小羊,另一类是小羊存活下来。在狼吃了小羊这一结尾中,我让学生讲述一下从狼身上你知道了什么,从小羊身上你知道了什么?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基本上能说出狼为了做坏事,什么借口都会找,根本不会讲道理。但是从小羊身上知道了什么,学生往往会回答小羊很可怜,小羊很温和。这个时候,教师适时地引导他们,以问促思。小羊知不知道狼要吃它?那么小羊找了那么多事实来告诉狼自己没有对不起他,有用吗?所以当你们是小羊的时候,要学会什么呢?戳穿狼的借口,趁机逃走。当然选择这个结局的学生是少数,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小羊能够幸存下来。很多人认为胡乱地改变寓言的结尾,其实是改变了寓意,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寓言的含义。可是希望小羊生存下来,不正是这些孩子们善良的体现吗?在德国,“善良教育是道德教育的特色之一,它包括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同情弱者、宽容待人、反对暴力等”。[4]但是,在我国,“儿童的善良教育却是相对薄弱的。”[4]学生希望小羊能够生存下来,不正体现了他们对于弱者的同情。那么,这个时候作为教师抓住这一机会,让孩子的善良在课堂上得以展现。在了解了狼故意找碴儿做坏事的基础之上,既让学生知道面对像狼一样的人该怎么办,同时也让学生有机会将他们的善良展现出来。但是在让小羊幸存下来的改写中,又要注意一定的情理性。小羊出生没有一年,可以说是一只经验不足的小羊,同时课文中吃了一惊,温和,可怜,喊道等小羊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它已经看到了自己将被吃掉的命运,同时没有能力改变这个结局。所以相较于小羊急中生智想出办法对付狼,让猎人或者别的动物来帮忙,或许更合情理一些。

《狼和小羊》是一篇寓言,在浅显易懂的文字下面蕴含了深刻的道理。面对二年级的学生,如何将这些道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讲给他们听是需要认真思考的。在这里,我通过设置三个问题并采用了讲故事,辩论赛,续尾巴的方法试着在课堂上将这一个道理很好地讲给学生听。

参考文献:

[1]范远波.语文课文《狼和小羊》的教育主题分析——兼谈教材的教学预设.教育科学研究.2012.

[2]李尊栋.《狼和小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其理念.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4.

[3]杨敏.辩论,让课堂充满生机的良策——《狼和小羊》教学心得.小学教学参考.2013.

[4]华敏.从德国的善良教育看我国儿童善良品性的养成.教育探索.2010.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学府实验小学校 215009)

猜你喜欢
辩论讲故事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同影子辩论
讲故事
听妈妈讲故事
听妈妈讲故事
听妈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