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一所小学,一个戴着红领巾、穿着绿校服的男孩走上台。他接过话筒,顿了顿,台下的老师和家长静静望着他。这是一场演讲比赛,主题同55年前马丁·路德·金那场伟大的历史演说一样。接下来,男孩的发言让大人们跌破眼镜。这位小学生的梦想,一点也不高大上,不是老师教导的当科学家、当宇航员,或是普通一点儿的,像有些同学那样想当医生、想踢足球。他的梦想就俩字——发财。男孩犹豫了一下,吐出这个词后,台下气氛凝固了,有家长感慨,“完了完了”。很少有人将发财和梦想联系在一起。梦想,一个多么纯洁的词,谈钱简直俗不可耐。即便商人站在台上,面对镜头,也极少开诚布公地说,“我的梦想就是发财。”他们往往会粉饰一下,谈论梦想着让世界更美好、梦想造出无人车,甚至梦想将人类送往火星定居。没人会大胆地承认,在造福社会的同时,自己也想挣钱,而且是越多越好。
男孩的梦想其实挺朴素。他想得很透彻,“生活中有空闲时间了,自己有闲钱了,自然就可以做一些想做的事情”。这个小学生用有些稚嫩的声音,对台下年长好几轮的成年人解释:人生就这么几十年,循环地度过和自由地度过,绝对是两种感觉,发财不管怎样总比没钱好。
逻辑无可辩驳。演讲快结束之际,有家长不禁鼓起掌来。视频传到网上后,引发巨大争议,有人为男孩的真诚叫好,也有人被祖国花朵如今的价值观“惊吓”。想发财其实并非坏事。如果没有个体心中的发财梦,何来当年的下海潮?何来改革开放中经济发展的巨大活力?只要遵纪守法,有道德底线,不妨允许有的孩子梦想當科学家,有的孩子梦想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