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华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关于蛙或蛙鸣的佳句很多,以上名句分别出自南宋赵师秀的《约客》与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前者写的是江南梅雨时节(主要在6月)的池塘蛙类,而后者写的也是江南的蛙鸣,当时辛弃疾因被贬官而在江西上饶闲居。
那么,上述诗词里的蛙声,会是什么蛙在鸣叫呢?
这并不是一个故意刁难人的问题。如果你熟悉江南常见的蛙类,这问题就非常简单。诗词里已经提供了足够的关于物种的信息:夏夜,在江南的池塘或稻田中,蛙声多而且响亮。符合这些条件的蛙,其实就那么几种。
6月,是不少蛙类繁殖的高峰季节。尤其在中国南方,这个时节雨水很多,为蛙类的求偶、产卵以及蝌蚪成长都创造了良好条件。我的老家浙江海宁处在杭嘉湖平原上,那里河网密布,阡陌纵横。幼时,我家东边不远处就是水田。每到初夏,常在半梦半醒的清晨,传来阵阵蛙鸣。农忙的时候,我们孩子也会下田帮助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犹记得,我拎着秧苗,赤足走在窄窄的田埂上,边走边看着一只只小蛤蟆相继跳到水田里。等我走过,小家伙们又会慢慢回到田埂上蹲坐着,有的还会继续鼓着腮帮子起劲唱歌,只见两个白色的泡泡在它下巴一鼓一鼓的,就像我们吹泡泡糖一般,十分有趣。
在国内不同的地方,蛤蟆可能指不同的蛙,但在我老家,所谓蛤蟆,就是指泽陆蛙。泽陆蛙在中国分布很广,昼夜都出来活动,因此也是非常容易见到的蛙类之一。相信很多人都见到过,但未必仔细观察过它。这是一种体长四五厘米的小蛙,背部颜色跟泥土差不多,通常以灰色打底,有的个体背上多绿色或红色斑纹,也有的个体具有贯穿背部的绿色或灰白色的中线。
南方很多地方把一些蛙称为田鸡。田鸡喜欢生活在水田或池塘等湿地环境里,其体型比泽陆蛙大不少,有的大个子的体长可达10厘米左右。由于肉多而鲜美,因此很不幸,田鸡常被大量捕捉以供食用。田鸡主要分为两种,即金线侧褶蛙与黑斑侧褶蛙,其英文名分别是Beijing Gold-striped Pond Frog和Black-spotted Pond Frog。它們名字的最后两个单词都是“Pond Frog”,即“池蛙”,也就是“生活在池塘中的蛙”的意思。
这两种蛙,最符合人们通常所说的青蛙的形象:它们的体色通常以绿色为基调,体型适中,分布广。两种蛙的身体两侧各有一条隆起的皱褶,此即所谓“背侧褶”,故名“侧褶蛙”。金线侧褶蛙的背侧褶比较宽,多为金黄色;而黑斑侧褶蛙的背侧褶相对较细,身上多黑斑,我在浙江宁波所见的多数黑斑侧褶蛙的背部中央还有一条淡绿色的中脊线。
黑斑侧褶蛙雄蛙的叫声很响亮,接近常用来描述蛙鸣的“呱呱”声;同样是为了吸引雌蛙,金线侧褶蛙雄蛙似乎要害羞一些,其叫声的音量较低,类似于小鸡的“叽叽”声。
除了上述蛙类,其实还有几种超级“迷你”的小蛙也会在水田、池塘环境中不停鸣叫,那就是姬蛙属的蛙—其中在国内分布很广、最为常见的姬蛙当属饰文姬蛙与小弧斑姬蛙。这两种蛙的外形都有点像三角形,也都特别小,有的体长不到2厘米,大一点的也只有2.5厘米左右,比成人的拇指还小。
别看它们个子小,嗓门可不小。它们的叫声都有点像“嘎嘎”,小弧斑姬蛙雄蛙的鸣叫相对低而慢,而饰文姬蛙雄蛙的鸣叫则相当洪亮。但有趣的是,尽管饰文姬蛙叫得非常响,但没经验的话,一下子真的很难很快找到它。这是由于它非常小,保护色极好—连鼓出来的声嚢都跟泥土的颜色很接近—而且它又喜欢躲在泥窝中鸣唱,与周围环境完全融为一体。
所以,在江南地区,所谓“青草池塘处处蛙”,通常就是指上述的几种蛙类。不过,由于栖息地的破坏、人为捕捉等原因,哪怕是上述分布广泛的常见蛙类,有的种类的生存状况也已堪忧。特别是黑斑侧褶蛙,其种群数量在近些年可谓锐减,在野外越来越罕见。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宋·陆游《幽居初夏》)看,且不提蛙类在生态链中的重要作用,光是蛙鸣,在古人笔下是多么充满诗意啊!鸟鸣、蝉鸣、蛙鸣……都是寄托着乡愁的天籁,愿它们不要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