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艳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新疆昌吉 831800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多种因素引起 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一组内分泌系统疾病,由甲状腺机能增高、分泌激素增多或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所导致。甲亢是一种常见病,以青中年女性最为多见,并逐年增高,常表现为心慌、汗多、畏热、多食、体重减轻、易于发怒等高代谢症候群,并不同程度出现甲状腺肿大、突眼、手抖及颈部血管杂音等体征。笔者根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特征性症状,并结合相关中医药理论及临床实践经验,认为甲亢多属于中医学阴虚火旺的证候分型[1],并提出采用当归六黄汤治疗阴虚火旺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就诊于该院内分泌科及中医科门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辨证属于阴虚火旺型患者共计50例 (治疗组、对照组各25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随机选取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辨证分型属于阴虚火旺者共计50例,并采集一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病史、用药情况),所选取病例均来自该院内分泌科及中医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分布19~67岁,病程6个~19年。全部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当归六黄汤组)25例,对照组(甲巯咪唑片组)25例,其中治疗组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分布19~66岁,病程6个月~17年;对照组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分布20~67岁,病程7个月~19年。两组病例在安全性指标及各项评估量表积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8版《内科学》[2]制定:①高代谢症状和体征;②甲状腺肿,伴或不伴血管杂音;③血清FT4增高,TSH减低。中医症候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及相关临床症状拟定:主症:颈前肿大,心悸不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手部震颤;次症:少寐多梦,食多消瘦,倦怠乏力,畏热汗多;舌脉:舌质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细数。
具有以下情况的患者在该次临床观察范围内:①符合西医疾病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证型诊断标准;③年龄18~70岁;④3个月内未用过抗甲状腺素药物;⑤自愿参加该次调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具有以下情况的患者不在该次临床观察范围:①其他原因引起的甲亢;②其他疾病引起的甲状腺肿大或高代谢症候群;③肝肾功能异常者;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⑤药物过敏者;⑥精神状态异常者。
对照组仅给予赛治 (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19990276)治疗,初始剂量为30 mg/d,每天分2次口服,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维持剂量为5~10 mg,1次/d,口服。治疗组给予当归六黄汤汤药口服[4](药物组成:酒当归 15 g,生地黄 15 g,熟地黄 15 g,生黄芪 15 g,黄连6 g,黄芩6 g,黄柏6 g,玄参15 g。心慌明显者加柏子仁6 g,颈前肿大明显者加夏枯草9 g、浙贝母6 g[5],烦躁易怒明显者加栀子6 g,手指震颤明显者加全蝎6 g,多梦少寐明显者加炒枣仁15 g,乏力倦怠明显者加太子参9 g,余皆随证加减[6]),服用方法:水煎口服,1 剂/d,共取汁约400 mL,分早晚2次,饭后30 min服用。两组患者若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均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原发病。两组均以2周为1个治疗疗程,疗程间休息2 d,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
主要观测指标为:①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②治疗前后甲状腺肿大改善情况;③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疗效标准评定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①临床控制:患者症状、体征全部消失,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脉率恢复正常,甲状腺肿大和突眼明显改善;②显效:患者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脉率基本恢复正常,甲状腺肿大和突眼有所改善;③有效:患者症状、体征有所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仍高于正常值,脉率降低,甲状腺体积及突眼轻微改善;④无效:患者上述症状、体征没有任何改善,甚至反而加重。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运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正态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72.0%,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n(%)]
记录数据表明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甲状腺肿大情况均减小,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甲状腺肿大变化比较[例]
表3 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比较(±s)
表3 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比较(±s)
组别治疗组(n=25)对照组(n=2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SH(mmol/L)T3(mmol/L)T4(mmol/L)0.37±0.08 1.31±0.11 0.36±0.08 0.71±0.12 0.69±0.79 1.12±0.52 0.71±0.82 1.40±0.48 79.53±12.54 80.32±11.88 77.48±13.34 91.01±11.98 FT3(pmol/mL) FT4(pmol/mL)11.01±4.54 6.40±2.99 10.23±4.09 8.33±1.63 27.71±5.55 21.03±4.78 28.22±4.90 23.98±3.78
治疗前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祖国医学并无甲亢这一病名,甲亢应当归属于中医学“瘿病”[7]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前肿大、心慌烦躁、手抖手颤、多梦易醒、怕热出汗、舌红少津、脉弦细数等见症,与体质、饮食、情志均有关系。中医认为,该病主要与肝肾阴虚,火热躁盛有关,因而采取滋补阴津、清热泻火为治。当归六黄汤[8]出自《兰室秘藏》,主要用于治疗阴虚火旺之盗汗,在此取其滋阴清热之功效移治甲亢,契合病机[9]。方中当归养肝血滋肝阴,生、熟二地入肾而滋肾阴,三药共用,俾津血充足则水能制火,共为君药,臣以黄连清泻心火,合以黄芩、黄柏泻火以除烦,清热以坚阴,三药共为臣药,君臣配合,滋阴清热,标本兼治,汗出过多则卫失固摄,则倍黄芪为佐益气实卫固表,兼具敛汗营阴之功,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泻火,固表止汗之功[10-11]。
该研究证实,采用当归六黄汤治疗阴虚火旺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控制13例,显效6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临床控制9例,显效4例,好转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甲状腺肿大均减小,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治疗后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李志悦等[12]亦采用当归六黄汤加减方治疗阴虚火旺型甲亢,50例对照组采用丙基硫氧嘧啶治疗,5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当归六黄汤加减方治疗,结果证实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观察组治疗后甲状腺肿大和突眼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当归六黄汤治疗阴虚火旺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效果明显,能明显改善患者心悸心慌、畏热汗多、手部震颤等不适,且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甲状腺肿大情况,标本兼治,因人制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1]张莉.中医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概述[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6(6):892-894.
[2]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845.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98-199.
[4]邹丽妍,刘蔚,杨梅,等.当归六黄汤联合赛治治疗桥本甲亢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2):84-85.
[5]李志悦,刘香春,蒲蔚荣,等.当归六黄汤加减方治疗阴虚火旺型甲亢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7):914-915.
[6]李宁,李新民,邵雷,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8):1684-1687.
[7]李艳婷,崔云竹,邵红雨,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7):191-192.
[8]杨雅琴,郑丽,全毅红.当归六黄汤古方新用的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4):105-108.
[9]崔凯,许英.加减当归六黄汤合玉屏风散治疗2型糖尿病汗证 36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7):63.
[10]王晓晴.黄淑玲中西医结合序贯治疗甲亢经验[J].环球中医药,2017,10(1):59-60.
[11]崔李群.甲状腺疾病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7):759-760.
[12]李志悦,刘香春,蒲蔚荣,等.当归六黄汤加减方治疗阴虚火旺型甲亢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7):91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