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梅
枣庄矿业集团滕南医院外五科,山东枣庄 277606
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是一种我国临床上常见的心脏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也是致使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和猝死的主要原因[1]。在我国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造瓣膜的研制成功,为我国外科心脏瓣膜疾病提供了极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心脏瓣膜置换术也是我国现代应用于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案[2]。但由于这种病症手术风险较大,并且患者术后恢复较为缓慢,具有较多的并发症,患者需要在医院中接受照常时间的治疗,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3]。该次研究中,方便选择该院中2016年10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将系统康复护理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对患者生活质量所造成的影响,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方便选择该院收治的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日期,单双号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晓该次研究,且已经签订知情同意书,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中包括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为 21~65 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6.1±12.3)岁;实验组中包括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为22~65 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5.6±11.6)岁;所有患者中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包括II级患者36例;III级患者24例;IV级患者10例;所有患者在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深呼吸以及咳嗽等,随意进行训练。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方式如下。
1.2.1 第一阶段 在患者术后1~3 d,在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由患者的专职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开展。首先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3~5次/d,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发生术后肺不张;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采用腹部呼吸将空气吸入后鼓起腹部,使空气对患者内脏进行按摩,以保证患者的肺部功能。同时对患者进行一定的上肢功能训练,主要分为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以患者上肢各关节为锻炼对象,分别作出屈、伸和内翻外翻等动作,训练8~10次/d。在患者运动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注意腰动脉穿刺管,避免发生阻塞或脱落。患者应当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下肢功能锻炼,主要锻炼目标为下肢各关节同样做出屈、伸和内翻外翻等动作,训练8~10次/d。
1.2.2 第二阶段 在患者术后4~14 d内,开展第二阶段的系统康复护理。锻炼目标与第一阶段相同,同样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自行进行腹式呼吸的训练,保证患者的各项内脏功能。而患者的上肢功能训练和下肢功能训练,也应当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加入难度更高的动作,例如握拳、梳头或双手上举、双腿抬高的动作,训练次数也应当在10~20次/d左右。如果患者康复状况较好,则可以在医师的允许下进行一定的床下活动,例如床边站立、扶床活动等。但患者在锻炼时,每一步都应当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避免训练过程中发生意外,对患者造成额外的二次伤害。
1.2.3 第三阶段 在患者术后15 d至患者出院前,都应当进行相应的系统康复训练。而第三阶段的系统康复训练,应当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训练强度,例如增加患者的步行速度和距离,但也应当在护理人员的保护下进行,避免患者发生二次伤害。
对患者的心电监护时间和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心功能指标进行评价;心功能评价标准为:显效:患者心功能在治疗后改善2级或恢复至1级;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但未达到1级;无效:患者心功能未见改善或啊,发生恶化状况。
该组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心电监护为(35.1±3.1)h,对照组为(46.4±3.6)h,较对照组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住院天数为(18.4±4.7)d,对照组住院天数为(25.9±5.6)d,实验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更短,并且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状况较对照组更优,各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71 7,6.069 0,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监护时间和住院天数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监护时间和住院天数比较(±s)
组别 监护时间(h) 住院天数(d)对照组(n=35)实验组(n=35)t值 P值46.4±3.6 35.1±3.1 14.071 7 0.000 0 25.9±5.6 18.4±4.7 6.069 0 0.000 0
心脏瓣膜疾病是一种进程较为缓慢的疾病,其病程较长,多数患者在手术前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并且新功能障碍也会导致患者的各个机体功能受到影响[4]。同时在手术过程中,低温和麻醉等状况也有可能导致患者部分器官发生功能衰竭,患者不同状况的临床表现、性质、具体部位等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其心脏功能的缺失。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必须要准确的辨别患者病症性质,评价患者的心功能,且针对性的进行治疗,方可达到保证患者安全与健康的目的[5]。
在当前临床工作中,部分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因风险因素未及时辨别导致采取的护理方案与治疗措施不当,从而发生猝死现象,导致医疗质量严重降低;部分护理人员沟通不当或者家属医疗知识过低,很容易诱发医疗矛盾[6]。而这类涉及患者死亡的医疗案例,在解决难度上极大,从而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尤其是在当前,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对于这些因护理不当所引起的医疗纠纷的重视也逐渐提高[7]。因此,必须要针对该种现象加强对于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术后的系统康复护理。
在以往的护理中,注重基础护理的实施,以环境护理、病情监测、给药护理等基础内容为主,忽略了患者在该过程中的生理状况,以及其可能产生的生理影响,也没有及时对患者的既往状况进行调查。而在该院提出的系统康复护理干预中,以功能锻炼作为护理基础,使心脏瓣膜患者在术后能够得到良好的功能锻炼,这样可以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起到改善患者心功能的作用。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心电监护为 (35.1±3.1)h,对照组为(46.4±3.6)h,较对照组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住院天数为(18.4±4.7)d,对照组住院天数为(25.9±5.6)d,实验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更短,并且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状况较对照组更优,各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4.071 7,6.069 0,P<0.05)。 这一研究结果与张万玲等人[8]的研究结果相似,在张万玲等人[8]的研究中,选择80例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规范的康复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康复组心电监护平均时间短对照组3.47 h;康复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第1个月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系统康复护理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该次研究结果说明,将系统康复护理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心电监护时间,对患者改善心功能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1]廖云姝.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心衰的护理观察[J].医学信息,2014(8):60.
[2]冯宝琴,程木带,梁群,等.早期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4):1-3.
[3]黄茜,潘惠.分析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6,3(5):61-62.
[4]吕林华,秦玉萍.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影响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17(31):44.
[5]廖菊丽.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5,28(46):195-196.
[6]梅赣红,黄燕,余娇,等.延续护理对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684-1686.
[7]和淑英.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心衰的临床护理分析[J].大家健康,2014,8(6中旬版):284.
[8]张万玲,刘彩霞,秦立珍,等.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1998-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