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卫,刘彩云
(1洛南县退耕还林办公室,陕西洛南 726100;2洛南县石门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土壤管理模式是核桃综合管理的主要制度,在核桃园采用修蓄水盘、改良土质、间作套种及土壤翻耕等措施,核桃生长情况及产量与对照有明显差异。
试验地位于石门镇留题村、下铺村,土壤为褐土,养分贫乏,保水保肥能力差,海拔1100m,年均温11℃,年日照总时数2075h,年降雨754mm,无霜期210d左右。栽植品种为香玲、鲁光,450株/hm2。
试验材料大树选用10年生核桃树,小树选用初建园栽植的幼树,供试树与对照树下土层、土质均一,样本树各50株以上。
对幼树采用修蓄水盘及改良土质,调查当年及第2年生长情况。大树采用间作套种和土壤翻耕,调查雌花成花情况及产量,单株调查重复15次。
对砂质土、壤质土初建园,沿等高线在树下修筑椭圆形蓄水盘,长1.2m,宽0.8m,外埂高8~10cm,上沿空出,深翻盘内土壤20~30cm。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蓄水盘对核桃幼树营养生长效应调查表
从表1可知,修蓄水盘后,当年幼树生长比对照多6.9cm,第2年比对照多15.4cm,效果显著。主要是修蓄水盘能蓄水保墒,有利于核桃幼树生长发育。
洛南坡塬地多为质地黏重的胶泥土,易板结,易积水,通透性差,不利幼树根系生长。在树冠外开挖环状沟,进行土质改良,施入农家肥混合砂土、秸秆,比例6∶1∶3。调查结果见表2。
表2显示,改良土质对核桃生长极为有利,生长量是对照的3倍,基部径是对照的2倍,主要是施入农家肥混合砂土、秸秆改良了土壤结构,促进了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强了土壤通气、保水、保肥能力。
表2 改良土质对核桃幼树生长的影响
在核桃园内间作豆类、蔬菜,进行比较,结果见表3。
表3 间作对核桃花芽、产量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采用间作套种,顶牙为混合芽数比对照高21.6%,差异显著,叶芽数明显少于对照,产量是对照的3.3倍,单株总体成花、结果量均优于对照。主要是间作套种抑制了杂草生长,施入了肥料,疏松了土壤,豆类还有固氮作用。
秋冬季对核桃树冠下浅翻10~15cm,行间及树冠外围深翻20~30cm。进行土壤翻耕后,核桃树结实及生长情况见表4。
表4 土壤翻耕对核桃树结实、生长调查表
从表4可以看出,土壤翻耕后核桃树成花是对照的1.8倍,产量是对照的3.6倍,营养生长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这主要是土壤翻耕可熟化土壤,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少病虫害,增强树势,提高产量。
(1)在砂质土、壤质土坡地建核桃园,应修蓄水盘蓄水保墒,促进幼树生长发育。(2)在黏质土坡地建核桃园,应采取土壤改良,主要是施农家肥,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强土壤通气、保水、保肥能力,以利于幼树生长发育。(3)间作套种能够有效促进核桃成花,提高核桃产量。(4)土壤翻耕也能有效促进核桃生长和结实,但效果比林粮间作稍差。
[1]高绍棠.核桃丰产栽培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史玉芳.不同整地造林对核桃生长结果影响的试验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13,6
[3]李怀有.高塬沟壑区果园土壤管理制度试验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1,19,4
[4]李慧峰,吕德国,张兴路.谈谈果园土壤管理制度[J].新农业,2004,12
[5]黄闽敏,张强,王国安.早实核桃园土壤粒度特征及其与盐分相关性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5,28,3
[6]刘伟芹.短枝型苹果园的土壤管理制度[J].烟台果树,19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