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扶志·扶智 群策群力打造新竹塘

2018-06-15 06:08赵芳,纳梦月,孙铭
今日民族 2018年5期
关键词:澜沧中国工程院院士

4月14日,一场特别的结业仪式在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的“科技小院”举行。共有来自澜沧县20个乡镇的240位农民群众,获得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扶贫工作站和澜沧县职业高级中学联合颁发的结业证书,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指导班的首批“毕业生”。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户,到院士的、教授、博士手把手教出来的学生,以蒿枝坝的拉祜族群众为代表,澜沧县的扶贫工作中,积极学科技、用科技的新型农民成了一大亮点。

扶助“直过民族”跨越飞奔

家家房顶上都有金色的葫芦装饰,保有民族特色的安居房靓丽整齐;每户农家都配套好独立的厨房、卫生间,生活便利卫生。顺着院门口艳丽的夹竹桃望去,在四围山丘的映衬下,每户人家都是一幅民族特色新农村的清新画卷。这就是今日的蒿枝坝。但就在6年前,蒿枝坝还是一个典型的特困民族村。

蒿枝坝村民小组隶属于云南省民宗委“挂县包乡”和“四群”联系点竹塘乡,是一个以拉祜族为主的边境“直过民族”小村寨。过去,村民们住的是竹笆房、木板房、挂墙房等简易住房,鸡猪牛羊到处跑、雨水污水四处流、垃圾废物随便扔,人居环境非常恶劣。

为了“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牢牢抓住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澜沧县、华能集团帮扶直过民族和省、市、县民族宗教部门重点扶持竹塘乡的历史机遇,2012年12月,蒿枝坝启动了特困民族跨越发展生态移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项目。计划总投入2034万元,对原来分散居住的100户农户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集中安置,打造出一个集田园风光、民族特色、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美丽拉祜乡村。

一场跨越式的改变,就这样在一项项帮扶铺就的快速路上拉开了大幕。

截止目前,该项目建设整合了民委、发改、交通、扶贫、住建、农林水、新农办等部门项目资金,已投入1541万元。蒿枝坝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族文化、素质提升等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4年,蒿枝坝被评为“澜沧县十佳美丽新农村”,成功打造成了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的亮点。

更深刻的改变,是2015年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成为中国工程院的结对帮扶脱贫对象后,蒿枝坝成为了中国工程院的精准扶贫点。

“最强大脑”革新致富观念

3月13日上午,在滇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拿着一个硕大的马铃薯,走上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场“代表通道”,通过直播镜头,宣传起了自己率领的中国工程院专家扶贫工作团队在蒿枝坝种出的冬季马铃薯。

蒿枝坝地处热带雨林区,温度高、日照长、水资源丰富,人均可利用土地多、种植条件好,但这个本不该贫困的地区,却因为没有技术、没有产业,当地群众素质型贫困问题突出,良好的自然条件并没有利用起来。由于长期闭塞,全村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6年,2012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200多元。

2016年11月,由朱有勇院士牵头的中国工程院定点扶贫项目组,在当地推广了100亩冬季马铃薯无公害超高产技术,当年就实现了每亩均产3.1吨,每吨卖出了3000元的好价格,参与种植的群众每亩增收9000余元。这一结果在当地贫困群众引起了“轰动效应”。

2017冬天,朱有勇团队进一步在澜沧县6个乡镇推广种植冬季马铃薯2000亩、林下中药材1025亩。林下三七示范基地中,各生长龄的小苗出苗整齐、长势良好,未来达产后每亩可增收5~15万元。目前,澜沧县的冬季马铃薯种植项目已与收购商签订了供货协议,澜沧优质马铃薯将销往北京、山东、甘肃、新疆等地。

4月12日傍晚7点多,蒿枝坝村的马铃薯包装点还是一派繁忙景象。“今天干到几点算几点。”一位正在给马铃薯称重的大姐说。这里已经搭起临时棚,挂好电灯,做好了挑灯夜战的准备。“去年收的洋芋没分级,是混装的。今年我们开始按照100克、200克的重量等级,以及颜色、外观等条件进行挑选、分级。”竹塘乡农科站的陈丽波说。她和同事平时主要是指导农户耕种和水肥管理等技术,这次是专门来帮村民的忙,他们计划在当天加班加点把所有收货的马铃薯分拣打包完毕。

这样火热的生产景象背后,反映出的是,在可以燎原的科技星星之火下,蒿枝坝群众心中被点燃的自我脱贫发展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根本性转变。据统计,2017年末,蒿枝坝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4165元,是2012年的3.2倍,实现了经济效益和观念更新“双丰收”。

猜你喜欢
澜沧中国工程院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澜沧号”动车组运抵老挝万象 即将投入中老铁路动态检测
光影
登东达山
记录院士人生,展现院士风范,传承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