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雪茹
诗词,原本就是歌词,就该唱出来。
◉编者按
什么是好的语文教育?怎样的老师是好的语文老师?每年高考过后,这样的问题都会引发讨论。本期自由谈,我们就这个主题组织了几篇文章,看看有没有击中你的心弦?
写一句七言古体诗到底有多难?我们从小到大背过百首古诗,写诗却寥寥无几。记得读师范时,文选老师教过我们如何写诗并尝试数次,但都是干涩生硬之作。直到近日看到张大春老师在《同一堂课》上,带着低年级的小朋友,边游览湖光山色,边让孩子尽情体验,激发兴趣,让七八岁的孩子出口成诗,才让我“似有所悟”,并小试牛刀……
王力宏的歌曲《三字经》从406班教室里飘扬出来,孩子们静下玩闹的心,坐着聆听,“人之初……”“啊,我知道,是三字经!我会背!”自称古文诗词记得最多的张书易同学率先反应。
我笑着给他点赞,播放了下一首“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知道,我知道,是王俊凯唱的。”听到心仪偶像的歌声,女生们的眼睛里迸射出闪闪金光。我做一个静声手势,“歌名是什么,有谁知道?”孩子们摇了摇头,“告诉你们吧,是《明日歌》。聪明的你们,有谁读到过或会背吗?”
这下孩子们纷纷嘴角下倾,眼神乜斜,只有陈明昕举了手,并顺利背了出来。
“非常好,陈明昕。孩子们,老师推荐给你们一个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让一些歌手来唱出古诗词,唱出经典。刚刚的两首歌就是第一期里面的作品,好听吗?”“好——听——”
当看到第一期王力宏一挥一弹一唱,传统诗词融合了当代新鲜血液和潮流元素,我就知道我会享受这个节目,因为唤醒了我儿时记忆。读书时初遇宋词,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愣是背了好几遍没记住。正烦愁间,偶然听到王菲版的《水调歌头》,那空灵的嗓音,悠扬的曲调,只一遍就深刻在心。从那时起我意识到:诗词,原本就是歌词,就该唱出来。
“今天的回家作业,就是看《经典咏流传》,看过的同学还请再温习一遍。边看边思考:1.你最喜欢哪一首诗词,原因是什么?2.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探讨诗歌的内容、曲调风格、歌手表演等。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背一背哦。”“哦耶!太棒了!可以看电视了!”
我把节目系列歌曲也转发到了家长微信群,建议家长朋友们随意地,有空就在家播放,似无意却有心营造一种欣赏古诗词的氛围。我特别强调:不要给孩子提任何要求,什么要背出啊默写啊还要查资料啊,都不能布置,因为只要家长一开这个口,孩子立马对这些内容开始“厌恶”。家长们都答应做到!
几天后的语文课,针对我之前布置的回家作业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孩子们精神焕发,讨论得热火朝天。王见贤同学第一个站到黑板前“抛砖引玉”:“我最喜欢焦俊的《苔》,那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最让我印象深刻。一开始我能想象到像米粒一样小的白花也在努力绽放,到后来贵州山区孩子们的出现,我突然觉得这句诗写得比我想象的还要有力量……那种……”王见贤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于是抓耳挠腮,小组同学谢知礼马上续接:“就是贵州山区的小学生比作米粒大的小花,他们虽然小,长大后也能像牡丹花一样盛开!”
接下去,陈君越同学也站起来,她一开口就唱起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她说:“王冕这首诗我觉得曲子特别好听,谭维维唱的也很有力量,谭维维是我们全家喜欢的歌手,她把那种梅花刚正不阿、洁身自好的形象唱了出来。”小朋友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更多孩子争先恐后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来,爸爸妈妈们也在背后助力呢!
哈,以前沉默的以老师讲解为主的古诗词课,变成了一片喧闹的海洋。下课后还有好多孩子觉得意犹未尽。后来我又利用午休时间,在全校广播里播放这些古诗词歌曲。几天下来,学校很多孩子都会跟着吟唱呢。最近又恰逢学校读书节活动启动,我们班的孩子除了能背出学校规定的诗词内容外,还自发地背出了很多首其他的!我丝毫没有布置任何作业哦!更有几个音乐爱好者给自己喜欢的诗词编起了曲子,在班级里哼着耍宝呢……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有时不教是为了更好地教。
(作者为浙江嘉兴吉水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