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事业单位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定位置,就应该重视人力资源经济的应用。本文主要对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包含的内容和特点,其在企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和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人力资源经济;应用;发展
一、前言
人力资源是企事业单位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重视并做好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能增强企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实力。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想提高企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就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然而,从现在的情况看,我国企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们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影响了企事业单位市场适应及决策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包含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分析
1.人力资源经济的主要内容
人力资源经济涵盖很多的内容,下面主要从3个方面对其内容进行了分析:
(1)人力资源投资:人力资源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基本条件,其对人力资源经济的开发和管理有重要作用。人力资源投资包含的领域非常广,如在职培训、人员流动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2)人力资源收益:人力资源属于资本性资源,因而会产生收益。但人力资源收益不同于别的经济收益,其具有多效性、长效性等一系列特点,因而人力资源统计核算和别的经济统计核算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人力资源收益分析主要有在职培训收益分析、卫生保健分析等收益分析。
(3)人力资源价值:所谓人力资源经济价值指的是可以为企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的当前价值。其价值的基本表现形式有个体价值和群体价值两种。所谓的个体价值是指个别劳动者可以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帮助的当前价值,群体价值是指某联合体能够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帮助的当前价值。不管是上述哪种价值都有货币式和非货币式计量方式两种。
2.人力资源应用特点分析
(1)具有相对稀缺性:基于人力资源稀缺性特点,因而,企事业单位需要对劳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另外,企事业单位员工还应该对时间有一个具体明确的规划,合理的利用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为企事业单位创造出更大的经济利益,提高企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
(2)行为具有目的性:正因为人力资源经济具有稀缺性特点,因而,需要面对一些选择,而这些选择必然具有目的性,并非无序。比如:一个厂商通常都会将雇佣工人带来的收益和工人的工资作对比,这就属于一种目的性行为。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经济学主要是对一些目的性或者是理性的行为进行分析。
(3)具有可调节性:由于人力资源相对稀缺性特征,人们需要被迫进行选择,而选择又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于是劳动市场参与人员就会成本收益变化做出反映。这时,工作人员就会离开工资低的企事业单位,到工资高的企事业单位去就业,因而,人力资源经济具有可调节性特点。因此,企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经济滚轮的时候,需要对人力资源的应用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和考虑,这样才能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规划,提高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水平,推动企事业单位持续、健康發展。
三、人力资源经济在企事业单位的应用
人力资源经济分析工具主要应用于人力资源投资和回报等各方面内容研究中,其研究成果是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近年来,国内各大企事业单位发展趋势越来越好,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因而,企事业单位应该牢牢把握机会,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提高自身综合实力。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一点是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高企事业单位全体职工的整体素质水平。企事业单位重视热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的有:
1.顺应实践发展观的需求
企事业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位置,就应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企事业单位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对全体职工进行人性化管理,才能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激发全体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企事业单位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2.满足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
一般情况下,企事业单位管理者都会自己制定或者去实施企事业单位管理目标,但是,在具体工作中,光有管理目标或者是制度是不行的,还需要员工的积极配合,努力工作才能将目标工作完成,因而,对员工的专业能力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采用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模式,为企事业单位的组织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能将员工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使员工具有灵敏的反应和适应能力,从而可以配合企事业单位完成工作目标。
3.能有效提高全体职工的绩效水平
若企事业单位可以灵活的运用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构建组织管理氛围,帮助员工制定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定期开展知识、技能教育培训工作,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使命感,能切实把自己当作企事业单位的一份子,从企事业单位的整体利益出发,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完成自身工作,自觉主动的去维护与完善企事业单位品牌文化,从而提高企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质量和水平。
四、人力资源经济应用的发展不难趋势
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事业单位整体管理水平,对企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信息快速更新的今天,使人力资源经济管理面临更大机遇和挑战。所以,在目前企事业单位管理中,人力资源经济应用的趋势如下:
1.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
从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主体都是人,因此,企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将人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和企事业单位能够共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切莫不能仅将管理目标停留在让员工对企事业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的遵守上,而应该从员工的实际需求出发,给予员工足够的尊重和信任,实现企事业单位和员工共同发展的目标。
2.重视业绩管理
事实上,业绩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将企事业单位职工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激发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为企事业单位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重视业绩管理需要从“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入手,通过对各种激励政策的完善,使员工主动参与到企事业单位各项工作中来,并能在参与任务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基于此,需要根据员工的参与情况制定业绩管理制度,为员工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科学评价和奖惩机制的建立,给予员工更多的鼓励和帮助。与此同时,各项制度的制定要具长远性,结合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长远的企事业单位员工培训计划,以适应企事业单位持续稳定发展。
3.实施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对企事业单位知识的有效整合,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个人员都有自身的优势,而这些有大多分散于企事业单位不同的岗位中,并未形成统一整体,因此,通过知识管理支持和鼓励员工获取知识,并对自身知识充分利用,增强员工创新知识能力是企事业单位得以健康发展的重点内容。实施知识管理,首先应该通过对员工的培训及知识的共享来应用和创新知识,比如,可以依据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具体情况开展企事业单位自我培训,从外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或者是外送进修培训等各种方法增强企事业单位员工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其次应加大对人才的引进,扩宽人才招聘渠道,可以和各大高校,研究所等合作,吸纳更多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竞争实力。
五、结束语
总之,企事业单位要想获得自身更大的发展,就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该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重视业绩管理,实施知识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规范。
参考文献:
[1]王文军,张春明,周立明.试论当前形势下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消费导报,2014(20):128-136.
[2]张永通,周利民.对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5(10):226-229.
[3]张明林,周浩博.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性及其管理战略[J].当代经济管理,2015(25):456-459.
[4]王皓月,卓新民,李鼎铭.浅谈人力资源经济的应用和发展[J].当代经济管理,2016(32):178-226.
[5]胡海峰,郭子凡,刘瑞生.浅析企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的应用[J].消费导报,2015(16):108-115.
[6]周浩宇,曾孫瑶.关于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消费导报,2016(36):458-469.
作者简介:
夏俊莉(1974—),女,民族:汉族,籍贯:山东省威海市,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经济类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