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专业就业现状分析与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探讨

2018-06-14 05:55周义龙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竞争力核心人才

周义龙

本文分析我国旅游专业就业现状,针对当前我国旅游行业用人单位人才招聘需求与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存在不一致的矛盾,对当前旅游专业就业现状问题成因进行详细分析,从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提出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加强旅游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迫在眉睫。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是提高高校办学竞争力,体现高校教育目标和特色的关键。如何提高旅游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成为时下我国旅游教育界一个颇为热门的讨论话题。

一、旅游专业就业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一)旅游专业就业现状

随着当前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增强,对旅游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与质量也与日俱增。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旅游业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大产业,而且每年还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而与此同时,目前我国的旅游教育机构的设置和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在随之增加。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客源地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专业化的人才,这也给旅游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但旅游专业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旅游专业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较低,与旅游市场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较大,就业相对较为困难、就业质量相对较低等现象。另外,由于旅游本科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缺失,其他相关专业毕业生在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替代旅游专业毕业生较为容易,导致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势不足。与此同时,旅游企业人才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旅游专业毕业生不愿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职业,不把旅游业作为自己就业的首选行业,普遍出现“有业不就”的现象。有关院校旅游专业就业的调查显示,在旅游行业就业的学生比例不足一半,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对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吸引力逐年下降,存在旅游专业学生不在旅游行业内就业或在旅游行业内就业时间较短,职业忠诚度低等不良现象。另外,我国旅游业中具有现代化经营管理能力的中、高级管理人才极度缺乏,因此,我国高素质、创新型、实用型旅游人才需求缺口依然很大。当前,旅游业发展面临严峻的人才供给瓶颈,这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难题。因此,就业核心竞争力是旅游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能否培养支撑与保障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旅游专业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旅游产业能否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二)成因分析

第一,专业选择盲目。一些旅游专业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仅仅是因为抱着旅游就是游山玩水,就是享受生活的观念选择报考旅游专业,忽视了毕业后要从事的仅仅是一种职业而非旅游,更有一些学生根本不顾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兴趣爱好,仅仅凭着“旅游行业很火”的直观感受而盲目地选择旅游专业。

第二,实践能力不足。在大学学习中,一些學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忽视了专业实践的锻炼,仅仅注重专业理论的学习。走上旅游工作岗位后,觉得力不从心,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从而对工作产生一种厌倦和畏惧心理,导致跳槽现象频发。也有些同学在旅游行业实习过后,再也不去旅游行业就业,从而导致学生旅游行业就业不容乐观。

第三,人际关系紧张。有些同学选择旅游行业就业,但因为个人性格原因或者家庭原因,年轻气盛,造成与领导、同事和顾客等关系的紧张,或者工作局面无法顺利打开,于是,原先理想的职业失去了原有的色彩。这也是造成部分学生离职的重要原因。

第四,自我期望过高。在社会思想观念影响下,不少旅游专业学生有着较强的优越感,不少学生认为,作为一名旅游专业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了旅游专业理论知识,本来应该从事的是相对较为体面的旅游企业管理人员、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公务人员等方面的职务,而不是在旅游行业从事服务工作的人员。由于就业期望值过高,一定程度上旅游本科专业学生存在“挑地区”“挑单位”“挑岗位”的“三挑”就业现象。

第五,心理存在偏差。一些旅游专业学生就业时存在一定的心理偏差。当前,旅游本科专业学生大多属于“90后”“00后”,独生子女居多,长期的家庭氛围导致很多学生自我中心主义强烈,产生一种旅游行业就是“伺候人”的行业。另外,一些学生就业时最为注重的是单位能否给其足够的发展空间,希望短期内能够获得迅速晋升的机会。然而,旅游行业尤其是酒店企业希望管理人员具备必要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大多要求毕业学生从服务员做起。因此,单位短期内不可能聘任其为管理工作岗位。另外,当前学生就业预期收入水平明显高于用人单位所能提供的薪资水平,从而造成部分学生心理产生强烈落差,进而选择其他行业就业。

第六,用人单位短视。一些用人单位缺乏长远的用人眼光。旅游企业和旅游管理部门在招聘员工时出现较为强烈的短期性和功利性,吝惜招聘人才培养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因此,对有着丰富从业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人员更为青睐,认为这种人员来了企业就可以很好、很快地为其创造利润。而很多旅游专业学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经历,因此,不大受用人单位的认可和喜爱。但这些旅游本科专业学生由于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往往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发展潜力。另外,一些用人单位人才管理制度落后,缺乏优胜劣汰的人才选拔机制和激励机制,这也造成了大量旅游人才的流失。

二、旅游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基于旅游专业毕业生在旅游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突出,很有必要提升自身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一)学校层面

1.根据市场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要密切关注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深入了解旅游行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把培养与旅游产业发展适应的各级各类人才作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一定要与旅游产业发展相适应,与旅游市场需求相对接,甚至可以适度超前发展。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做好师资合理配备、专业方向合理调整,专业课程科学设置、教学模式适度创新,培养能够很好地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旅游专业人才。对于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分层次进行,如基层服务人才、中层管理人才、高层经营人才等,还可以分类型进行培养,如旅游服务人才、旅游管理人才、旅游营销人才、旅游教育人才、旅游研究人才和旅游创业人才等,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和内容,走特色化旅游人才培养路径,避免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现象。

2.明确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方向

培养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培养旅游专业学生在未来旅游职场中获得良好就业前景和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旅游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鲜明的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特点,既要求学生具有本专业学生共同拥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专业综合素养,又要求带有学生自身的鲜明特点与个性。因此,要求高校结合自身办学优势,突出自己的培养特色和优势,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调整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实施考核方式改革等,打造某一层次或某一类型的旅游人才培养特色的品牌,同时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采取差别化教育,因材施教,注重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个性化培养。

3.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教育

结合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每个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和个体差异性,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旅游专业就业指导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对职业生涯进行科学规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改变或减轻旅游专业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忙碌”“茫然”“盲目”现象。学校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推进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机制的确立和完善,加快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同时,要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降低旅游就业期望值。

4.根据行业需求和技术进步培养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当前,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旅游企业竞争的实质是实际上是旅游人才的竞争,社会整体上对旅游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都在增加。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专业教育对旅游人才市场急剧的供需变化反应相对迟钝,这使得原本就滞后于市场需求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更是难以跟上旅游市场迅猛发展的步伐。随着人们日益多样化的出游需求变化,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呈现多样化。自助游、定制游、半自助游等对旅游企业的计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设计出来的旅游产品更加贴合游客的个性化需求。随着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飞速发展,对外语导游尤其是具有小语种优势的导游需求更是旺盛。熟悉旅游资源与旅游线路、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的旅游销售顾问和旅游咨询师,更是备受市场青睐。随着我国自驾游的迅速发展,招聘户外自驾领队的旅游企业也逐渐增多。因此,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必须从旅游行业的不同岗位需求出发,培养与就业岗位匹配的核心竞争力要素,如从事导游工作的导游证、从事领队的领队证和外语精通能力、旅游销售顾问的熟悉旅游线路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计调的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互联网服务、运营与管理能力、创业理念和素质等。

(二)学生层面

1.根据兴趣、性格等因素选择职业

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往往与他(她)的兴趣、爱好、气质类型、性格及能力紧密相关。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往往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量。因此,在选择专业和职业的时候,应该考虑自己的性格、兴趣等因素,作出较为客观、全面的自我分析。当然,还必须和自己的能力等因素结合起来,并与社会需要相结合,职业才能获得现实的基础,也才能得心应手地驾驭本职工作。因此,旅游专业本科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2.增强自身综合素质

当前旅游用人单位除了注重员工专业技能的高低,也十分注重员工的职业素养和操守,如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诚信意识和实干精神等。旅游專业毕业生除了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还应同时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品质、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因此,需要加强自身的人文素质教育,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强化自我学习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创新创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三、结语

旅游专业人才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是旅游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当前随着我国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旅游专业学生就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和学生需要充分认清当前情势和未来前景,积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增加就业竞争优势。

(作者单位:海口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竞争力核心人才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人才云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