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我又犯错了

2018-06-14 06:01赛尔吉·帕拉
海外文摘 2018年6期
关键词:车技领养参与者

赛尔吉·帕拉

是人都会犯错,犯错误本来就是人之常情。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面对生活中的很多小摩擦时,我们就更能泰然处之了。

“我思,故我在”是一句常被人们挂在嘴边的哲学名言,但早在笛卡尔说出这句话前1200多年,就有一位叫奥古斯汀的哲学家说过一句:“我错,故我是。”换句话说,就是人即错误本身,人只要活着,就一定会犯错,只不过有些错误我们能意识到,有些错误我们没有意识到而已。

自以为正确

有句古老的西班牙谚语叫“看得见别人眼睛里的草屑,却看不见自己眼睛里的树枝?说的是人在看别人时总是带着挑剔的眼光,觉得别人什么都不行,但人在看自己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哪儿都好,所以,当你想知道自己大概都有哪些问题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观察你身边的人,看看他们都有哪些问题,容易犯哪些错误,然后你就会知道自己的问题大概在哪个方面了。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犯错的频率大致上跟你身边的人也差不多,只是你自己没发现罢了。

作家凯瑟琳舒尔茨在她的《我们为什么会犯错?》一书中提到,我们总是自以为正确的这种现象背后,有着一定的生理原因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在大部分的时候,我们身体里没有任何机制会提醒我们错了,直到错误已成事实,这是一种生理上的错误盲视。

还有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我们从小就被告知错误是不好的,犯错就是愚蠢、无知、懒惰、道德败坏的代名词,所以我们在看到考卷上的红又时会感到丢脸,而看到红勾时却会感到无比的安心。“正确”的感觉满足了我们自尊的需要,让我们觉得自己是聪明的、得体的、安全的,而犯错却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很傻,很丢脸。正是因为社会文化对“错误”有着错误的认识,才导致我们过度追求“正确”,从而理直气壮地相信自己永远站在对的一边。这种总是“自以为正确”的心态折射出来的,是我们对“错误”的恐惧和逃避心态。

乌比冈湖效应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乌比冈湖效应”,指的是人有一种总觉得自己什么都高出平均水平的心理倾向,对自己很多方面的估计超过了实际水平,即一种自我拉抬偏差。

“乌比冈湖效应”的名称,來自一位叫盖瑞森凯勒的美国作家,他在广播电台里有一档小说节目,其中最受欢迎的单元叫“乌比冈湖的新鲜事”,就是由凯勒来讲述在过去的一周里,他的家乡“乌比冈湖小镇”上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事实上,乌比冈湖小镇完全是凯勒虚构出来的,在他的描述中,乌比冈湖小镇上的女人都很强壮,男人都长得很漂亮,小孩的智商也都在平均水平以上,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于是,社会心理学借用了“乌比冈湖效应”一词,来形容人觉得自己什么都要高出平均水平的心理倾向。

这种心理在人们开车的时候,显得尤为突出。美国作家汤姆范德比尔特在《开车心理学》中写道,每个开车的人都觉得自己的驾驶技术胜人一筹,看到前方不远的车就想超过去,即使发生了事故也觉得都是他人的责任,和自己毫无关系。更可笑的是,他们还认为有些交通规则只是为了那些车技不好的人而制定的,而自己因为车技足够好,所以稍微违规一下也不会出事。比如,在一份交通调查问卷中,大部分受访的驾驶员都赞成实行禁止边开车边打电话的规定,但同时,这些受访驾驶员其实都有边开车边打电话的习惯。

据法国万喜集团所做的高速公路超速调查显示,在来自欧洲11国的1.24万名驾驶员中,有97%的人对自己的车技相当自信,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高出平均,并有过超速驾驶的经验。而这其中,仅有14%的人愿意承认超速驾驶是一种不当的、危险的行为,还是应该遵守交通规则,谨慎驾驶。但在被问及如何看待他人的超速行为时,却有83%的人表示超速驾驶应当受到谴责,因为这会给其他车辆带来安全隐患。

日常生活中的思维谬误

在日常生活中,会让我们犯错的往往不是那些我们不懂的事,而是那些我们自以为很懂的事。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托马斯基洛维奇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普遍认识,明明已经错得很离谱了,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相信。比如,有很多人都相信,那些生不出孩子的夫妇在领养了孩子以后,更有可能生出自己的孩子,还有很多妇产科的医生和护士都相信,月圆的时候会有更多的孩子出生。即使是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人们还普遍相信通灵现象是真实存在的,也相信水晶的磁场确实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运势。

对此,基洛维奇教授分析指出,人们之所以有这些思维上的谬误,并不是因为没有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就像那些相信月圆夜有更多孩子出生的产科医生和护士,他们也是专业人士,也经常能接触到相关的数据和资料,但他们还是错了。基洛维奇教授认为,这些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思维谬误,和人们在处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方面存在瑕疵有关。也就是说,人们坚信的一些事实上不科学、不靠谱的观念,正因为它和人们所接触到的有效证据相符,所以才成为了看上去最合理的结论,尽管它在事实上有着明显的缺陷。

就像人们相信“领养孩子可以帮助不育夫妇生育”这个错误观念,是因为大家的注意力全都被那些领养孩子后成功生育的夫妇吸引了,而没有注意到那些领养了孩子也没能生育的夫妇。所以,在很多人看来,领养孩子确实能够帮助原本不育的夫妇生育,这既是他们亲眼目睹的事实,又与他们能掌握到的证据一致,于是这就成为了对他们来说最合理的结论。

生活不会原原本本地为我们提供所有的答案,让我们知道究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生活给出的数据永远都是随机的、不完整的、模棱两可的、反复无常的,需要我们加以推导才能得出结论,但由于我们在处理信息、得出结论方面的能力并不那么完美,所以才会相信了那些看似正确的错误判断。

可怕的从众心理

人本来就很容易受到人群的影响,成为大多数人中的一员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安全感,从众行为对于文化的形成和人们文化认同感的建立也有一定的益处,但在进行决策时,从众行为容易让个体失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导致盲从,可能使正确的意见被集体决议所掩盖。

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1950年做了一个著名的“从众实验”,结果发现,大多数人都会为了迎合他人而否定自己的看法,哪怕其实自己才是对的。实验结果显示,75%的参与者至少会有一次以上的从众行为,只有25%的参与者可以一直坚持自己的觀点。实验结束后,阿希采访了实验中有过附和主流行为的参与者,其中一部分人表示,他们这么做是因为感到焦虑,他们害怕和大多数人不同,因为这可能意味着他们自己错了。还有一部分人表示,他们知道自己才是对的,大多数人都是错的,但他们还是选择了随大流,是因为不想显得过于特立独行。

这个实验在几十年来经历过多次的规则变换,比如让参与者只用写下而不再是说出他们的答案,或是让参与者在得到明显线索并匿名的情况下给出答案,尽管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参与者的附和率有效降低了12%和23%,但结果显示,还是有一多半以上的人会选择从众,而且还是在有明显证据的情况下。试想一下,如果在答案模棱两可的情况下,要怂恿人们去随大流会变得更加容易,而这种情况时常会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在遵守排队秩序和随便插队之间,当大多数人都漠视秩序选择了插队时,我们还能做到老老实实地排队吗?所以,有时我们犯错可能并不是出于本心,而是不自觉受到了从众心理的影响。

犯错也有正面意义

说了这么多,其实犯错也不是全无益处,有很多科学的诞生就是源于当时科学家犯的一个错误。还有伽利略、牛顿、开普勒这些大科学家们,都是为了纠正前人犯的错误,才发现了伟大的新观点,科学正是在这样不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没有错误,就没有进步。

我们每个人都是错误的当事人,当然也可能是错误的受害者。有时候,多去了解一下人为什么会犯错,并不一定只是为了改正错误,也是为了让我们不再过度纠结,学着用轻松的态度去看待自己犯的错误,和别人犯的错误。

[译自西班牙《真有趣》]

猜你喜欢
车技领养参与者
阿海的车技
冲向终点
滚轴车赛
被领养出的人生赢家?
艺高大胆大
当心,说谎会上瘾!
享受生活的老人活得长
想象拥抱能减轻疼痛
为啥呀?
大家族de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