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4房间
在战场智能化迅速发展的当下,不少人都在思考,如果在战场上人工智能越来越多的承担通常由人承担的职责,那么战场的对抗会变成什么样?战场智能化的技术应用到实际中,武器装备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科幻类影视作品都为我们提供了现实的启迪。本文就用军迷的视角,为大家介绍几部与现实“越来越近”的相关作品中,战场智能化的影子。
并不是所有的科幻类作品都出现了战场智能化与人工智能技术。如果从类型上分辨,赛博朋克类的作品是出现前述两类元素最多的。
所谓赛博朋克,是指一种以后现代社会与网络空间为主要舞台的科幻艺术形式。其名称是由英文中的网络空间(cyber)与朋克音乐(punk)组合而成。在这类作品中,反乌托邦式的社会舞台,利用人工智能、网络技术展开的黑客行为,社会冲突乃至战——影视作品中的战场智能化争都是常见的剧情。
这类作品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涌现,其中不少关于未来战场的设想都在本世纪初得到了实现。
1982年上映的美国电影《银翼杀手》堪称赛博朋克在影视类文艺作品领域的开山之作。该片由曾指导《异形》的英国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指导,哈里森·福特主演。它的故事背景改编自美国著名科幻作家菲利浦·迪克的星云奖提名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么?》。主要讲述了在人工智能与仿生技术空前先进的未来,一位专门猎杀仿生人的人类警探面临“人工智能越来越像人”的伦理困境时的抉择。
在1982年版的《银翼杀手》中,观众看到了一个后现代的人类聚落。在那里,仿生技术的空前发达与人类生存空间的严重污染使得社会矛盾空前严重,同时几乎所有人都在使用各式各样的仿生器械。提升肢体力量与活动特性的外骨骼,利用仿生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仿生机器人士兵,仿生机械动物充斥在影片中的每一个画面。
《银翼杀手》中的剧情反派便是一群“希望成为人类”的仿生机器人。在剧情中,他们外形几乎与人类无异,但是运动能力极强,飞檐走壁不在话下。这让我们看到了当今仿生机械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后,可观的发展前景。因为机器人士兵比起机器人坦克可更好的实现与人的互动,同时可以从平台基本性能上部分超越肉身的人类。事实上,借助外骨骼实现人类士兵的力量提升,部分类人型的军用机器人在今天都已经实现。
在《银翼杀手2049》中,人工智能角色已经贯穿整个故事。
哈里森·福特在《银翼杀手》中扮演了一位猎杀仿生人的警探。他面前的仪器用于读取仿生人的思维活动。
在2017年上映的该片续集《银翼杀手2049》中,观众还看到了制作团队对未来战场智能化发展的更多设想。如无处不在的VR技术与智能作战单元的结合。在片中,反派人工智能公司的杀手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跟踪主角,关键角色居然是一位“专门负责为仿生人制作模拟环境的工程师”。而在现实中,图像识别技术与视觉增强技术已经被利用到军队的作战与训练之中。而工程师“对虚拟环境的制作”,就是现代技术装备研发领域中的仿真设计,只不过影片中以艺术化的方式提示了观众,在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的未来,仿真将走出装备研制的领域,更多的在训练中起作用。
而当机器人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越来越像人”,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伦理冲击也愈发明显。关于人工智能介入人类社会,特别是介入战场决策的伦理风险,也并不是《银翼杀手》一部作品的专利。
《終结者》的世界中,“天网”控制的机器人军团几乎统治了地球。
影片中的机器人虽然只是道具,但同样利用了仿生工程的设计思路。
由施瓦辛格主演的动作电影《终结者》系列,估计所有军迷都看过。该片也许是流行文化领域讨论“人工智能的威胁”最直接的一部作品。
在片中,人类轻率地将发射核武器的决策权交给了人工智能“天网”。结果“天网”利用设计漏洞对人类进行了报复。这告诉了观众一个浅显的道理:就算人工智能技术与机械技术的发展再快,人在军事行动的决策流程中仍然不可或缺。然而在《终结者》的世界中,“天网”为什么会获得核武器的发射权力呢?
其实,“天网”相当于已经得到广泛实用的军用自动化指控系统,它类似于军迷们熟知的“宙斯盾”。指控系统通过自动化,可以实现反应速度的提升。如在反导抗击时,决策速度十分重要,留给人去按下电钮做出决策的时间非常短。出于效率的需要,机器替代人做出开火反击的决策,是现实中一部分指控系统已经具备的功能。
出于交战规则和保险性考虑,现实中的指控系统在设计时对开火决策与执行流程普遍设计得还“比较保守”。但是在提升武器装备综合性能而引入人工智能的过程中,通过优化设计保证决策环节的可控性,仍是一个难题。
2009年上映的科幻电影《阿凡达》在上映时曾激起社会热议。虽然时至今日,这部由詹姆斯·卡梅隆指导的影片被影评人在讨论其中科幻内容前往往被先打上“环保片”的标签,但这丝毫不影响该片在军事领域对人们的启发。
《阿凡达》的主人公是一位受伤残疾的老兵。他由于种种原因选择参与“阿凡达”项目。影片中的“阿凡达”是人类通过克隆技术结合人类基因生产出的外星物种,只不过让克隆出的外星人“动起来”,需要通过特殊的技术由人类“附身”实现。
这个看起来有些“胡扯”的设定,其实并不完全没有现实意义。除了克隆外星生物的生物技术外,人类通过一定手段操作有机构成的物体,这使用的是当前正在发展的脑控操作技术。当前军事领域的脑控技术,就是指通过技术手段获取控制者的大脑神经电信号,并把这种信号处理成为受控机械的遥控指令的技术。军迷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实验室里研究人员带着头盔与屏幕互动,使用的就是该技术。
虽然脑控技术还还没有脱离原理验证阶段,但随着生物科技技术的同步发展,它对简化技术装备的操纵系统有着很明显的助益。也许有了脑控技术,战斗机将不需要操纵杆与仪表,军舰便不再需要舵轮。同时,通过发展这项技术,未来人类使用的假肢或者士兵的外骨骼也将取得更佳的操纵效率。
如果要评出哪部影视作品中出现了最多的战场智能化技术元素,《攻壳机动队》毫无疑问是近年来这方面的冠军。
《攻壳机动队》原作为日本漫画家士郎正宗于上世纪80年代所著科幻漫画,1995年由日本导演押井守改编成动画电影,并在之后连续推出影视化续作,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该系列作品主要讲述以草雉素子为代表的一群义体人特工组成的公安9课与各式各样的犯罪阴谋做斗争的故事。其中由押井指导的两部动画电影不仅从视觉制作、故事设计上给观众极大震撼,更直接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赛博朋克风格影视作品的发展。著名的好莱坞电影《黑客帝国》便是从《攻壳机动队》的第一部电影中获得了创作灵感而成形的。
《阿凡达》剧照,上图:片中的残疾老兵通过脑控技术“附身”到克隆外星物种身上,下图:阿凡达具有的外露神经突触,这其实也是一种脑机接口的艺术再现。
“电子脑”这一科幻设定,是《攻壳机动队》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片中,未来的人类社会已经实现了电子脑的普及。这种设备通过外科手段安装到人的身上,从而使得肉身的人具有了直接与网络连接、并且使得日常生活行为数字化的能力。
《攻壳机动队》海报.该片的艺术风格直接影响了后来的《黑客帝国》。
现实中的“人机大战”,韩国围棋选手李世石(右)正在与人工智能“阿尔法GO”展开围棋对决。
电子脑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但是存储元器件技术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已经使得《攻壳机动队》中的电子脑以及使用电子脑技术的机器人具备了部分实现的可能。阿尔法go击败韩国围棋大师的事件已经告诉了我们,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可见的未来,从很多简单类型的计算能力上超越人类的大脑。虽然人类尚无法通过工业生产造出与人脑体积性能比媲美的存储运算装置,但这一切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可能。
《攻壳机动队》中电子脑的设想中,还有一个方面也在现实中取得了技术突破。那就是脑机接口。在动画中,公安9课所处的时代,所有人只需要使用一个类似如今耳机插头那样的设备就能实现所有设备与电子脑的连接。虽然现实中实验室里的脑机接口还均处在理论验证的阶段,仅能交互非常简单的数据。但随着科技发展,专用甚至通用的脑机接口将迟早应用到现实中。如果那一幕发生,不仅战斗机的座舱将不再需要玻璃,甚至未来类人型机器人被应用到战场,也将变得容易。
知名棋手柯洁在与“阿尔法GO”的对战中拼尽全力,仍然惜败。
在《攻壳机动队》的世界中,人类社会高度网络化。针对不同目标的赛博对抗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在这个领域,2004年前后播出的《攻壳机动队》电视版动画连续剧做出了十分生动的诠释。该片不仅台词大量出现了现实中赛博战应用过的战法名称,更直接的向观众解释了震网病毒与蠕虫病毒等网络战武器的作用方式。
在电视版《攻壳机动队》的第一季后半段,片中的日本政府安全部门利用大数据技术从网络筛选目标人的声音并且进行比对的段落,直接再现了传统情报手段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前景。而在第二季关于人工智能辅助的、以网络战工具进行的舆论战则贯穿整个故事。这让当年收看了剧集的观众,在多年后得知斯诺登事件的信息后惊呼:原来《攻壳》的世界几乎就是现实。
《攻壳机动队》的世界中,智能化武器无处不在。电视版与近年播出的网络版中,外形独特的人工智能辅助攻击直升机与智能巡飞弹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作为重要配角的多足式思考战车则清楚的说明了具备网络节点能力的装甲车辆将在未来超越坦克或者装甲车的传统意义,成为地面作战中真正的能力节点。在电影版第二部中,男性特工巴特在突击陌生地域时,在电子脑内加载了3D成像的地图。而电视版中,观众还能看到通信干扰对依赖网络组织作战的部队行成何種影响。
就像科技仅用不到100年便部分实现《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的续航性能一样,当今科幻影视作品中幻想与现实的距离,正以飞快的速度缩短。我们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战场智能化领域下一个“鹦鹉螺”式的科幻走进现实恐怕用不上100年。
《攻壳机动队》中的角色——搭载了人工智能的思考战车“塔奇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