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嘉琦
(南京工业大学 211816)
1.1.1 虚拟现实方兴未艾
虚拟现实(VR)综合计算机图形、传感器等多种技术,使人感知虚拟环境并进行互动。该技术运用在虚拟伦敦,虚拟东京,虚拟赫尔辛基等[1]。
近期,新世相、百度和所有喜欢下雨的人一起完成了一个线上虚拟世界——“雨中城”。从2016年6月提出想法,至2017年9月“落成”,在这场“创造力检验”与“成规模的社会实验”中,专业建筑师、公众、媒体的角色分工与平衡、虚拟城市建设的要点与意义,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1.1.2 现代社会的“劫难”
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消费才是生活的重点,刺激消费对社会稳定十分重要。“必须放纵到卫生和经济能容忍的最高限,否则轮子会停转”,称为“消费异化”[2]。社会将于虚拟城市建设与治理的实践之中,探索现实城市空间处理的新时代变化。
1.2.1 技术与理念建构
梳理虚拟城市建设的科学技术需求,为未来的虚拟城市设计提供合理的技术准备方案;梳理建筑学、人文传播学、文学等领域的虚拟城市建设理念支撑。
1.2.2 “雨中城”案例分析
进行“雨中城”的案例分析,探究其建设流程中的建筑师、公众、媒体人、计算机技术人员担任的角色及对于城市认知的差异,并对其最终表达效果进行评价。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建造并以虚拟现实设备被感知的城市。
2.1.1 技术支撑: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具有多感知性、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根据感知方式不同,虚拟现实可以分为桌面式与沉浸式。桌面式采用桌面显示系统,价格较低,易于实现。“雨中城”采用的即为桌面式平台。构建虚拟环境的方法主要有几何图形绘制和图像绘制。图像绘制方法常采用实景图像来构建虚拟空间,如“Google街景”。
2.1.2 理念来源:理想城市
虚拟城市不存在于物质世界,它的媒介即为它本身,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不存在于时间的一瞬或空间的一点,而是一个‘非在’(nowhere)”[3]。虚拟城市如同乌托邦文学,不可避免地展现它对现实城市的复刻、批判,及对理想城市的想象。
城市认知指个体对在城市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形成概念、判断的过程。传统城市认知在信息技术与VR影响下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同时也保留一些本质内容。
2.2.1 认知手法:城市的构成
城市意象的基本元素产生变化。凯文·林奇[4]把城市意象中的物质形态归纳为五种元素:路径、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些元素均偏向于平面元素,具有时间演变与三维展现的虚拟城市中,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生成模式,城市的意向元素可归纳为“路径、界面、景域、节点、对象”。
虚拟城市中,不必沿道路观察城市,路径不再具有连续性,因而“路径”是指使激活的个体之间产生动感及交互的联系。“界面”综合城市意象中的“边界”和“区域”。“景域”包含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综合“场景”、“区域”概念后添加时间而形成。虚拟城市的“节点”相比现实城市更为分散,可达性更好。“对象”指虚拟物体,是在景域中与观察者相对的被观察者[5]。
2.2.2 认知维度:记忆与想象
城市认知具有记忆与想象双重维度。由记忆而来的“体验式认知”和由想象而来的“建构式认知”,形成两个城市维度:“实体城市”与“虚拟城市”[6]。虚拟城市在时空上与现实城市的隔离使它具有巨大的可塑性——能模拟人类经历或想象的任何一个城市状态并唤起相关的记忆。
“雨中城”设定在真实世界中火焰山旁2km,常年雨水包裹,四季如春。
3.1.1 概念提出
2016年6 月,新世相于微博提出建造一座“永远下雨的城市”的想法。这使百度产生了以百度地图为载体、用全景技术打造“雨中城”的想法。
2017年3 月,新世相作为颇有号召力的新媒体,邀请公众一起,“在里面实现生活中缺少的东西”。邀请函中写道“这种就像你每天上班、吃饭、睡觉,但下班后你还有另一件事:去广场上搬石块,和其他人一起建造大教堂。”这个描述显露了虚拟城市的本质是人们共有精神空间的外化。
3.1.2 公众响应
这个概念6月提出时即收到几百条回复,他们讨论建筑构架、交通工具、商业店铺等细节,甚至犯罪率,仿佛它真实存在。3月的邀请函更是有12万以上的阅读量。这个概念不仅得到百度专业团队和专业设计师的大力支持,还得到了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吴岩、艺术家马良、策展人岳路平、青年作家李唐等各领域人才的加盟。
3.2.1 设计骨架:专业逻辑
由野建筑(Yeah Archkids)进行城市体系建设。设计方法:根据征集的想法虚构一个故事,描绘呈现城市生活的细枝末节;世界模型:与真实世界既完全脱离,又不完全不同,它也将经历从向心式(单中心)到分布式(多中心)的演变发展;存在根基:信仰与科学,可以认为该城是和行动迟缓的喷水巨兽共生的活体城市,也可以认为出于生态问题,一家科技巨头用大规模雨水循环系统建立了一个雨水保护罩。
“雨中城”分为林荫街区(太阳雨)、商业街区(阴雨)、生活街区(夜雨)三个街区(见图1)。城市所有建筑都严格按照“正负形”的模型设计。
图1 “雨中城”三个区域景象
3.2.2 设计充实:公众创意
“雨中城”的设计本意是聚集全世界爱雨者,因此公众参与成为充实设计的必要内容。公众可发私信或评论给“雨中城日报社”或“新世相”微博号,或以微信进入“雨中城”共建者界面。
可参与的板块共11个,包含雨声博物馆、生活习俗、建筑风格、交通工具、生态环境、城市规划、特有职业、民居服饰、城市法律、艺术风格、崇拜信仰。点击进入各板块后,公众均可发送相关创意,也可点赞、评论他人发送的创意。操作过程中有两个问题:进入方式为以手机微信打开一个网址,便利程度不足;进入某条创意后再退出时,会刷新上一个页面导致无法按顺序浏览。
3.3.1 存在媒介
百度地图,公众甚至能搜寻抵达“雨中城”的最短路线,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的边界。
手机微信客户端点击网址http://h5.thefair.net.cn/collection/rain/city,可进入“雨中城”和雨声博物馆(见图2)。
图2 雨声博物馆
3.3.2 公众关注
百度搜索“雨中城”,相关结果约1,100,000个。共有26个微信公众号发送了与“雨中城”有关的推送。目前有约两万四千“共建人”。
虚拟城市特征为易更改、易流动、强民主。
4.1.1 易更改
只要掌握相关计算机语言与设备,就可在短时间完成城市建设与更新。
4.1.3 易流动
人员流动频繁。“雨中城”筹备过程中各方人群即来来去去,建成后也不断有人即兴加入。虚拟城市运营过分依赖用户的精神凝聚性,兴旺与衰败也常常具有潮汐。
4.1.4 强民主
虚拟城市缺乏管理者形象。在“雨中城”的提案过程中,得到支持多的提案被采纳,部分怀有阶级偏见、言辞激烈的提案被公众否定。媒体人收集提案,设计师用专业眼光整合提案,同时再由媒体人不断向公众汇报设计与建模进程的操作流程,体现出虚拟城市强民主的特征。
4.2.1 城市活动的触发器
由于网络和移动端口的普及,现实城市的公共空间成为了“私密空间的集合”。虚拟城市作为有共同“幻想”人群的共有空间,反而能够触发交流与活动。而已经衰落的城市空间,事实上扮演着这些“虚拟触发器”的“实体容器”的角色。
4.2.2 设计概念的来源
不仅虚拟城市所记录的各种设计创意可以探索公众的理想生活空间模式,给现实设计以借鉴,而且通过采用大数据分析虚拟城市中人员行走、停留轨迹等方式,能够给现实的城市设计提供情景模拟与指导意见。
4.2.3 认同与唤醒心灵
虚拟城市聚集志同道合的人,公众在其中互相交流、共同建设家园,能够拥有心灵的归属感。虚拟城市能够唤醒使用者的感知与记忆,比如“雨声博物馆”收纳世界各地的雨声和故事,记录人们的情感体验。
5.1.1 “迪斯尼的威胁”
在消费异化与追求关注度的社会中,虚拟城市同样可能沦为一群标志物的缩影,如同迪斯尼的主题公园,成为各种吸引眼球或者具有唤醒含义的元素的简单拼接。
5.1.2 隐私的挑战
在街景地图的制作中尚且有拍摄到路人身影的问题,以一直具有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的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线上平台为媒介建设的虚拟城市,将不可避免的面对隐私问题的挑战。
5.1.3 离群的恐惧
如同网民与非网民在日常用语甚至世界观等方面已经展现出的差异,虚拟城市的兴起将会使人群区分更为隐秘而深刻。完全不涉及虚拟空间、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类,将与虚拟城市的活跃者之间,终将产生鸿沟。
5.2.1 技术的可预期增益
虚拟城市可以不断发展充实,产生相关的人文内容。
5.2.2 与现实融合的诉求
追寻现世成就的“中国文化”,对于虚拟城市与现实融合的诉求甚至在设计师方面都展现得十分明确。
[1]邹湘军,孙健,何汉武.虚拟现实技术的演变发展与展望[J].系统仿真学报,2004(09):1905~1909.
[2]仰海峰.列斐伏尔与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批判.现代哲学,2003(01):60.
[3][德]恩斯特·卡西尔.甘 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95~96.
[4]张兆麟,等译.[美]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0:130.
[5]冰河,潘志国.虚拟与实在城市空间互动中的城市意象.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03):92~97.
[6]郭 龙.记忆与想象:城市认知的双重维度.建筑学报,2016(12):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