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浩
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笔者在一些贫困地区调研发现,部分贫困户发展产业怕赔、外出务工怕远,自信不足、缺乏闯劲、安于贫困现状……可以说,部分贫困群众的这种精神状态是迟滞脱贫攻坚步伐的重要因素。缺少胆识和闯劲的原因多种多样:或是祖祖辈辈深居大山,与现代生活隔绝,安于在贫穷中熬日子;或是受教育程度低,缺乏改变生活的必要技能,形成贫困的代际传递。各种原因相互叠加交织,形成了一些群众一提干事创业就“怕”的心理。这种“怕”,成了脱贫路上的一大“拦路虎”。
精气神不足,要及时补钙。这种钙,来自发展脱贫产业,让脱贫产业的生动实践和产业收益打动群众。群雁要靠头雁领,一个脱贫产业,一个致富能人,一个隔壁人家的创业,就是最生动、最鲜活、最有说服力的样本。只有通过不断的产业扶贫实践,才能消除“穷怕了”“怕白干”等心理,激发贫困群众“我要脱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种钙,来自培育市场意识,让贫困群众在起伏波动的市场中掌握主动权和收益权。农产品市场价格有高有底,有起有伏。顺势而为,就能化解市场波动带来的阻碍收益的因素,以较小代价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顺势而为,要加强组织生产的定力,在市场的波动面前不至于慌了手脚。顺势而为,还要依靠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抱起团来勇闯市场。通过市场的锻炼,贫困群众会正确认识市场风险和收益关系,合理规避风险,自觉自愿成为市场主体,并分享市场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这种钙,来自教育培训,让贫困群众学习生产经营管理技能,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贫困地区培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可否认,一些地方的培训培养效果未能尽如人意,这一点在深度贫困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有的地方缺乏整体规划设计,一年举办两三次培训,形式大于内容;有的地方教育手段单一,贫困群众不感兴趣,参与积极性不高;有的地区培训不接地气,与贫困群众需求严重脱节。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教育培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补钙手段。政府可大胆创新,整合资源握指成拳,通过完备的培训规划、固定的师资配置、灵活的教学手段,短期达到技能提升,长期实现思想改变。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让专家、企业为贫困户授业解惑,另一方面带领贫困群众到其他地区考察交流,扩眼界,增志气,挺腰杆。
补上精神之钙,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足够的耐心、坚定的意志和扎实有效的措施。扶贫要扶智、扶志,内外形成合力,如此一来,贫困群众一定能够创造出自己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