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坤,黄 蓉,檀根甲,丁云花,华菊玲,李信申,鲍周明,黄瑞荣*
(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200;2.安徽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3.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蔬菜研究中心,北京 100097;4.安徽省黄山市农技推广中心,安徽 黄山 242700)
由芸苔根肿菌Plasmodiophorabrassicae引起的根肿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土传病害,主要为害十字花科作物[1-2]。该病菌侵入作物后使其根部膨大,导致根的正常生理机能受到抑制,根系生长和吸收能力受损,造成植株生长迟缓、萎蔫、黄化,最终严重影响作物的品质和产量[3]。根肿菌的休眠孢子具有极强的抗逆性,可以在土壤中存活8~15年[4],给病害防控带来极大的难度。江西省自20世纪50年代报道有大白菜根肿病发生以来,目前已在全省各主要大白菜种植区域发现有根肿病的发生,且病情较重[5-6]。因此如何对江西地区大白菜根肿病进行有效的防控,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选用据报道有较好防病效果的4种化学药剂、1种生防制剂和1个耐病新品种在大白菜上进行了根肿病的防治,比较了它们对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大白菜经济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大白菜根肿病的绿色综合防控奠定基础。
试验地点在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试验基地根肿菌9号小种的田间病圃进行。试验地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中等,呈酸性,土壤中菌源充足。在大白菜播种前清除杂草;在试验期间未施用其他杀菌剂。
供试药剂及各药剂的稀释倍数详见表1。试验所用大白菜品种为常规品种“改良青杂三号”和耐病新品种CR09-2,分别由青岛国际种苗有限公司生产和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沈向群教授提供。
表1 供试药剂及处理
1.3.1 试验设计 采用直接穴播的方式种植大白菜,在生长过程中不移栽。试验共设7个处理(表1),每个处理重复3次,所有试验小区随机排列;每个小区面积为35.2 m2(2.2 m×16.0 m),平均种植大白菜80穴。
1.3.2 施药方法 将5种参试药剂按照表1进行相应倍数的稀释后分别于播种前1 d、播种后20 d、播种后35 d施药,共计施药3次。施药采用灌根法,每穴施药量为40 mL。
1.4.1 出苗率 于播种后10 d调查每个处理的大白菜出苗数,统计出苗率。
1.4.2 病情指数 于播种后65 d进行调查,根据大白菜根部是否发病或者发病情况进行病情等级划分,病情等级划分按照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组制定的标准:0级,根系正常,无肿瘤;1级,侧根有小肿瘤;3级,主根肿大,其直径小于茎基部的2倍;5级,主根肿大,其直径是茎基部的2~3倍;7级,主根肿大,其直径是茎基部的3~4倍;9级,主根肿大,其直径是茎基部的4倍以上或肿大的根部变黑。
根据调查结果,分别计算各处理的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计算公式为:病情指数=[∑(各级发病株数×相应级别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别值)]×100;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1.4.3 地上重和地下重 将调查的大白菜从茎根交界处分离,将根部泥土清理干净后分别对大白菜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进行称重,并分别统计平均地上重和平均地下重。
采用DPS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在播种后10 d,对每个处理大白菜的出苗数进行调查,结果(表2)显示:除福帅得在本试验设计的浓度及施用剂量下显著影响了大白菜的出苗率外,其他3种化学药剂及生防制剂XF-1处理的大白菜生长正常,叶色、株高等均无异常,未受到药害和不良影响。在没有药剂处理的情况下,新品种CR09-2与改良青杂三号的出苗率无显著差异。
表2 不同处理对大白菜出苗率的影响
注:同列数据后附有相同字母者表示在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DMRT法);否则差异显著。下表同。
从表3可以看出:化学药剂、生防制剂与新品种CR09-2处理的大白菜根肿病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的,表明这3种方式对大白菜根肿病都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在所有处理中,福帅得与科佳的防效无显著差异,但这两个处理的防效居前2位且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的,其防效分别为79.86%和76.98%,病情指数分别为12.75和14.58;在达科宁、百泰与生防制剂XF-1三个处理之间防效无显著差异,但这3个处理的防效显著高于新品种CR09-2处理的;新品种CR09-2的防效最低,为46.69%,病情指数为33.72。总之,化学药剂对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效优于生防制剂的,而种植耐病新品种CR09-2对根肿病的防治效果最差。
表3 不同处理对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4可见:化学药剂、生防制剂与新品种CR09-2处理的大白菜地下重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的,而其地上重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的,表明这3种方式均有效抑制了大白菜根肿组织的生长,并且显著提高了大白菜的产量。福帅得与科佳处理的大白菜地下重显著低于生防制剂与新品种处理的,其地下重分别为5.83 g和6.19 g;达科宁与百泰处理的地下重与生防制剂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新品种处理的,其地下重分别为7.28 g和9.78 g;生防制剂XF-1处理的地下重显著高于福帅得与科佳的,与达科宁和百泰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新品种CR09-2处理的;新品种CR09-2的地下重显著高于化学药剂和生防制剂处理的。该结果证实4种化学药剂对根肿组织的生长抑制作用显著优于生防制剂XF-1和新品种CR09-2的。此外,4种化学药剂处理的大白菜地上重量与生防制剂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新品种处理的地上重量为372.53 g,显著高于化学药剂和生防制剂处理的,表明新品种CR09-2对大白菜的增产效果显著优于化学药剂和生防制剂的。
表4 不同处理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
本试验中所有处理都在不同程度上减轻了根肿病的发生,显著地提高了大白菜的产量,每种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又各有优劣。化学药剂氟啶胺、氰霜唑与生防制剂XF-1、新品种CR09-2相比,其防效更高,地下重量更轻,表明氟啶胺和氰霜唑对根肿组织的生长抑制作用要优于XF-1和CR09-2,同时由于便于存放,使用方便,因此化学药剂在大白菜根肿病防治中的作用依然不可取代,但必须严格控制化学药剂的使用浓度,避免药害的产生。生防制剂XF-1分离自大白菜根肿病种植区的土壤[2],因此与化学药剂相比,其使用起来更加安全,且持效期较长[7],也符合我国当前正在大力推行农作物生产化学肥料、农药“双减”提质增效的大背景,因此应该在大白菜根肿病防治中大力推广使用。新品种CR09-2对根肿病的防治效果虽然显著低于化学药剂和生防制剂的,但是其对大白菜的增产效果要显著高于化学药剂和生防制剂的,表明新品种的培育和种植依然是大白菜根肿病防治的一个重要方法。
防效与产量是防治效果研究中最常用的两个评价标准,但防效与产量之间不一定呈正相关性。曹春霞、龙同、尚慧等的实验结果[8-10]显示防效越高的处理其对应大白菜的产量也越高,而宋小慧及王新生等的研究结果[11-12]显示防效高的处理大白菜的经济产量反而低于防效低的处理。在本研究中,虽然不同化学药剂和生防制剂处理之间防效差异显著,但其处理的大白菜地上部分重量并无显著差异;而新品种CR09-2处理的防效虽然显著低于化学药剂和生防制剂处理的,但是其大白菜地上部分重量显著高于化学药剂和生防制剂处理的。因此,防效的高低往往不能决定经济产量的多少,结合防效与增产效果乃至安全性等指标进行全面考量,才能获得最佳的防治策略。
综上所述,化学药剂、生物制剂及新品种对大白菜根肿病均有不同的防治效果,每种方法都存在其优劣点。因此针对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治,建议在推广种植耐病品种CR09-2的同时,适量适时采用氰霜唑或者生物制剂XF-1进行防治,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根肿病的发生,还能够显著增加大白菜的产量,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Woronin M.Plasmodiophorabrassicae, Urheber der Kohlpflanzen Hemie [M]. Jahrb Wiss Bot, 1878.
[2] 刘庆丰,熊国如,毛自朝,等.枯草芽胞杆菌XF-1的根围定殖能力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2012,39(5):425-430.
[3] 丁云华,简元才.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生理小种及接种方法[J].中国蔬菜,2005(8):29-31.
[4] 杨佩文,李家瑞,杨勤忠,等.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分离与检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17(3):301-306.
[5] 黄齐望,欧阳谅.江西十字花科根肿病的观察和防治意见[J].植物保护通讯,1955(8):1-4.
[6] 黄蓉,胡建坤,张景云,等.江西省蔬菜根肿病菌致病性分化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17,47(1):133-137.
[7] 黄蓉,胡建坤,黄瑞荣,等.XF1可湿性粉剂对白菜根肿病的田间防控效果[J].生物灾害科学,2016,39(4):221-223.
[8] 曹春霞,龙同,刘翠君,等.大白菜根肿病防治药剂筛选盆栽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2015,49(12):3055-3056.
[9] 龙同,曹春霞,万中义,等.7种药剂对大白菜根肿病田间防效的比较[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7):1616-1618.
[10] 尚慧,杨佩文,董丽英,等.大白菜根肿病化学防治技术[J].植物保护,2009,35(6):157-159.
[11] 宋小慧,赵利民,陈红红,等.8种药剂防治大白菜根肿病田间药效试验比较[J].长江蔬菜,2014(16):63-65.
[12] 王新生,王贵斌,卢惠芝,等.氰霜唑10%悬浮剂防治大白菜根肿病田间药效试验[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1,32(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