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集群情境下物流服务链与制造企业协同模式研究

2018-06-14 10:59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68
物流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集群供应链制造业

胡 娟(湖北工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0 引言

在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中国的制造业多以集聚形式存在,在不断参与国际分工的加工环节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制造业集群,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也逐渐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然而,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并没有带来效益的快速成长,在全球价值链的分配中长期处于中低端,产业结构低级化现象还十分突出。制造业集群内部的制造企业在物流方面的分散经营,各自为政,使得制造业集群内部物流服务水平低下,不仅不利于集群制造企业自身生产效率的提高,也无法实现较好的规模效益,同时也阻碍了集群的进一步优化升级,严重制约了制造业集群优势的整体发挥。面对当前个性化越来越突出、市场不确定性越来越大的经济环境,制造业集群能否在做好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已经成为制造业集群发展的焦点。因此,“中国制造”要想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主导地位,走向价值链的高端,必须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的转变。作为与制造业直接配套相关的“物流服务”对于中国制造业集群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综合实力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深入研究制造业集群内部的物流服务链与制造企业的协同发展特点及规律,构建高效的协同模式,是降低制造业集群交易成本,促进制造业集群持续发展、稳步升级的有效途径。

1 物流服务链的内涵

在制造业集群内部,企业不是孤立存在的,各企业之间存在着一种“供给—需求”的相互关系,依据这种关系,形成了企业之间的一种上下游的供应链链式结构,各企业都处于某一个供应链的单链环节上。制造业集群内部的竞争主体表面看是企业,实质是企业所在的供应链。

制造业集群内部供应链上的各成员企业之间,存在着采购、生产、储存、配送、物流信息等物流需求,这些需求围绕着产品制造流程紧密相连,依次在产品供应链中进行流转。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将原材料投入生产,形成产成品之后,通过配送将产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在这期间,还伴随着储存、信息等物流功能的支持和辅助。由此可见,物流的效率关系到整个供应链的有效运转,对整个供应链的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是因为物流对于整个制造业集群的重要作用,在制造业集群内部,不仅有围绕产品制造,在各制造企业之间形成的传统产品供应链,还有专门为各供应链上制造企业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在制造业集群的各发展阶段,以不同形式组合形成的物流服务链。物流服务链是由各类型物流企业组成的,为集群内部制造企业提供专业化、定制化、全方位的集成物流服务的一种服务供应链。

2 物流服务链与制造业集群的协同作用

随着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入和细化,物流产业与制造业的相互依存关系越来越凸显。物流服务链为制造业集群的产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制造业集群为物流服务链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1 物流服务链为制造业集群的产生、发展、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空间经济学理论将运输成本作为主要分析工具,纳入其理论体系框架;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也认为,企业的运输、配送、信息和存储等物流成本,对于制造企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集聚和扩散有着重要的影响。上述理论为物流产业对制造业集群形成、发展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在制造业集群形成阶段,若干制造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并不一定能形成制造业集群。只有当这些制造企业围绕价值链形成某种紧密的生产合作联系时,制造业集群才算真正意义上的产生。制造业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合作和联系,在空间和时间上都需要物流服务的强力支撑,物流是制造企业在价值链上实现有效链接的基础和纽带。

在制造业集群发展阶段,随着制造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集群内部各制造企业的分工趋于细化,各企业更专注于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作为企业内部的非核心业务物流,则需要由集群内部的专业化物流企业以不同的组合形式来承担。在集群的发展阶段,制造业集群企业之间的物流联系日益频繁,物流企业也由原来的为单一的制造企业服务,逐步扩展到为企业所在的整个供应链服务,朝着本地供应链一体化的方向衍生。随着集群的进一步发展,本地制造业经济嵌入全球化供应链,物流服务的跨度也随之扩大,总量扩增,对配套的物流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效、快捷、顺畅的物流服务是制造业集群发展的一项重要保障。

制造业集群比较优势的形成也离不开物流服务链的支持。产业经济理论表明,区域只要具备某些资源或者能力方面的有利条件,就会与其他区域形成一种比较优势,凭借这种优势,将周边相关的资源和要素吸引过来,在利益原则的驱动下,会形成相对集中的产业布局。这种根植于集群内部的资源禀赋或者能力差异,将成为集群难以复制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制造业集群保持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基础。对制造业集群来讲,物流不仅仅是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加强企业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更是衡量集群水平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准,高水平的物流服务是集群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此外,制造业集群的升级,也要求物流成本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效率能够不断提升。在当前用户需求个性化越来越突出,市场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经济条件下,制造业集群能否在保障产品质量前提下缩短交货期、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是制造业集群升级发展的关键。

2.2 制造业集群为物流服务链的发展提供空间

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对物流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制造业集群的发展,在客观上给物流企业提供了大量的需求。制造业的集聚,形成了区域的极化效应,吸引着周边生产要素的聚集,也进一步增强了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带动了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加速了各物流要素的流动和整合,为集群内部物流服务链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环境。

随着物流企业在制造业集群内部的集聚,物流公共资源的使用频率增加,共享的有效性提高,专业化分工加深,提高了物流企业的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制造业集群的物流成本得以进一步降低,增强了制造业集群的竞争力;制造业集群与外部企业的物流联系更加密切,共同采购、集体销售以及良好快捷的信息传递渠道,有利于形成共同的集群文化。在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集群内部的物流交易成本大为减少,交易风险大为降低。

由此可见,制造业集群的发展是物流服务链形成的基础,而物流服务链在制造业集群各环节的有机嵌入,是制造业集群得以成长和演进的保障。

3 制造业集群内部物流服务链与制造企业的协同模式

从制造业集群和物流服务链的协同作用来看,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相关性。可以将物流服务链与制造业集群看成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整体。通过二者之间的有效协同,形成一个制造业带动物流服务链,物流服务链促进制造业的良性发展格局,这不仅能为制造业集群带来良好的发展效益,对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也会起到巨大地推动作用。制造业集群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内部的制造企业与物流服务链的协同模式也会有差异,根据制造业集群的不同发展阶段和特征,将物流服务链与制造企业的协同模式分为分散型、动态联盟型、核心物流企业主导型以及核心制造企业主导型四种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发展时期集群内部物流服务链与制造企业协同模式

3.1 形成期—分散型协同模式

相对于其他时期,在制造业集群的形成阶段,制造企业数量较少,物流需求较小,对物流服务水平的要求不高。因此,制造业集群内部的物流服务链是各物流企业的一种松散的组合,各企业之间的联系较少,制造企业和物流服务链的协同模式主要是分散型(如图2所示)。在分散型协同模式下,集群内部的制造企业与物流服务链上的物流企业合作范围还较小,合作的程度较低,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比较松散。制造企业对物流企业的选择是随机性的,合作也不深入,往往只停留在简单的仓储、运输这些功能型物流合作方面,而不是针对企业所在供应链的一套完整的物流解决方案;两者合作的密切程度不高,基本上停留在泛泛合作的层面,合作过程容易出现分歧,即使出现了短暂的有序性,这种有序性也是被动获取的。

3.2 成长期—动态联盟型协同模式

随着制造业集群的快速成长,集群内的制造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也逐步提升,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的联系更加密切。在这个阶段,制造企业和物流服务链的协同主要表现为动态联盟型(如图3所示)。在这种协同模式下,集群内部的制造企业和物流服务链上的物流企业,通过动态联盟的方式来实现协同。制造企业或者物流服务链根据物流任务的需要,将相关的物流企业组织起来,以信息共享为基础,对物流资源进行统一的整合和调配。这种形式的动态联盟,柔性很强,是可以跨越组织边界的一种组织形式;协同模式的动态性,主要体现在任务导向,只有当物流任务发生时,这种动态的联盟组织才会存在,一旦物流任务结束,这种动态组织立刻解体;此外,这种动态性,还体现在物流任务的不同,组织的参与者在数量、类别、组合方式方面的差异。

图2 分散型协同模式

图3 动态联盟型协同模式

3.3 成熟期—核心物流/制造企业主导协同模式

在制造业集群的成熟阶段,集群整体的竞争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与外界的联系增多,对物流企业的依赖性增强,对物流服务水平的要求也由原来的分散型、功能型逐步向集成型转化。前期的分散型和动态联盟型的协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制造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了。在这种环境下,制造企业与物流服务链的协同模式也开始转向更为集约化,整体性更强的核心物流/制造企业主导模式。

(1)核心物流企业主导模式

核心物流企业主导的协同模式(如图4所示)是在制造业集群内部,以龙头物流企业为主导,集成相关物流企业,并对各企业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按照制造企业的要求,共同完成物流任务的一种组织形式。在这种模式下,核心物流企业处于物流服务链的主导地位,负责将各个物流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调度,实现物流资源的综合利用。其整合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整合物流需求,以制造企业的物流需求为核心,延伸至制造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提供综合性的物流解决方案;搭建共享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在制造企业和物流服务链中的即时流动;整合物流服务链各参与企业的物流资源,结合制造企业物流需求,实现物流资源的合理调配。

图4 核心物流企业主导型协同模式

(2)核心制造企业主导模式

核心制造企业主导模式,是利用核心制造企业的优势,通过引进相关的物流服务提供商,整合相关物流资源,组成物流服务链,为其所在的整个供应链提供一体化的物流解决方案(如图5所示)。制造业的核心企业在制造业集群中一般处于支配地位,其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核心企业进行的。与核心物流企业主导模式相比,这种模式的主导者是制造企业而非物流企业,由制造企业来主导物流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根据其所在供应链的物流需求,完成物流资源的统一调配,实现供应链制定的整体物流目标,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运作绩效。

图5 核心制造企业主导型协同模式

4 结论

物流服务链是在制造业集群内部,为制造企业或所在的供应链,提供的单一、多元化、集成化物流服务,以不同形式组合而成的物流企业的集结或者联盟。

制造业集群与物流服务链互相依赖,互相支撑。制造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为物流服务链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物流服务链为制造业集群的产生,提供时间和空间上的物流支持;为制造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为制造业集群的升级,提供难以复制的比较优势。

随着制造业集群的成长和发展,物流服务链与集群内部制造企业的协同模式也相应发生改变。在形成阶段,主要采取的是分散型模式;在成长阶段,主要采取的是动态联盟的模式;在成熟阶段,主要采取的是核心物流企业主导和核心制造企业主导模式。

综上所述,应该将物流服务链与制造业集群看成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整体。通过二者之间的有效协同,形成一个制造业带动物流服务链,物流服务链促进制造业的良性发展格局。

[1]孙鹏,罗新星.区域现代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协同度评价——基于湖南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12(7):112-116.

[2]曹丽莉.基于供应链组织续衍的产业集群升级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4(9):89-91.

[3]尤西·谢菲.物流集群[M].岑雪品,王微,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4]桑俊京.基于服务链的保税港区物流协同创新模式构建及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5]宋娟娟,刘伟,高志军.物流服务供应链子网络间关系及其对集成商绩效的影响[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7(2):39-45.

猜你喜欢
集群供应链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