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力齐
摘 要: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包含着丰富的孔子治国理政的思想。在《论语》中,通过与弟子等人的对话,以及自我的进一步发挥,孔子强调,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要以仁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各方面综合运用,才能民安国兴,达到垂拱而治。
关键词:《论语》 孔子 治国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4-0-02
孔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同时也是一位积极入世的政治家。他曾为官至鲁国司寇,使得国家大治。亦曾率弟子周游列国,劝说各国诸侯施行仁政。在《论语》一书中,就记录了大量孔子关于如何治国理政的言论。在这些讨论中,以仁治国与以德治国是孔子治国思想的核心所在。本文希望通过对《论语》各章中相关文本的具体分析,能够对孔子的治国思想有一深入全面的理解。
一、以仁治国
“仁”是孔子思想系统的核心概念,也是孔子治国思想的根本,以仁治国,是孔子治国理念中的最高标准。在他看来,以仁治国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理想境界,很少有统治者可以达到。但同时,他希望国家的治理者将以仁治国这一理想当作自己的使命,以仁为己任,努力施行仁政。
对于以仁治国,《论语》比较少从正面进行详细描述,而往往通过反面举例的方式,来对其进行诠释。《公冶长》篇载:“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在这段同孟武伯对话中,孔子对在对子路、子由、子赤的治国才能一一具体分析点评后,认为三人的施政能力虽都有可取之处,但都未能达到以仁治国的境界,“不知其仁也”。
何谓以仁治国?《颜渊》篇云:“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这个词,简洁而准确地概括了仁的核心含义。而以仁治国,就要求国家的治理者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同时充满爱心地对待普罗大众。由上文所引《公冶长》中的那段对话可以知道,孔子所谓的以仁治国,其着眼点并不在于具体的施政能力上。有一定的治理国家的能力,当然是必须的,但这并不是以仁治国的核心。仁治的根本要求,在于统治者需要时刻秉持一颗仁爱之心,用博爱的精神去治理国家,将仁爱之心贯穿到治理国家的各个层面,这才是孔子所谓的以仁治国。
其次,以仁治国还需要统治者以推己及人的心态去治理各方面事物。孔子认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以仁治国,需要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用换位思考的角度去处理事务,将自己的欲求与治理之下的民众的欲求对应起来,而非一味地只是满足自己的欲望。《颜渊》篇云:“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句话里,孔子要求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将心比心,任何不希望被加诸己身的事情,同样也别强加于治理下的民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非常准确地概括了以仁治国这一方面的要求。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以仁治国还内在地包含着以礼治国。礼是人与人之间,国家、社会、家庭生活中应当遵循的礼仪规范,是统治者施行仁政所应当遵循的制度条例。《颜渊》篇云:“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在孔子看来,克己复礼是以仁治国的基本要求之一,统治者若要以仁政治民,其施政方针必须符合礼的规范,遵循礼制的要求。不符合礼制的视、听、言、动,皆不可施行。而孔子认为的以礼治国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卫灵公》篇云:“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综合运用夏商周三代的时令历法、交通、服饰、乐舞制度,以三代礼乐制度作为行为规范来治国理政,应该就是孔子心目中的以礼治国,而这,在更大的层面上,也成为了以仁治国的一个层面。
二、以德治国
以德治国是孔子治国思想中的另一重要内容。孔子希望治理国家者,通过道德教化来逐步提高民众的自我修养,使得天下大治。在他看来,若统治者能够运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则民众必然心悦诚服,天下垂拱而治。《为政》篇云:“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统治者若能够做到以德治国,那么他就能够端居高位,接受万民的拱卫与爱戴。
以德治国,就是用道德教化万民,以道德作为施政的原则,用道德来指导治国理政。以德治国,一方面用道德蕴含的各方面要求来约束统治者不可肆意妄为,另一方面要求在治理国家时,用道德规范教化万民,作为其行事的准则。
对于统治者自身,以德治国要求其时刻以高尚的道德精神作为自己立身之规范,秉持“崇德”之理念,以“先事后得”的谦恭态度来治国理政。《泰伯》篇云:“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为周先祖古公亶父之长子,他因看到季历之子姬昌(周文王)有贤德,而主动退让,将君位让给了季历。在此,孔子通过对其至德事迹的称颂,宣扬了以德治国的精神。在《泰伯》篇的结尾,孔子又通过引用周文王的故事,为统治者树立了以德治国的典范。《泰伯》篇云:“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仍能够谦恭己身,可以说是孔子宣扬的以德治国的最好体现了。
以德治国的另一面,要求有国者在统治民众时,能够用道德去教化、约束万民。 在这一点上,《论语》中的以德治国一定程度上是作为以刑法治国的对立面而存在的。《里仁》篇云:“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认为,如果作为统治者的君子在治理国家时,能够秉怀道德,民众就会安土重迁,听从治理;如果统治者用刑法作为施政的屏障,民众也就只考虑个人的利益恩惠了。在《为政》篇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以看出,在孔子看来,相较于以刑法治国,以德治国是一种更为有效且高尚的选择。以刑法治国,也许能让民众暂时臣服;而以德治国,则能够教化民众,在根本上获得民心。
但同时,我们需要留意,孔子并非主张完全抛弃刑罚,而是希望统治者将德治国作为主要施政方针,将刑罚作为其辅助手段,不可颠倒主次。《尧曰》篇云:“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在此,孔子反对统治者不先以礼乐道德教化民众,而直接诉诸刑罚。《子路》篇云:“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孔子要求统治者首先要用礼乐、道德来教化民众,约束其行为。只有在此之后,方可使用刑罚来惩处不法者。
结语
作为孔子的代表作,《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治国思想。其中,以仁治国与以德治国,是孔子治国理念的核心。在以仁治国方面,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一颗爱人之心施行统治;在制定方针政策时,要有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能力;同时,以仁治国也内在包含着以礼治国的要求。而以德治国,一方面要求统治者注重自我的道德修养,秉持谦让之心;另外在治理国家时,要求其以道德来教化民众,慎用刑法。孔子的这些治国思想一直为后世所继承,不断影响着历代的统治者,其本身蕴含的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9.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