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颂民
摘 要: 目前箱变内凝露的情况,以美变居多,美变内凝露比较严重,在南方一些山区风电场,经常存在凝露,多集中于小室内侧顶盖和壁板。凝露现象多次引发设备二次设备故障以及断路器误动或拒动等问题,对于电网安全运行造成较大的影响。为解决箱变凝露问题,开展了凝露相关的模拟试验,分析了凝露发生的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制定了措施方案。
关键词: 箱式变电站;模拟实验;凝露原因;措施方案
1.箱变凝露模拟试验
1.1 试验相关说明
首先由仓库提供一台美变,并放置在试验站,在箱变高压室内布置了加湿器、加热器、温湿度控制器和抽湿机等设备,随后将门关闭,形成一个相对封闭并且无人干预的空间。通过遥控设备启停,调整柜内的湿度,来观察各设备的运行状况,观察温湿度的变化。本试验分两个阶段,第一个对象是一台有封闭外壳的美变。第二个试验对象是一个封闭的塑料仓搭建的实验舱。相关的试验历经14天,从开始调试完成,中间有一次转场。共有大8个场景的试验,其中包括两个低温凝露试验。
1.2抽湿机调节湿度实验
本试验试图验证简易抽湿机在调节湿度方面的具体作用,试验中开启了简易抽湿机进行抽湿,简易抽湿机功率约24W。实验数据表明,加湿前,空间含水率为23.555克/m3,加湿后,空间含水率增加到26.136克/m3,经过353分钟抽湿,空间含水量下降到23.002克/m3,抽湿速度约0.107克/分钟,湿度下降到73.4%之后,空间含水量反而不降反升,有一定除湿效果,但是效果不明显,初始状态抽湿效率高,之后一路下降,最后不抽不出水来。设备失效。后改为抽湿王CG2010进行湿度调节,抽湿王的功率约60W,是抽湿机的两倍多,理论上抽湿速度应比较快。通过试验数据分析:抽湿王初始抽湿效率较高,抽湿机全程运行16个小时多,在前590分钟,抽湿的速度可以达到0.1g/分钟,但是之后,基本抽不出水来,而设备关机时,空间湿度为69.9%,离设定的目标值60%相去甚远,空间含水量在设备运行757分钟后降反升,设备已经无法再有效调节湿度了。设备失效。
1.3 温湿度控制器及加热板湿度调节实验
本试验使用温湿度控制器WSK-HJB控制加热板(435W)来调节湿度,如表1所示。表1右侧为箱变外温湿度,根据温湿度控制策略,在80%湿度以上时,加热器不启动,因温湿度控制器传感器温度线松脱开路,導致加热器在上电以后一直运行,因此可以看到上述运行结果。可以看出,最初,下午室外空气温度高于室内空间,加热器运行起来后温度迅速提升并反超户外温度,最终保持温差在4.4℃左右,其最初56分钟温度提升速度为0.046℃/分钟。在其后冷却的6小时内,温差最终保持在1.7℃。此试验可以看出温湿度控制器的加热能力。但实验数据表明,当空气含水量大致不变时,其控制湿度的能力与外部受外部温度的影响非常大,外部越冷,其湿度调节能力越差,从19:43开始,湿度不降反升,因为外部空气变冷,内部空气无法维持高温,低湿度也无法继续维持。根据这个温差效应,可以维持一个相对外部空间较合理的湿度,但是需要合理计算温差值,并合理摆放湿度传感器位置。
后改用PTC加热板(600W)来调节湿度,根据温湿度控制策略,通过加热内部空气温度,降低相对湿度。试验时,室外空气温度高于室内空间,加热器运行起来后温度迅速提升,在150分钟内其温度提升7.8℃,提升速度为0.052℃/分钟,在加热的头59分钟内,升温速度为0.089℃/分钟。实验数据表明PTC加热板因其功率大,风冷散热强,加热的效率非常高。
1.4 模拟低温舱室凝露实验
由于环境温度太高,平均室温高于30℃,已经不能代表箱变典型的运行环境,特别是能产生凝露的环境。因此考虑将相关设备移入低温舱室进行试验。随后搭建一个低温舱室,拟在低温舱室中模拟设备的低温运行条件,观察封闭空间中温湿度的变化规律,并观察凝露发生的环境节点。为了制造凝露所需要的低温环境。选择在一个较封闭的场所,将一台立式空调用一块封闭的塑料布封起来,塑料布尺寸为4.6x2.5x2.5米(宽x深x高),形成一个低温舱室,然后在低温舱室中再打一个封闭的塑料布空间,该塑料布空间尺寸为2.2x1.5x1.5米(宽x深x高),模拟一个内部的空间4.95m3的实验舱室,通过降低小室外部空气的温度(低于16℃),来形成以个适于凝露的环境。如图2所示。现场依然布置若干温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并装设可以远程报警的烟雾报警器。避免极端情况下发生火灾。实际运行时采取更保守的措施,即无人看护时关闭全部的执行设备。
得益于低温舱室的搭建,实验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凝露的情况,并能大致确认凝露发生的温度。实验中,试验舱顶部空气温湿度,离空调出风口约1.5米,11:00之后,试验舱外离空调出风口约2.5米的背风位置温湿度开始降温,在大约11:33记录到凝露大面积在试验舱内表面发生,试验舱局部冷空气温度大约19.6摄氏度,在试验舱顶部的钢板内侧,探测到22摄氏度温度。根据试验初始条件,试验开始前试验舱内空气含水量大约19.57g/m3,22.2摄氏度饱和湿空气含水量为19.62g/m3,也就是说,如果空气温度突然降低到22.2℃,水蒸气应该开始凝露,实际情况是在该温度下凝露确实已经发生,空气含水量降低至15.91g/m3,在试验舱内侧塑料布上形成大量细露珠,凝露是个动态过程,没有骤然发生。预期钢板上会出现凝露,实际没有出现,原因是凝露已经在其他部位形成,厚度较小的薄膜表面温度要低于钢铁表面温度,空间含水量15.91g/m3不足以在钢板表面形成凝露条件(温度低于18.6℃)。此后12:00开始,关闭空调,试验舱内部温度一路上升,已经凝露的水也挥发,空气含水量上升,直到再次降温,湿度也再次下降。在15:00~19:00之间启动了抽湿王进行除湿,前后运行4小时。此后湿度一路下降,但是根据观测的结果,空间含水量从22.47下降到9.29g/m3,根据计算,约有65.241g水以凝露型式析出,而抽湿王也是利用凝露原理析出水,实际观察抽湿机凝露出水不足10g。因此,低温仓受外部环境影响导致水蒸气凝露析出,进而降低空间湿度。在低温情况下,空间内部湿度受外部低温影响比较严重。另外,因为抽湿王附近气温一直高于15℃,没有出现冷凝板结霜的情况[3]。
随后继续实验,早上7:53-8:13进行了加湿处理,湿度加到84.4%,空间含水量一度高达12.81g/m3,随着周围空气温度的持续降低,低温舱内部湿度也自行降低,一度低至57.5%,接近不少抽湿机的抽湿极限。说明在室内外温差比较大时,设备空间会通过在低温壁板上凝露降低空间湿度,这个过程是自动发生,没有外部干预,而且,会保持空间比较好的湿度,即低于80%。。分析可知,在无内部设备干预的情况下,湿度缓慢下降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低温自然作用的结果。
2.实验结果分析
经过多次实验,实验分析如下:
(1)封闭空间内含水量不变时,温度上升,湿度下降,反之温度下降,湿度上升。
(2)封闭空间内可以使用抽湿机进行抽湿,但是,抽湿机的效果可能因环境条件变化而失效,比如极限抽湿能力可能抽不到60%,另外抽湿机的抽湿速度普遍很低,难以持久高效抽湿。
(3)使用温湿度控制器配加热器可以有效调节空间内的湿度,但是针对封闭空间,加热器调节湿度的能力受外部温度影响较大。一般,400W的加热器可以将13立方米小室空间温度升高4.4℃,600W加热器可以将该空间温度提高7.8℃。在外部环境的约束下,加热器只能控制温度差,而湿度是空气含水量和温度工作约束的参数,加热器不能控制温度,存在局限性。此外加热器最大的优势是加热速度非常快,可以迅速降低空間内的湿度,但是随着外部空气温度的降低,这种湿度是不能保持的。昼夜温差较大的情况下,这个控制策略会失效,温湿度控制器的传感器探头安装位置非常关键,考虑到柜内不同位置温度差很大,这个问题需要重点考虑。控制点不一样,控制结果差别非常大,即便是在同一空间[4]。
(4)在低温舱室中,外部温度较低时,可以迅速影响舱室内的环境,温差足够大时,可以促成舱室内表面形成凝露,并降低低温舱室内的湿度,凝露一般发生在与低温空气接触紧密的地方。而内部空间因温度一般高于外部空间,空间内形成凝露的概率低。
(5)采用半导体制冷片的抽湿机在15度以上的温度下可以使用,但是低温时,抽湿效率非常低,对内部空间湿度的调节即慢又不明显。
3.箱变防凝露措施方案
目前常见的防凝露设计一般有以下五种方案:
(1)方案一,在非封闭空间中,配置通风窗和加热器。
(2)方案二,在非封闭空间中,配置通风窗不配置加热器。
(3)方案三,在封闭空间中,配置加热器。
(4)方案四,在封闭空间中,配置抽湿机。
(5)方案五,在封闭空间中,不配置专用的防凝露设备。
在箱变壳体中,一般采用复合板和钢板。就隔热性能来说,复合板隔热效果较好,钢板隔热性能较差。目前箱变内凝露的情况,以美变居多,美变内凝露比较严重,在南方一些山区风电场,经常存在凝露,多集中于小室内侧顶盖和壁板。
参考文献
[1]朱世民,蒋志军.浅谈变电站端子箱凝露结霜的危害和防治[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33):210-210.
[2]洪峰, 陈众, 李静漪,等. 城市箱式变电站的防凝露措施[J]. 浙江电力, 2013(9):67-69.
[3]丁永生, 方苏, 彭欢英. 箱式变电站用隔热及防凝露外箱装置:, CN203218752U[P]. 2013.
[4]姜毅, 周成华, 郭俊峰,等. 智能端子箱防凝露控制器的研制与试验研究[J]. 高压电器, 2010, 46(8):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