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及其现代施工技术的应用

2018-06-13 09:56赵艳荣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3期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赵艳荣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的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城市中出现超高层是必然趋势,超高层建筑的质量是衡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文章介绍了超高层建筑及其现代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超高层建筑数目的不断增多, 建造规模逐渐增大, 相应的建筑技术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 因此如何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合理应用现代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保证超高层建筑的使用质量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超高层建筑的特征

超高层建筑可以理解为摩天大楼,给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在电影中看到的美国摩天大楼,高达50层以上,100多米高,看起来十分的壮阔,夜景更加美丽。超高层建筑上的几个特点,一是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工期时间长,工作压力大;二是超高层建筑的独特的造型设计,增加了建筑的难度;三是高空间的作业,危险性更高,增强作业的安全保证,四是超高层的建筑多处于繁华地段,人流量车流量比较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的困难;五是超高层建筑的对于地基的牢固性和建筑材料的要求更高。

二、超高层建筑项目中的现代施工技术应用

超高层建筑的技术不同与普通的建筑技术,超高层建筑要求技术更高,安全性更好。我国现在的超高层技术主要有几下几种:钢结构施工技术、超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泵送技术、整体滑模法、整体爬模法、逆作法等。下面将逐一介绍。

(1)逆作法的施工原理是在建筑物内部浇筑中间支承柱,并沿建筑物地下室轴线修筑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使其作为建筑施工底板封底前承受施工荷载上部结构自重的重要支撑;由此逐层下挖土方并浇筑地下各层结构直至底板封底;同時向上逐层建设地上结构。逆作法是现在超高层建筑应用的比较多的一项技术,主要是应用于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我国内地第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建筑就是采用的逆作法。逆作法与传统的施工技术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逆作法可以大大的节省地下室的工期,不存在工程之间的

差别,省去了地下工程和地上工程之间的差异,地下室的工程与地面的工程同时进行。二是可以保证地基的稳固,减小相邻管线的压力。通过逐层浇筑的方式使整体的承重与主支柱,避免地基的变形歪曲。三是可以减小底板的压力以及底板配筋的问题,让底板设计更加合理。四是浇筑的地下连续墙在满足构筑物管线布置的前提下,可紧靠或踩规划红线构筑地下连续墙并将其作为地下室永久性外墙,进而达到扩展建筑面积的目的。

(2)泵送混凝土技术是超高层建筑物采用的炼制混凝土技术。由于超高层建筑重量大、压力大、工程期长,所以在建筑中需要大量的混凝土,传统的混凝土技术需要配置大量的机器和水泥,难以满足要求。现在国内的混凝土的配置,将粉煤灰和化学药剂相掺杂,以一定的比例进行配置。随着现代施工技术的发展,泵送混凝土技术的出现大大的方便了混凝土的运送,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快捷高效,这是使超高层建筑得以顺利建成的前提和基础。泵送混凝土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将混凝土通过机器直接泵送到所需浇灌的工程位置,大大的提高了建筑的效率。

(3)钢结构施工技术的运用。高层建筑的钢结构是建筑物的主体,保证钢结构的顺利施工是加注的关键。钢结构主要包括重型钢结构、轻型钢结构钢和混凝土的混合结构等。钢结构物不仅坚固耐用,保温效果好,抗腐蚀性强,而且大批量生产极为容易,这也是现在高层建筑最长用的建筑材料。但是有一个问题不可否认,钢结构的耐高温能力比较差,能承受的温度范围在250℃以下,一旦超过这个温度,钢结构就会发生变化,性能下降,在建筑中也是一个不小的弊端。所以在建筑中一定要注意防火,避免高温作业,同时在建筑的过程中要进行涂料的涂抹,形成保护层,保证钢体结构不至于腐蚀和高温。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塔吊的使用,保证钢结构的顺利安装。

(4)整体滑模法与整体爬模法的运用。超高层建筑施工难度大、工期长,对各项技术要求比较高,为了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缩短工期,现在建筑工程技术不断的发展进步,整体滑模法和爬摸法的出现能够保证主体楼层的建筑的整体性,可以拓宽施工的作业面,提高施工的效率,减少附着、运转管网敷设及高空交叉的高空作业,提高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这项技术在现在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整体的滑模法主要是用于建筑的墙壁,在主体支柱的周围安装滑模板,浇灌砼,并应用提升机将浇灌的建筑提升到所要的位置。通过与其他技术的良好结合,大大的提高了工程的效率,节省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和人力资源。现在建筑施工的成本不断提升,而环保建筑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如何在建筑中节约成本,提高建筑效率,是当前超高层建筑所要面对的一个大问题。通过滑模或爬模工艺技术的运用降低施工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的有效结合。

三、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3.1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出现的问题及采取措施

(1)出现孔洞。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选用细石子混凝土;在进行高抢板与柱子的浇筑时应该留下检查孔洞;将已经成形的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清理干净,做好表面防护工作。

(2)出现蜂窝麻面。选择适当正确的混凝土与砂浆砂率配合比;在浇筑的过程中,分层进行相应的工作;增加模板的刚度。

(3)缺少棱角。将木模板的表面刨光,并且保证平整;在进行拆模时,要保护边角不受破坏;当混凝土构件的棱角被破坏时,要进行及时的修补。

3.2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出现的问题及采取措施

(1)顶桩发生破裂。在进行桩的设计时要按照相关质量标准进行设计;预制桩的强度要达到设计强度的要求;桩锤的选择必须合理,做到重锤轻击。

(2)桩身发生断裂。有效的控制每节桩长细之间的比值;在进行施工前严格检查桩的弯曲情况;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当发现桩身断裂时及时的进行修补。

(3)桩身发生倾斜。保证施工场地必须平整;严格控制预钻孔的垂直度;在接桩的过程中,确保上下桩的轴线重合。

3.3钢结构安装过程出现的问题及采取措施

(1)钢柱的垂直偏差大于规定偏差。在钢柱被吊装时,应该立刻加临时的支撑,防止由于受风或者碰撞造成影响;应该有效的将整排柱进行固定,安置好柱间支撑,之后进行上部结构吊装。

(2)钢柱产生位移。做好柱子轴线测量复核工作;在基础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应该将预埋螺栓与固定卡盘或者固定架进行固定,避免产生错位。

(3)螺栓发生位移。有效的保证螺栓固定架的强度与刚度;要对螺栓固定框的尺寸进行校核,当完成螺栓安装之后应该进行复查,防止问题的产生。

(4)连接板没有紧密连接。在钢板连接的过程中应该保证平直连接;在发现零件的平面坡度与连接型钢之间的比值大于1:20时,应在空隙处放置垫片,保证接触的紧密。

(5)装配面不符合规定。及时清理螺栓装配面上的污垢,并且采用喷砂或者打磨的方法去除毛刺。

四、结束语

近20 年来, 我国超高层建筑得到飞速发展, 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也越来越小。以上海金茂大厦为代表的20 世纪晚期的超高层建筑, 以及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为代表的21 世纪初期的超高层建筑, 均充分体现了我国现代建筑及其施工技术的科技水平, 尤其是我国超高层建筑的现代施工技术, 已逐步形成一系列的成熟工艺, 并在海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朱伟,王金霞.现代施工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知识,2016,36(06):96.

[2]耿旭.现代施工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探究[J].门窗,2015(04):105+107.

猜你喜欢
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超高层砼泵送技术在长沙希尔顿酒店项目中的应用
中国超高层建筑发展及经济效应分析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