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俏英 孙阳
[摘 要]为了保证良好的高校教学、科研氛围,特别是良好的治安和安全环境,在高校校园建立综合安全防范系统是十分必要的,而安防监控系统作为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对预防校园内发生物资和财产的损失,减少、避免安全事故以及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等各种校园内的不安全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监控系统;智能安防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8-0003-01
1.高校校园风险因素
高效校园风险识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类、社会安全事件、自然灾害等。其中事故灾难类主要包括火灾;高校实验室也是常发生事故的关键部位,如可能发生火灾、爆炸、毒害、机电伤人及设备损坏等事故;公共卫生类主要有踩踏、中毒、传染病等;在社会安全事件方面,常因管理不善或意外因素,发生在学校或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区域、设施内的学生身心伤害事件,这也是学校常见、多发的一类突发事件,其成因范围广泛、表现形式多样,包括盗窃、打架斗殴、诈骗、故意伤害、意外伤害等。而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主要由地震、台风、洪涝、火灾、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引发。
2.校园监控系统设计的目标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被逐渐应用到很多领域,如政府部门、教育、医疗、金融、交通及娱乐等。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过程分为模拟视频监控、数字视频监控、智慧视频监控等阶段。随着云计算概念的提出,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智慧城市等先进的理论,为视频监控系统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基于“物联网”的视频监控系统处于从技术研发到广泛应用的过渡期,部分相关技术缺乏统一标准。
在校园监控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为确保校园安全的目的,要对传统设计的弊端进行改善,加强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保证校园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全面性,实现校园监控的目的。传统的校园监控系统效率较低、监控成本较高,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对校园安全保障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物联网技术在校园监控系统中的应用,能够兼顾成本与技术的发展,从系统的整体出发,建构校园监控体系,实现校园安全的监控目标。
3.安防监控系统结构的设计
3.1 系统网络拓扑设计
设计遵循技术先进、功能完备、性能可靠的原则。并综合考虑施工、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系统可以分為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安防报警系统、巡更系统等,每个系统都可独立运行,也可互相结合在一起,组成统一的全面安防系统。系统采用智能高清视频技术,构建在网络视频专用网络上。高清摄像机的图像通过传输网络就近汇集到各汇聚交换机。监控系统通过报警门禁接入网关设备与现有的校园门禁系统对接并与智能巡更管理系统融合,使系统具备巡检地点名称及相对应钮号的设置、数据读取、历史数据的浏览、巡检计划的设置、巡检计划的实施等功能。
3.2 运动目标检测
在摄像机监视的范围内,对出现的运动目标进行检测,可应用于各种监控目的,如周界警戒及入侵检测、绊线检测等。可根据需要设置各种警戒要求规则,一旦系统检测到的运动目标及其行为符合预先设定的警戒规则,则自动产生实时报警信号,让保卫部门及时做出反应。
3.3 运动目标的轨迹追踪
在摄像机监视的范围内,对出现的运动目标进行轨迹的追踪。可根据需要设置各种警戒要求规则,一旦系统检测到的运动目标及其行为符合预先设定的警戒规则,则自动产生报警信号,让保卫部门及时做出反应。
3.4 安防监控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当然,现代社会技术的发展并非停滞不前,而是时时都在进步和提升,智慧建筑的高速发展也对现代安防监控系统不断提出新要求,需要安防监控系统发展新技术,而除了信息技术以外,生物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行为识别技术、视频技术等也逐渐在安防监控系统中发挥作用,由此实现更加高清化的视频监控系统。举例而言,人脸识别技术是三维技术识别人面部特征及其轮廓,以高准确性,快速锁定特定人群、特定个体。行为识别技术则是结合了视频分析技术与数据分析技术,整合视频信息,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以便为监控者分析提供决策参考。上海世博会中便是应用了大量的新兴技术,比如场馆建设中的太阳能技术充分发挥美观节能的功效。而排爆自动机器人、智能人脸识别等的应用,令世博会的安全保护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世博会各出入口安装的“E面通”等人脸识别系统有效排查了可疑人士。高科技安防监控技术应用,改变了过去被动安防监控的局面,特别是集成化的一体化的设备系统,整合了人脸识别、门禁控制、周界报警等高科技,以集成性、智慧化、高清化为优势为特点,有效提升安防工作的安全性。集成性优化集合数字高清设备等高科技、高清化提高人脸水平像素,以更准确的图片质量、更精准的信息资源提供数据参考。智能化则减少人工报警,减少安保人力投入的同时,提高报警的准确性。安防监控系统的不断完善是社会化需求的结果,是建筑行业安保需要的产物。
3.5 基于物联网的学校智慧安防体系可重用性、可扩展性
学校智慧体系应具有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本文提出的学校智能安防体系采用中间件技术实现系统的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对体系构建模式进行扩展,提取抽象过程建立体系模型,使其适用各种校园安全防控,甚至是公共场所的安全防控。
3.6 防火报警系统的应用
当前大部分教学楼都属于高层建筑,火灾安全隐患成为校园重点问题。在校园的高程建筑中安装防火报警系统可以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失,一旦教学楼发生火灾,校园的防火报警系统会自动预警,并且第一时间进行报警求助,降低了安全风险。校园的防火报警系统主要利用物联网技术中的ZigBee技术,通过克服传统报警系统中的高成本、低效率等缺点,满足校园火灾预警的实际需求,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安全的教学和学习环境。ZigBee技术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针对容易发生火灾的安全隐患和场景进行有效监控,一旦出现问题及时报警,减少和杜绝校园火灾的发生。
3.7 射频技术下的校园门禁系统
依靠射频识别技术所设计而成的门禁系统,可以将一些身份不明的外校人员直接拦截在校园之外,避免因校外人员的进出校园对学生安全造成威胁。同时,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学校的其他公共场所使用射频监控的门禁系统,持卡人凭卡出入,可以方便学校管理。在设置射频技术的校园门禁系统时,要按照学生的实际进行输入,做好相应的备份存储和管理工作,防止学生出入卡片丢失时,可以进行补卡操作。此外射频技术下的校园门禁系统可以拓展出入卡的图书借阅和考勤等功能,实现校园的有效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校园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属于视频信息管理系统中最为典型的一类,对其的应用,可以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变得更加信息化、智能化,更加的便捷、高效。相信随着我们不断的努力,现代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我们在校园安全管理领域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实现校园信息化管理建设。
参考文献
[1] 邢楠楠.智能校园智能安防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苏州大学,2016.
[2] 于茜.基于物联网的学校智慧安防体系架构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6,(07):150-151.
[3] 毛干任,王朝斌.一种高校安防联动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6,24(10):64-67.
[4] 刘颖.物联网技术下校园智能安防系统的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6,24(08):102-104.
[5] 陈易婷.基于单目视觉的移动智能机器人的导航定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6.
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