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舆论把关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2018-06-13 02:55闫志成
新闻世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舆论新媒体

闫志成

【摘 要】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导致了媒体布局和舆论环境的改变,而在新的媒体格局中,对舆论的把关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本文从新媒体时代舆论把关的困境和应对策略着手,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如何更好地做好舆论把关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舆论;把关

新媒体的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因而构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成为了共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1]更加可行、高效地做好新媒体时代的舆论把关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媒体时代把关的困境

“把关人”理论是传播学重要的理论之一,在传统媒体时代专业媒体机构担当把关人角色,“只有符合‘把关人的世界观、政治要求、利益诉求的讯息才能流入到百姓的视野中”,[2]而受众处在讯息的下游,接受着经过专业媒体机构的价值观念、政府舆论导向、议程设置等筛选之后的讯息,媒体对于舆论的把关有着较高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既往信息生产与传播的方式和形式,继而导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影响力的此消彼长:新媒体人际传播效果优于传统媒体的大众传播;UGC模式对于PGC模式的冲击,人人都可成为内容的生產者、传递者和消费者,“把关人”的责任更为重大。

(一)信息传播主体的泛化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普通受众不仅仅是信息的消费者,同时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大众媒体发布信息的权利部分让渡给了普通人,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上发布、交流、分享信息,故而既往专业信息生产机构的中心地位渐渐被瓦解,“瓦解了传统倒金字塔式的传播模式,从而导致一种无中心、分散、多元化、个性化的传播生态圈的构建”。[3]大众媒体时代,话语权由少数个人或机构所掌握,“把关人”的角色明确,如图书出版中“出版社、主编、编辑等人员作为重要的‘把关人,在出版环节中层层把关”,[4]而在新闻采编中,记者、编辑、总编共同完成了对新闻的把关。相较之下,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一条信息能否成为新闻,不再取决于专业的媒体机构,“受众能够传递讯息,对社会新闻做出评价,甚至可以左右舆论”,[5]且信源之间没有必要的联系,信息传播主体的泛化导致没有任何人或者机构有能力把关每一个信源的每一条讯息。

(二)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更多的人选择从“第二屏”和“第三屏”接受信息,促使了社交媒体和信息交流平台的迅猛发展,截止到2017年12月,微信在全球拥有10亿用户,而新浪微博月活跃用户达3.76亿,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从新媒体上接受信息,信息扩散的阵地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转移到了新媒体,信息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任何信息都有可能成为辐射范围广、影响时间长的“重磅炸弹”。而在舆论的把关上,由于网络社交媒体数量庞大,用户众多,且绝大多数社交媒体属于商业经营模式,以盈利为目标,对内容缺乏有效的管理,故舆论把关在实际操作层面难度大、效率低。

(三)算法把关的缺陷

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借助网络平台的聚合类应用软件,即软件本身并不生产内容,而是将网络上的海量内容分类,根据用户的个人阅读习惯和爱好进行推送,最典型的要数新闻类聚合APP“今日头条”,今日头条本身并不具备专业的新闻采编能力,而是聚合网络新闻之后对用户进行分发。在新闻把关上,今日头条没有专业的新闻从业者进行内容把关,而是“计算机中的算法在把关”,“在今日头条这类 APP 中,计算机的‘算法,代替人起到了信息把关的作用,实现了最终的把关,并且对每个用户产生影响”。[6]

在算法把关中,由于计算机代替了人来进行内容的把关,导致新问题的出现。以今日头条为例,算法无法判断新闻的价值高低和内容的真实好坏,只会根据新闻热度和用户喜好向用户推送新闻,而算法把关的不成熟导致用户很有可能受到良莠不齐内容的袭扰,大量标题醒目但是内容空洞的新闻被推向大众的视野,更有一些价值观念扭曲、打“擦边球”的新闻和色情、暴力、血腥、恐怖等内容,以狡猾的方式逃脱算法把关而被推送到用户的客户端上,对社会的潜在影响颇为巨大。同时,今日头条采用的是个性化推送算法,会根据用户的喜好和观点倾向推送文章,而算法把关不会控制同质信息,用户长期接受相同类型内容和相似观点信息的影响,容易造成“信息茧房”,树起了信息接收的壁垒,使得知识窄化,并且缺乏对主流观点的获取,造成对问题的看法单一、刻板、机械,容易以偏概全地认识问题。

(四)多形态、匿名化的信息

大众媒体时代,信息多以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形态呈现在受众面前,在信息的把关上只需要针对以上形式的内容进行监管,而新媒体时代,信息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呈现给受众,如GIF动图、表情包、小视频、直播等,多形态化的信息充斥着网络世界。网络的虚拟性导致相当一部分的信源具有匿名化的特征,信息的“不知所起”更加剧了把关的难度。

二、新媒体时代的舆论把关策略

(一)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网络信息交流平台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观点、分享看法的场所,也唤醒了普通网民的把关意识,信息的把关人和被把关者两种身份在普通网民身上趋于统一,而“网众把关意识与把关角色的突出表现是网络上的民间意见领袖”,[7]微博上有众多的大V,微信上也有众多阅读量“十万+”的公众号,他们“话语具有思想性和评判性”、“具有较强的媒介使用能力”,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拥有较大的信息势差”“籍此形成影响舆论的优势地位”,[8]意见领袖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各层次、各圈群都有意见领袖,这些意见领袖能引导相当一部分网民的观点倾向,故而引导观点正确的意见领袖,就能在舆论危机爆发之前,甚至爆发之后,“抢占话语制高点”,“将舆论加以合理疏导,解决网民受众的困惑,将极端、非法的言论遏制于摇篮。”[9]

(二)媒介加强自身把关力度

近年来,不少新兴的短视频、直播应用缺乏合理的把关,一些色情、暴力、低俗的内容频频登上推广页面,甚至一些媒介不但不加以把关,而且暗加推广,将身着暴露的女性主播加以诱惑性文字作为吸引受众的噱头,加剧了新媒体的乱象。媒介应积极加强把关力度,创新把关方式,不仅仅采用禁止发布、封号等“堵”的方法,而且寻求合理方式疏导舆论。国内外一些成熟的媒介在自身把关上都有较好的经验,如Google“在新闻搜索服务中加入‘事实调查的标签,如果这条新闻被大量用户标记为‘事实调查,那么Google就会事后人工干预撤下虚假新闻。并且在‘事实调查之后给读者清楚地交代哪些部分是查证过的以及查证的资料来源、方法,对于标题的细节与立意也必须清楚查明。”[10]而国内,微博对其微博热搜榜的把关日益严格,微信也设置了投诉功能,任何微信用户都可以投诉不良内容并交由微信后台审查,以期更好地净化、把关舆论场的内容。

(三)健全舆情监测、预警机制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指通过对网络各类信息进行汇集、分类、整合、筛选等技术处理,再形成对网络热点、动态、网民意见等实时统计报表的软件工具。”[11]建立地域式和分级式舆情监测、预警工作站,不仅能够对大范围内的舆情热点进行监测与预警,还能够针对性地对地区热点舆情进行精准分析,实时掌握民众热议的话题和舆论导向,进行更好地把关。

(四)推动政务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

政府部门应积极运用新媒体,将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地传递给普通民众,确保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近年间政务微博的推出是很好的尝试,政务微博不同于政府部门发布的传统公告,更加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当事件发生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其政务微博澄清事实、阐明事件的来龙去脉,避免民众因不明所以而胡乱猜测,并由此引发恐慌,造成舆论危机。政务微博在语言表達上也以更加生活化甚至诙谐化、俏皮化的语言风格出现于民众视野,在信息发布和与民众的互动中,很好地完成了舆论引导与把关作用。

注释:

[1][11]邓涛. 敢问谁是新媒体的“把关人”[J]. 传媒,2013(04):30-31.

[2][5][9]吴光恒.新媒体舆论引导下的“把关人”角色嬗变[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31-35.

[3]吴光恒,陈倩.基于3G的物联网新业态研究——以网络电视互动行为受滞研究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2(06):214-219.

[4][10]孙瑶.新媒体时代下对“把关理论”的研究[J].传媒,2017(20):92-95.

[6]楼建坤,陈泽玺,国秋华.算法的把关研究——以今日头条App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7(17):18-20.

[7]余秀才,狄鑫.众媒时代把关理论的变革与转向[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2):106-110.

[8]戴丽娜.微博舆论领袖的识别方法与管理策略研究[J].新闻记者,2012(09):26-29.

(作者: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舆论新媒体
做自己的支配者
材料作文“舆论”导写
材料作文“舆论”导写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