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虫:自从习爷爷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后,我就更想了解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了。
百晓生:古代的丝绸之路,在当时是我们华夏民族与世界沟通的一座桥梁。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线。
百晓生:说起丝绸,那可是我们中国的“特产”哦,让我们一起去见证一下丝绸的历史吧。
丝绸的历史
丝绸是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在古代的传说中,有黄帝正妃西陵氏的女儿嫘(léi)祖的故事,说她把野蚕家养驯化,又教人们怎样养蚕,从此才开始养蚕缫(sāo)丝,织造缣(jiān)帛。这反映了中国很早就已进行丝织生产。现发现的最早丝织品是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一段丝带和一小块绢片,在河姆渡遗址中也发现有养蚕和丝织品的迹象。中国很早就能织造精美的丝绸。马王堆汉墓所出土的丝织品,其高超的工艺至今仍为人们所赞叹。到了唐宋时期,丝织工艺已经达到娴熟精湛的程度。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和数量都比以前有显著增加。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同学们,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你知道它的具体内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