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薪谛
很多科幻片,特别是《星际迷航》一类的探索宇宙,和外星人斗智斗勇的片子,很多时候都有以宇宙为背景,一艘艘飞船呼啸而过的场景。特别是《星际迷航》的结尾,永远都是超光速飞船拖曳着一束蓝光,雄赳赳气昂昂地踏上对远方的征程。
向远方进军,这不是科幻片的专利,它最开始也源于人类的梦想,从最开始坐着火箭想冲上天的万户,到“地心说”“日心说”的互掐,发展演变为经典力学,现在的量子力学,黑洞、虫洞,各色粒子在科学家们的脑子里乱窜,然后从笔尖流出。反物质、反世界被证实存在于宇宙之外,量子纠缠亦可以让人在瞬间完成远距离通讯。科學的脚步步履匆匆,我们不断地改造着自身的装备,向着未知的远方整装待发。
刨根问底,这或许是人的天性。我们总好奇着我们的由来、我们的归宿,但这种事你不能像问妈妈自己来自哪一样简单,所以我们动手去挖掘那个处在深远的地方却仍微微闪光的答案。有的人心急,等不来,于是一篇篇科幻小说问世。
时间穿越,世界构成,星际战争是大部分小说的主旋律,似乎所有书一与这些东西沾边,就变得高端起来,只要有人嘴里蹦出几个高深的物理概念,就能糊弄几个小朋友肃然起敬。那个遥不可及的远方,像是口口相传的圣歌,每一个字都让人心生敬畏与向往。我们敬它的崇高与深奥,又畏着它的不确定。稳定的地球有一天会烟消云散?真有外星人在虎视眈眈?还是当我们知道更多时,才发现我们曾经熟悉的世界渐渐分崩离析?
终于,在广大而迷茫的远方面前,我们低下了我们那不可一世的头颅,从那自以为的“天地”成了蜉蝣,人类踏入了变幻莫测、风云突变的黑暗森林,提着枪去寻找也许隐藏在其中的真理。
远方藏在黑暗森林中,如此隐晦,如此危险,我们为何要像飞蛾扑火一般,世世代代奋不顾身,狂热于此?
已故的卡尔·萨根平静地回答:“向外探索,其实也是为了寻找自己。”
在渺渺宇宙中,我们连它的一颗沙子都算不上,但沙子想飞向远方,我们尽管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形同虚设,但我们仍渴求着我们存在的原因,我们的起源,我们为什么还活着,于是我们出发,去那些星系中寻找答案。
所以,《星际迷航》中的柯克舰长将飞船送入远方,《黑客帝国》中的男主从虚拟的世界中醒来,去寻求那个真实的边界。《接触》中的爱丽拼了命去造出一台机器,《三体》中维德的“前进,前进,不择手段的前进!”那种对远方的好奇从未停歇,从未止步。
正是那种从不止步的求知欲和好奇,那种对人类本身意义的追逐,一步步领我们走向宇宙过去、未来、现在三者交错杂糅的远方。
[作者通联:湖北荆州中学 高二(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