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个综合艺术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篇)

2018-06-13 10:27舒铁民
党史博览 2018年5期
关键词:北京人艺文工团文艺

1950年1月1日,以李伯钊为院长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前身,以下简称老北京人艺)成立,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等领导人的关怀下,率先从文工团转型走向剧场艺术的第一个综合性的艺术剧院(含戏剧、音乐、舞蹈和北方昆曲,拥有专业剧场和戏剧、美术、乐器工厂,以及幼儿园、小卖部等单位,曾创作演出话剧《龙须沟》、歌剧《王贵与李香香》《长征》等剧目以及首演纯音乐会)。它汇集了从延安等解放区(含长征、抗战、解放战争各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前后从上海、广州、香港以及海外归来的大量艺术家,如李伯钊、贺绿汀、安娥、黎国荃、马思聪、张权等,以及被拯救于困境中的北方昆曲艺术家韩世昌等,从初建时的300人,迅速扩展至429人。但老北京人艺存续时间仅两年(1950年至1951年),算上其前身华北人民文工团,也只有三年半的历史。而这三年半,正是我国改天换地的年代。上述艺术家们拂去身上的征尘,登上新中国建设的第一辆列车,为开拓和创建人民大众的艺术事业而励精图治,无私奉献。此外,老北京人艺不仅先后衍生、组合成后来的新北京人艺(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中国、中央两歌剧院,以及北方昆曲剧院,其人才也纷纷走向各艺术院校、艺术院团和文化领导部门,为它们储备和培养了大量的干部。其历史理应载入史册。遗憾的是,这个开新中国剧场艺术之先河,曾经被彭真等人称为“北京市文艺运动的领导核心”和“主力军”的老北京人艺,至今尚无一份完整的史料。在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的年代,也很少能查到相关的信息,致使后来人误以为历史上只有一个北京人艺,即今天的北京人艺。为弥补这段新中国艺术史的缺失,我们几位尚健在的老北京人艺同事在耄耋之年,通过座谈回忆,提供个人史料,又经笔者搜集和查阅相关档案后,撰写了此文,奉献于后人,并缅怀上述为开创新中国的艺术事业,特别是为剧场艺术立下汗马功劳的前辈艺术家们。

老北京人艺的前身及其历史变迁

北平解放前

记述老北京人艺,首先应了解其历史沿革,它的主要“班底”来自革命文艺的中心——延安。

1945年抗戰胜利后,为迅速开展敌后解放区的文艺工作,在党中央的部署下,延安的文艺工作者,纷纷奔赴前方。8月下旬由“鲁艺”(鲁迅艺术文学院)师生所组成的两个文艺工作团,分别在艾青和舒群的率领下奔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此前由陈荒煤率领的小组已首批奔赴太岳解放区)。延安的文艺工作者,大都集中于1946年1月成立的以李伯钊、刘仰峤为领导的中央党校文艺工作室(简称“文工室”)及其分管的,于同年7月成立的以贺绿汀为团长,金紫光、张贞黻为副团长的延安中央管弦乐团。1947年初,国民党胡宗南部25万大军欲进攻延安,上述两单位先后奉命离开陕甘宁边区,转移至华北。他们自背行李,东渡黄河,经过长途跋涉,分别抵达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边区。由刘仰峤率领的“文工室”到晋冀鲁豫边区后,即和当地的“军大”文工队及从北平撤出的原抗敌演剧二队的部分队员和进步学生,于4月15日在边区首府冶陶镇,组建成晋冀鲁豫人民文工团,由刘仰峤、刘郁民、邵惟、马达、史平、洪征、卢肃等七人组成领导班子——工作委员会。7月4日,改组为团长刘郁民,副团长卢肃,政治协理员史平。不久,中央管弦乐团从晋察冀平山来到冶陶,两个因战争从延安分开的兄弟团体,再度会合。

1947年10月,晋冀鲁豫边区中央局在冶陶镇召开了有1700余名县团级以上干部参加、会期约两个月的土地工作会议。两团分别为大会演出秧歌剧、话剧和现实题材小歌剧,以及京剧等剧目。

1948年初,两团成员加入以地方干部为主的土改工作团,分别到太行、冀南和冀鲁豫农村进行土改复查工作。由于解放战争的迅速发展,是年6月15日,晋冀鲁豫、晋察冀两边区撤销,在新解放的石家庄市成立中共华北局和华北行政委员会(即华北人民政府)。两团人员奉命结束土改工作,前往石家庄市进行合并,于1948年7月组建成华北人民文工团,李伯钊任团长,副团长贺绿汀、张贞黻,秘书长金紫光。全团80余人,分属戏剧部和音乐部。建团后,在该市剧场内售票公演了歌剧、秧歌剧、独唱以及贺绿汀的管弦乐曲《胜利进行曲》等。并首次演出了外国作品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

1948年底,平津战役打响。为迎接北平的和平解放,华北人民文工团离开石家庄,一路急行军,途经保定、徐水、定兴、涿县等地来到京郊,先后驻于长辛店、良乡和清华园。

北平解放后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次日清晨,华北人民文工团全体成员,臂戴“北平市军管会”袖标,从清华园经西直门入城,暂住于北池子原国民党特务机关的63号院。2月3日上午,文工团全体成员到前门大街参加了人民解放军的入城式。此后,文工团几经搬迁,最后定居于东城区。北平刚获解放,随军进城的各个单位,为解决住房问题,均以军管会的名义自行选择驻地。金紫光派人首先接管了西堂子胡同1号、12号和金鱼胡同1号,并将文工团团部设于西堂子胡同1号。此后,又陆续接管了附近的东华门大街19号、无量大人胡同28号、史家胡同56号和东四南大街143号(时称“大楼”,后改艺术厅,即现北京人艺“菊隐剧场”)等住宅,初步解决了文工团的住房与排练厅问题。

进城后,李伯钊是北平军管会文化接管委员会(简称“文管会”,主任钱俊瑞)戏剧音乐方面的负责人,其后又任中共北平市委文艺工作委员会(简称“文委”)的书记。金紫光、卢肃为“文委”委员,负责接管和收编与文化艺术相关的机构和人员。“近水楼台先得月”,直属于北平市委的华北人民文工团,可优先招贤纳士,广罗人才,从进城初期的数十人,迅速扩展至数百人。他们分别是:

经由“文管会”接收滞留于北平的原抗敌演剧二队、十队的任群、陈奇等数十人;派李德伦、李非接管“剿总”军乐团、铁路局军乐队马谦绶等40余人;派梁寒光赴广州接收原中华交响乐团周恩清等20余人;从香港、上海、天津、贵州等地归来,以及原北平的知名艺术家和专业人士马思聪、叶子等;从国外归来的音乐家郑律成、姚锦新、张权、邹德华、张增年等;从中央机关和外地调来的知名专家和艺术工作者欧阳山尊等;从“华大”和北平青年文工团调来的文艺青年李执恭等;通过各种途径参加的大、中学校的青年文艺爱好者陈平等;开办训练班(后改训练部),刊登招生广告,经本团招生小组招收一批慕名而来的青少年文艺爱好者(含华侨青年)如王佩屏等五六十人;金紫光受周总理指示,为抢救北方昆曲艺术,派黄山在中山公园找到时以摆烟摊度日的著名北昆艺术家白云生,以及从他处得知为生活奔波而失散于各地的北昆艺术家韩世昌、侯永奎、马祥麟等,将他们招聘回京,通过他们又召回侯玉山、田瑞庭、田菊林等著名北昆艺人及其文武场班底以及京剧演员赵金蓉、李倩影等40余人;派舒铁民到京郊香山招收民间吹奏乐小组孟庆云以及京东的盲人演奏高手张广明、杨春林等;从劳动人民文化宫的群众文艺辅导活动中吸收了黄小健、茅迪芳等。

老北京人艺建立前的历史背景和准备工作

面向首都人民开展新文艺运动

北平的和平解放,为饱受日伪和国民党统治压迫的古都人民带来了春天,人们首先感受到的是解放区文艺工作者所带来的面貌崭新、积极向上、表现人民斗争与生活气息的革命文艺,一改解放前国民党统治下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靡靡之音充斥文化市场的旧面貌。除在市内的个别影剧院、学校和单位礼堂、中山公园音乐堂,以及中南海怀仁堂进行部分演出外,主要的演出是面向郊区的工厂、农村和学校。多以小分队形式,或在严冬,或在酷暑,前往石景山钢铁厂、石景山发电厂、长辛店车辆厂、琉璃河水泥厂、新华印刷厂和门头沟等煤矿,以及附近的农村进行慰问演出。

所有的演出,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在清华园的礼堂演出时,学生挤满过道,坐上了窗台,以惊异的目光,看着这群从农村来的、身穿脏兮兮的军棉袄的“土包子”。“土包子”不仅演出了他们早已耳闻的“下里巴人”的延安秧歌剧,还演出了被他们视为“阳春白雪”的中外管弦乐名曲。大家纷纷议论:“八路军也有小提琴、大提琴啊!演奏员还有女的!”“国民党搞了这么多年,也没有搞出一个像样的管弦乐队来!”文工团的音乐部(管弦乐队)进城后的首次录音,是在六部口原国民党时期的北平电台(新中国成立后为北京市文化局),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时称“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录制对外广播的开始曲——《新民主主义进行曲》,由作者贺绿汀亲自指挥。由于录音条件太差,一首半分钟的乐曲,竟录制到次日凌晨。

这期间文工团又排演了秧歌剧《刘顺清》《大庆功》《好夫妻》,快板秧歌剧《刘二起家》,话剧《前程万里》《老王的胜利》《形式主义》,合唱《草原骑兵合唱》《八路军进行曲》《淮海战役组歌》和管弦乐曲《晚会》《森吉德玛》《山中新生》《新民主主义进行曲》《人民的西北》,民间音樂《眉鄠联奏》和卡巴列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等。

1949年4月,为庆祝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江解放南京,戏剧部部分演员田庄、管林等与部队文工团合作演出了话剧《胜利渡长江》。7月1日,文工团全体参加了在先农坛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28周年的3万人群众大会。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出席了大会,朱德发表了讲话,郭沫若朗诵了诗歌,文工团表演了当时在群众中最为流行的集体大腰鼓。

7月5日、6日在新新大戏院首次举行音乐会演出,节目有卢肃指挥的《东方红》《淮海战役组歌》等。在第一天的演出中,毛泽东还前来观看,这是他自1947年初撤离延安前观看中央管弦乐团演出的歌剧《蓝花花》以来,首次观看这支源于延安的文工团的演出。

文工团副团长马思聪和王慕理夫妇,也间或为古都的观众举行个人作品音乐会,曲目有《思乡曲》(20世纪50年代中期,《思乡曲》曾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前的开始曲。“文革”中,马受迫害,此曲换为《东方红》)、《塞外舞曲》和《摇篮曲》等。马思聪还曾热情地为快板秧歌剧《刘二起家》配乐。

7月16日至19日在市内“建国东堂”(后改称解放电影院)演出了李伯钊、李微含编剧,梁寒光等作曲的第一个工人题材大型歌剧《硫磺厂》。还为在北平召开的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和北平市委“文协”各演出一场。

1949年冬,为庆祝“亚太地区工会和妇女代表会议”在京召开,文工团曾在北京饭店大厅为大会举行了一场纯音乐会。曲目含声乐、管弦乐和小提琴独奏,压轴曲为金紫光指挥的、由三百人参与的《黄河大合唱》。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对中外贵宾演出《黄河大合唱》。这首民族风格浓郁,气势磅礴,揭露日本侵略者和讴歌中华民族精神的史诗性作品,受到贵宾们的热烈称赞。12月4日,此音乐会又在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机关进行演出。

其间,为传承和介绍我国最古老的音乐戏剧艺术,聚集在文工团的北方昆曲艺术家们,在舞剧队学员的参与下,恢复和排练了少量昆曲折子戏经典。曾在前门广和戏院为北京市委领导进行汇报演出。李伯钊、金紫光陪同彭真、刘仁、薛子正、崔月犁等北京市领导观看演出,并上台接见了全体演职员。

文工团除进行大量的演出外,为开展市内业余的新文艺活动,丰富和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曾派出大量人员到工厂、学校、医院和机关进行文艺辅导工作。每逢节日,在全市普及从解放区带来的腰鼓和秧歌,以及自编的集体舞等。

进城以后,由于形势和环境的变化,“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文艺工作者在继续坚持延安革命文艺路线的基础上,其具体的方针和任务也有所改变。1949年4月21日,周恩来在北平与电影、戏剧工作者举行的联欢会上号召大家“到工厂、农村、军队中去,创造为广大人民所爱好的作品”。6月13日,北平市委书记彭真在市“文委”和总工会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北平文艺工作者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工人。”7月2日至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郭沫若作题为《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的文艺而奋斗》的报告,周扬作题为《新的人民的文艺》的报告。它们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

据李德伦生前回忆,早在1946年延安中央管弦乐团成立之后,周恩来就曾经提出:“在全国解放以后,我们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中国,不但有现代化的政治、经济、工农业和科学技术,也要有现代化的文艺,如国家剧院、交响乐队等。世界发达国家的文化艺术机构,我们都要有。”华北人民文工团作为新中国首都最重要的文艺团体,也是周恩来始终如一所关爱的文艺团体,在新的形势下,所面临的转变是:1.服务对象,从原来主要为农民和士兵,转向主要为工人乃至广大人民群众。2.演出环境,从农村的广场走向城市的剧场。3.演出性质,从相对的业余性走向更加的专业化。4.艺术分工,从过去的“一专多能”走向分门别类。一言以蔽之,我们从20世纪30年代在苏区所创建的,并在我党、我军的文艺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文工团、队模式必须转型,以创建新中国的、现代化的艺术建制和剧场艺术。而现代化的剧场艺术,我们并不熟悉,尚无经验,急需向外国,首先是向当时被称为“老大哥”的苏联学习。

参加“世青节”,向苏联“老大哥”学习

1949年8月,由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所发起,由世界各国进步青年所支持的第二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简称“世青节”)和第二次世界青年代表会议,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大会盛情邀请正在战斗中的中国派团出席。中央领导决定由团中央出面,派出120余人的“中国民主青年代表团”(含青年代表团、青年文工团和青年篮球队),由萧华统领,前往布达佩斯。青年文工团由李伯钊任团长,全团60余人,主要来自平、津、华中、西北、内蒙古等解放区的十一个地方与军队文工团、队的领导和骨干等。其中,华北人民文工团派出金紫光、梁寒光、李波、韩冰、李刚、谷风、周加洛、黄晓棻、舒铁民、殷韵含参加。这是新中国成立前夕走出国门的大型青年代表团和文艺团体。当时尚无国旗,暂以“八一”军旗替代;新中国还未成立,沿用“中华民国”护照,由北平市市长叶剑英親自签发。离北平前的7月19日深夜,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了全体人员。团中央给代表团的出国任务是:宣传自己(主要宣传毛泽东思想)、学习别人、建立联系和交流经验。文工团还肩负另一项重要任务:在莫斯科学习苏联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建设的经验,特别是剧场艺术建设的经验。

8月14日至28日,在布达佩斯举行的“世青节”,共有81个国家的1万多名青年参加。在大会期间,文工团的青年艺术家们大开了眼界,饱览了世界各国青年所表演的民族声乐、器乐、舞蹈和古典戏剧。苏联青年代表团的艺术水平之高,令人赞叹不已。大会所设的112个文艺奖和4个特别奖杯,大多为他们获得。中国青年文工团所表演的节目,除集体项目《胜利腰鼓》和《大秧歌》外,还有一些小型的声乐节目,如合唱《东方红》,独唱《翻身道情》《妇女自由歌》和秧歌剧《兄妹开荒》《牛永贵负伤》《十二把镰刀》等,其浓郁的民族风格、战斗的生活气息,受到广泛的称赞。《胜利腰鼓》荣获特别奖杯;李波独唱的《翻身道情》和郭兰英独唱的《妇女自由歌》分别荣获二、三等文艺奖,这是我国的民间舞蹈艺术和民族声乐家首次获得的国际奖项。此外,作曲家马可向世界学联应征的“会歌”《民主青年进行曲》,被评为第三名。

联欢节闭幕后,文工团谢绝了匈牙利方面的挽留和捷克斯洛伐克方面的邀请,由李伯钊率领离开布达佩斯,抵达莫斯科停留半月,以完成出国前预定的参观学习任务。20世纪30年代曾在苏联学习的李伯钊说,这是一次战斗的任务,目的是了解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成就,内容含政治部分和艺术部分,并成立了相关的研究组。

到莫斯科后,苏联共青团中央特意安排参观了克里姆林宫和展现苏联建国历史与俄罗斯民族文化的众多博物馆。为了解苏联的剧场艺术,文工团分组观摩了大剧院、小剧院和艺术剧院演出的10余部歌剧、舞剧和话剧经典剧目,欣赏了乌兰诺娃、杜金斯卡娅、列米谢夫、米哈依洛夫等著名艺术家精湛的表演,参观了莫斯科大剧院等。莫斯科大剧院始建于1776年,职员有3000余人(演员占三分之二)。含歌剧团、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合唱团、小剧院和芭蕾舞学校,可同时演出歌剧和舞剧。其艺术成就为世界所瞩目,是社会主义剧场艺术的典范。

在莫斯科的参观学习,使大家经历了一次社会主义的、民族化和现代化的文化艺术洗礼,特别是对以往我们所不熟悉的剧场艺术有了初步的认识:它不仅需要有一批由优秀的专业人才组成,并进行科学管理和重视宣传的演出团队,还需要有属于自己的、现代化设备的剧场,以及培养后备人才的艺术学校;而保证其能正常运营的关键,则必须积累有丰富的保留剧目,以及源源不断的新剧目的诞生。莫斯科大剧院为老北京人艺剧场艺术的起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青年文工团完成上述任务后,于9月30日回到北平,10月1日参加国庆观礼,并再次在中南海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接见。

老北京人艺的建立

青年文工团解散后,李伯钊、金紫光等即着手筹建老北京人艺的事宜。

1946年2月24日,周恩来在延安对中央管弦乐团有关文艺的重要报告中,曾明确指出:“要从本地的现实出发,而不是硬搬外国的东西,就是苏联的东西硬搬到我们这里来也不行,因为两个国家的社会不同。所以任何外国的东西只能参考,不能照抄。即使外国最好的种子,也要经过中国土壤的培养才能长出粮食来。”

李伯钊等人根据这一指示,借鉴苏联莫斯科大剧院的经验,开始了老北京人艺的筹建工作。在一系列准备工作之后,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国家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于1950年1月1日正式成立。在隶属于剧院的中山公园中山纪念堂的大厅内,举行了隆重的建院典礼。中央、北京市以及全国文艺界的领导和朋友,与剧院300余名员工参加了大会。大会上,朱德以及北京市委书记彭真、文化部副部长周扬等发表了重要讲话;欧阳予倩、萧三夫妇、洪琛、张庚等文化名人致贺词。

中央和北京市领导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的讲话:

今天是我们进入北京后的第一个元旦,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诞生的日子!希望你们很好地把它建立起来,长久发展下去,为北京人民服务,宣传马列主义,创造新的艺术,实现毛主席的文艺方针。这个任务很大,你们要为这个任务奋斗到底。

第一,首先需要同志们对实现毛主席的文艺方针,为无产阶级服务有高度的信心和热情,并且要对艺术有很大的兴趣才行。

第二,要大众化,就是工农化。这个方针在延安时代就首先提出来了,现在看起来是有发展的。文艺必须先有了大众化的基础,提高才有可能。这个基础打好了没有?我们应该问问自己。秧歌只是民族艺术的一部分,那是很不够的。我们的民族艺术是很丰富的,民间有各种形式的艺术,我们都还没有很好地收集起来。在贵族享有的艺术中,也有很多很好的东西,我们也不可以把它一笔勾销,我们应当把中国艺术遗产的精华全部吸收过来,然后才能提高。我们也是讲国际主义的,中国人听到外国好的音乐也觉得好。我们要把所有好的东西都收集起来,中国的艺术才有发展。我们的技术应当比群众提高一点,群众会唱的东西,我们也会唱,但我们要比群众唱得好,而且要使群众能听我们的,爱听我们的,使群众都成为我们的知音。我们要主动地到群众中去找知音。

第三,要尊重技术上的优秀的人才。封建社会中,搞艺术的人是互相看不起的,有了一个好的,就不希望有第二个,那是他们没有马列主义的观点,不懂得艺术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我们知道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搞不好的。为了很好地搞好艺术,就不能有唯我独尊、打倒别人的风头主义思想。你们要吸收全国的人才,把艺术剧院好好地建立起来。

……

北京市委书记彭真的讲话:

同志们,我庆祝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成立,希望它成为北京文艺运动的核心。我在这里说明几个问题:

第一,人民艺术剧院是北京市文艺领导的核心,领导是要靠创造的。如果没有创造,就是把全世界的东西都搬过来,也不会好。我们要学习苏联,因为他们比我们先进,没有苏联经验的介绍,我们不会提高。

目前人民艺术剧院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我们的城市文艺。去年出国表演的《十二把镰刀》《兄妹开荒》,这是好的东西,但现在看起来已经不够了,那是农村手工业生产时代的作品。不是说今天这些东西都不要了,不是的,因为中国还有廣大的农村。可是,现在我们要求表现新的时代,今天全国的大城市都为我们所掌握,我们的文艺一定要能反映这样的一个新的时代。我们首先要发展城市文艺,而其重点,又要放在工业方面。我们的文艺作品要能表现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我们进城后的三个任务,一是推翻三个敌人,肃清反革命的残余力量;二是团结四个朋友;三是恢复与发展生产。前两个已基本完成,将近尾声。以后的任务主要的是建设,发展生产,要求文艺也要为这一中心任务而服务。

第二,现在我就提高与普及谈谈,普及不是降低水平,不是庸俗化,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任务主要是提高,提高到什么水准呢?提高到全国政协共同纲领的水准,不单在思想上,而且要在技术上,以此水准指导工人的群众文艺。

今天在座的有专家,一般说来都是在艺术上有修养的同志,但并没有包括所有天才,而我们的天才一定要到群众中去找。一个苏联友人曾告诉我,苏联有一个得了斯大林奖金的歌唱家,是个木匠,他是被一个音乐家偶然发现的。有一次我和一个苏联工程师去看下水道,他听见一个卖小吃的声音,他说:“这个声音真好听,像钢琴一样,为什么不把他吸收到文工团去呢?”我们应该到群众中去寻找天才,把他们集中到剧院里。我们要面对群众,不要关在象牙之塔里,空想提高。

第三,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是北京文艺运动的一个领导核心,因此也是主力军。但是打仗光靠主力军是不行的。解放军能赢得革命战争的胜利,是主力军与地方武装、民兵有紧密的结合。在北京的文艺运动中,我们是主力军,工厂、学校的文艺组织是地方武装,业余的艺术爱好者是民兵,我们要把这两部分力量团结在我们周围,这样就形成了成千上万的文艺大军,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北京市人民对我们的要求。

第四,此外,我再谈一谈新与旧的关系问题。新与旧谁领导谁?哪个是主要的,居于领导地位的?当然新文艺是主要的,居于领导地位的。因为新文艺在思想内容上,形式上都更合乎人民的需要,新的东西首先有明确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领导人民前进。旧的有很多封建的落后的思想,如旧戏里表现的上万人的战争,而结束战争的人,总是一员大将,没有群众观点,完全否定人民是起决定作用的力量。所以我们要发展新的,改造旧的。改造与提高不是用外力,而是要依靠内部的力量。旧艺术界中很多人是愿意为人民服务的,也积极地想改造自己,我们应该帮助这些人提高,并依靠这些人作为改造旧艺术的基本力量。

改造旧艺术有两种偏向:一种认为旧艺术不必改,这是不对的;另一种认为旧艺术保留有很多封建思想,因此一定要改,但是用生吞活剥的办法去改它,这也是不对的。我们必须要新旧联系,一起来提高,在团结中慢慢改造前进。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今天成立了,希望它为首都的人民大众,尤其是工人群众的艺术创造而努力奋斗。

文化部副部长周扬的讲话(摘要):

人民文工团改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了,名字改了,是表示有新的任务,主要有三点:

第一,把业务重点放在建立新剧场上。国家经管的剧场现在还没有,我们需要这样的能表演新艺术的阵地,但不要理想太高,因为受物资条件的限制。1950年我们只能作新剧场的组织与开辟工作,还不能像莫斯科那样把大小剧院都包下来,因为我们的演出还供不上那么多剧场的需要。此外,革新剧场的演出制度,如不嗑瓜子,不喝茶等。

第二,辅导工作,这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责任。北京像人民文工团这样的新剧团有三十多个,有一千三百多人,旧剧人有两千六百多人,新戏应当是占全体演出的三分之一,但把我们所有的演出都统计上,恐怕也不到旧剧演出的一半。但是,我们若把工人学生组织起来都演新戏,那就可以和旧戏争观众了。当然,我们的目的是在于教育观众。

第三,创作要有勇气,不怕失败,重要的是不能脱离现实,不拒绝接受西洋的东西,但最基本的是要开展民族的形式,在这方面应下很大的功夫。

讲话涉及新中国文艺的方方面面,阐明了普及与提高、专家和群众、新与旧、民族和西洋等重要的关系;确立了老北京人艺在首都文艺活动中的“主力军”地位;指明了老北京人艺未来的方针、任务和工作重点。

成立大会上,宣布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隶属于北京市人民政府,院长李伯钊,副院长金紫光、欧阳山尊,党委书记卢肃。1951年3月,又增补焦菊隐为副院长兼总导演。剧院的院部,仍设于西堂子胡同1号。

剧院方针任务和组织机构

关于剧院方针任务,由于未能找到当年相关史料,笔者现摘录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李伯钊于1951年10月所作《北京市一年来文艺工作的成就和尚待解决的问题》的总结报告,其中有关剧院内容的片断予以补缺。

坚持毛泽东的文艺思想和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致力建设区别于封建的、帝国主义的、买办资产阶级的人民剧场艺术。在新民主主义文化艺术事业建设中,集合有志于人民戏剧、音乐事业的专门人才:作家、演员、导演、演奏员、乐队指挥、声乐家、作曲家、舞蹈工作者、舞台美术工作者,创造人民喜闻乐见的新剧目。有计划有步骤地把解放区实践毛泽东工农兵方向有成就的人民戏剧、音乐活动的成果组织起来,加以系统整理和提高。并整理和吸收古典歌舞剧的传统,试作丰富人民新歌舞剧的实验。在今天新的现实基础上,创造出反映现实生活中工农兵的优良品质,教育人民进步和热爱祖国的新剧目。真正使人民的戏剧艺术专业化,逐渐做到既是艺术剧院,又是艺术学院。

剧院设院部办公室,下辖艺术工作科(含演出、宣传、文艺运动)、组织教育科(含人事、保卫、党团工作)、创作研究室(含戏剧、音乐、戏曲各组)、戏剧部(含话剧队、歌剧队)、音乐部(含管弦乐队、军乐队、合唱队)、训练部(含舞剧队、民乐队、昆曲队)、企业部(含艺术服务社、戏剧工厂、美术工厂、乐器工厂)、北京剧场(以五千匹五幅布购买了私营的真光电影院,经改建易名,即现北京儿童剧场),以及音乐堂(兼管)、幼儿园、小卖部等。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北京人艺文工团文艺
北京人艺,我心中的艺术殿堂
1942,文艺之春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严歌苓“文工团”叙事的忏悔意识
美丽与丑陋是一对双生子
北京人艺是“一棵菜”
军中“芳华” 文工团旧影
□文艺范
高梁红了
节日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