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介入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实施预防穿刺点并发症护理的效果探讨

2018-06-13 02:48单婉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7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脑血管血肿

单婉玲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0180)

脑血管病是指患者脑部动脉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发生病变,从而引起其颅内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该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语言障碍、偏瘫、头晕耳鸣、手脚麻木等。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介入疗法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治疗。介入疗法是指通过对患者的股动脉进行穿刺,在其全身肝素化的条件下,通过DSA(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开展的一项血管内介入手术[1]。有调查发现,脑血管病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后,如果未能对其穿刺点进行有效的护理,易使其发生多种并发症[2]。有研究表明,对进行介入治疗的脑血管患者实施预防穿刺点并发症护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证实此护理方法的有效性,笔者所在的护理团队对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介入治疗的43例脑血管病患者实施预防穿刺点并发症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介入治疗的86例脑血管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了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将这86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预防护理组,每组各有43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组的43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1例。其年龄为23~78岁,平均年龄为(50.5±9.2)岁;其中,进行脑血管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有16例,进行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有27例。在预防护理组的43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9例;其年龄为22~76岁,平均年龄为(49.0±9.0)岁;其中,进行脑血管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有14例,进行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有2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在两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期间均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对其进行常规护理的具体方法是:1)术前护理。⑴对患者进行抗生素和碘剂的过敏试验。⑵训练患者在床上进行大小便。⑶告知患者术前12 h禁食,术前4 h禁饮。2)术后护理。⑴术后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并做好记录。⑵观察患者术侧肢体末梢循环的情况(肤色、肤温、足背动脉搏动等),如果有异常,应立即向主治医生汇报。在此基础上,对预防护理组患者进行预防穿刺点并发症护理。护理的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术前教育。进行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极易产生焦虑、紧张及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可向患者讲解进行介入治疗的方法、安全性、注意事项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并发症的方法和意义,以缓解其不良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护理。2)对患者进行穿刺点护理。⑴为患者拔除动脉内鞘管后,告知其要用手掌压迫穿刺点30 min。确定患者的穿刺点没有出血后,对其穿刺点进行消毒和加压包扎,然后观察其穿刺点有无血肿形成。每30~60 min监测一次。⑵告知患者在咳嗽和大小便时用手压迫住穿刺点,以防止穿刺点出血。⑶使用1 kg的沙袋压迫患者的穿刺点6~12 h。每隔2 h对患者的术肢和腰部进行一次按摩。⑷术后24 h,为患者的穿刺点更换敷料。3)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⑴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告知其术后应卧床休息24 h。⑵告知患者保持术侧肢体自然伸直,持续制动6~12 h,以防止其穿刺点出血。⑶术后24 h,告知患者可以采取术侧卧位与仰卧位相互交替的卧床姿势,以防止其发生压疮。4)对患者进行穿刺点并发症护理。⑴皮下血肿护理。皮下血肿的出现多与对穿刺点压迫不当、术侧肢体移动及使用抗凝药物有关。如果患者皮下血肿的范围较小,遵医嘱为其使用浓度为50%的硫酸镁对其进行湿热敷;若其皮下血肿的范围较大,应立即向主治医生汇报,对其采取手术切除等相应的治疗措施。⑵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护理。术后24~48 h期间,患者的穿刺点易出现进行性增大的肿块(即假性动脉瘤)、搏动感以及震颤。护理人员应为患者使用血管超声了解其假性动脉瘤的变化情况,并监测其双侧足背动脉的波动情况及皮肤的温度。同时,使用沙袋对患者的穿刺点进行压迫,砂袋的重量和压迫的时间取决于血管超声检查的结果。⑶动静脉瘘护理。患者的穿刺点若存在局限性搏动肿块,且其血管内有杂音,护理人员应遵医嘱为其使用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进行镇痛,用药方式为肌肉注射,用药剂量为5~10 ml。然后,使用1 kg沙袋压迫患者的瘤颈部、瘘口处,促使其瘤腔内的血栓、瘘口闭塞。⑷预防下肢股动脉血栓形成护理。①观察患者双侧足背的动脉搏动、穿刺肢体远端的皮肤色泽和温度等,若其搏动减弱或消失、出现肢体发麻、皮温降低的情况,则可能是由于包扎过紧而形成了下肢动脉血栓,应及时放松绷带。每15 min观察一次。②术后,遵医嘱为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或波立维预防其术侧形成下肢动脉血栓。阿司匹林的用法是,口服,100 mg/次,1次/d。波立维的用法是,口服,75 mg/次,2次/d。用药期间,定期检查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同时,观察其皮肤黏膜、牙龈是否有出血的现象。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向主治医生汇报。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术后疼痛的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的疼痛程度分为O度、Ⅰ度、Ⅱ度和Ⅲ度四个等级。1)O度:手术后,患者没有疼痛感。2)Ⅰ度:术后,患者出现间歇性轻度疼痛,但在可承受的疼痛范围之内,不需要使用药物缓解其疼痛。3)Ⅱ度:患者出现持续性疼痛,影响其睡眠质量,不需要使用药物缓解其疼痛。4)Ⅲ度:患者出现持续性的重度疼痛,严重影响其睡眠质量,需要使用药物缓解其疼痛[3]。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1.0软件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比较

预防护理组患者中,术后疼痛程度为O度的患者有21例,为Ⅰ度的患者有17例,为Ⅱ度的患者有5例。常规护理组患者中,术后疼痛程度为O度的患者有4例,为Ⅰ度的患者有8例,为Ⅱ度的患者有27例,为Ⅲ度的患者有4例。预防护理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预防护理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1.63%)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

接受治护后,预防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95.35%)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疗程短等优点。对此类患者进行介入治疗需要对其股动脉进行穿刺。在穿刺的过程中,易对患者的动脉血管造成损伤[4]。术后,如果患者对穿刺点的压迫方法不正确、压迫的时间过短或提前结束术侧肢体制动,都有可能引发穿刺点并发症[5]。穿刺点并发症包括皮下血肿、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蒋和娣等[6]的研究表明,对进行介入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实施预防穿刺点并发症的护理,能有效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预防护理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预防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95.35%)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81.4%)。这说明,对进行介入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实施预防穿刺点并发症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其疼痛感,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脑血管血肿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