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缓解期哮喘患儿采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法联合中药膏方进行治疗的效果探讨

2018-06-13 02:48蔡晓静秦心强徐康凤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7期
关键词:药膏次数哮喘

蔡晓静,秦心强,徐康凤

(北海市中医医院,广西 北海 536000)

小儿哮喘是小儿常见的肺部疾病。该病患儿的临床表现为反复性咳嗽、喘鸣、呼吸困难等。该病患儿多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可逆性、梗阻性的呼吸道疾病[1]。该病患儿受到感染或所处环境发生改变均会导致其病情加重。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对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北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66例缓解期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对小儿缓解期哮喘患儿采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法联合中药膏方进行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北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66例缓解期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其病情均符合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订的《儿科哮喘诊断标准》中关于小儿哮喘的诊断标准。将这些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33)和观察组(n=233)。在对照组患儿中,有男性患儿123例,女性患儿110例;其年龄为2~9岁;其病程为0.5~2年。在观察组患儿中,有男性患儿125例, 女性患儿108例;其年龄为3~10岁;其病程为0.6~3年。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儿使用普米克都保进行治疗。普米克都保的用法为:吸入给药,100g/次,2 次/日,连续治疗2个月。对观察组患儿联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法和中药膏方进行治疗。进行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的方法为:取白芥子、肉桂、细辛、皂荚、延胡索、葶苈子、甘遂适量,将上述中药碾碎成粉,加入生姜汁将药粉调成糊状,制成药饼,用胶布将药饼固定在患儿的肺俞(双)穴、心俞(双) 穴、大椎穴、脾俞(双) 穴、膻中穴上,注意避开其发红、起泡的皮肤,在三伏的第一天为其进行穴位敷贴治疗,40 min/次,1次/周,连续治疗4周,若患儿敷贴处的皮肤出现不适可提前取下药饼。对患儿使用中药膏方进行治疗的方法为:取黄芪300 g、碧桃干300 g、茯苓300 g、麦冬300 g、黄精300 g、党参200 g、白术200 g、熟地黄200 g、陈皮50 g、五味子50 g、红枣50 g,山茱萸100 g、白芍100 g、枸杞子100 g、女贞子100 g、蛤蚧1对,将上述中药熬制成膏为患儿服用,20 g/次,2次/d,连续治疗2个月。在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期间,除其病情急性发作外,禁止对其使用抗生素类或抗病毒类药物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均进行2个月的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的评分、哮喘发作的次数。使用该院自制的临床症状评分表评估其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2],评分越高,表示其临床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哮喘发作的次数为(4.81±2.05)次,对照组患儿哮喘发作的次数为(5.95±2.21)次。观察组患儿哮喘发作的次数少于对照组患儿。(t=5.773,p=0.000< 0.05)。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肺部哮鸣音、气促、咯痰及痰鸣音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n=例数)咳嗽 喘息 肺部哮鸣音 气促 咯痰及痰鸣音观察组(n = 233)1.15±0.63 2.21±1.41 2.45±1.23 2.41±1.30 1.11±0.65对照组(n = 233)1.55±0.65 3.01±1.15 3.21±1.11 3.15±1.27 1.47±0.55t值 6.745 6.711 7.002 6.215 6.454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患儿IgE、EOS、IgA及IgG水平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IgA的水平及IgG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其IgE的水平及EOS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IgE、EOS、IgA及IgG水平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IgE、EOS、IgA及IgG水平的比较(±s)

组别(n=例数)IgA(IU/ml)IgG(g/L)IgE(g/L)EOS(*109)观察组(n=233)0.65±0.27 8.65±1.43 127.81±47.55 0.55±0.17对照组(n=233)0.43±0.11 6.57±1.11 271.35±124.85 0.69±0.25t值 11.518 17.539 16.400 7.069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儿联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法和中药膏方进行治疗。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法所用的中药为白芥子、肉桂、葶苈子、皂荚、细辛、延胡索及甘遂。其中白芥子具有辛温走散、豁痰利气的作用;细辛具有温肺化饮的作用;甘遂具有引导诸药直达病所的作用。白芥子与细辛相配伍具有豁痰、温肺化饮、抑制甘遂伤阳的作用。加入姜汁可有效地刺激患者的心俞(双) 穴、脾俞(双) 穴,大椎穴、膻中穴、肺俞(双)穴,激发其体内的阳气,增强其肺脾功能,促进其津液代谢,彻底清除其痰液,减少其哮喘发作的次数,达到缓解其临床症状的功效。有研究资料显示,哮喘是由于人体内Thl/Th2的比例失调所致,表现为Thl类细胞因子减少、Th2类细胞因子增加。对患儿采用冬病夏至穴位敷贴法进行治疗,可提高患者体内CD4+T细胞的水平及CD4+/CD8+的比值,维持Thl/Th2的比例平衡,降低IgE的水平,减少患儿哮喘的发作次数[3]。本次研究中使用中药膏方的药物组成为黄芪、碧桃干、茯苓、麦冬、黄精、党参、白术、熟地黄、陈皮、五味子、红枣,山茱萸、白芍、枸杞子、女贞子、蛤蚁。该中药膏方具有益气固表、补益肺脾、祛除伏痰的作用。其中黄芪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茯苓具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五味子、白芍具有收敛肺气、止咳的作用。将上述诸药合用,可达到化痰益气的功效。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咳嗽发作的次数少于对照组患儿,其咳嗽、喘息、肺部哮鸣音、气促、咯痰、痰鸣音的评分、IgE的水平及EOS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其IgA的水平及IgG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儿。综上所述,对小儿缓解期哮喘患儿采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法联合中药膏方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缓解其哮喘的症状。

猜你喜欢
药膏次数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不要动不动往宝宝脸上涂药膏
药膏要按不要涂
药膏要按不要涂
不要动不动往宝宝脸上涂药膏
依据“次数”求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