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俗称“蛐蛐儿”。它们生活在石缝、草丛间,吃各种作物、树苗等。如果将两只蟋蟀放在一个小小的瓶子里,它们便会凶狠地厮咬起来。斗蟋蟀你肯定不陌生,但是你知道吗?蟋蟀还是“天氣预报员”呢!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做个试验看看吧!
观察内容
捕捉一只蟋蟀放进瓶子里。早晨,用温度计测量瓶子内部的温度,然后记下1小时内蟋蟀鸣叫的次数;中午,当气温升高后,再用温度计测量瓶子内部的温度,并记下相同时间长度内的蟋蟀鸣叫的次数;下午和晚上也用同样的方法来记录。
你会发现
蟋蟀的鸣叫次数与瓶内温度有关。时间长度相同时,温度越低,蟋蟀鸣叫次数越少;温度越高,蟋蟀鸣叫次数越多。
真相在这里
这说明环境和温度对蟋蟀活动有重要的影响。环境温度越高,蟋蟀鸣叫也越频繁;环境温度低于5℃时,蟋蟀会进入休眠状态。通过蟋蟀的鸣叫次数,我们可以推测它周边环境的温度。
链接戳一戳
你知道蜘蛛也是灵验的“天气预报员”吗?
蜘蛛的尾部有许多小吐丝器。阴雨天来临时,由于空气湿度大、水汽多,水汽易在蜘蛛的吐丝器上凝结成小水珠,这样会让蜘蛛很难吐丝,于是它就会停止吐丝而不结网;当天气好转时,没有了小水珠的干扰,蜘蛛就又开始吐丝结网了。所以,蜘蛛可以准确地为我们预报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