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下,你有多久没有体验到内心的感动了?有多久没有因为一件事热泪盈眶?有多久没有感觉到,原来生活这样美好?有多久没有在一群人中体验到温情?有多久没有发现恋人伴侣的可爱?有多久没有向父母传递一个信息“我爱您”?
还有当你在大楼里、街道上碰到很多人时,是什么体验?你对这个社会,又有和愿意拥有什么样的体验呢?
套用亚里士多德的话,人是有感情的动物。
再套用别的语言,如果没有情感,我们将会怎样?社会将会怎样?
当你我已经进入一个新的生存状态,而社会观念也从“谈钱伤感情”进化到“谈感情伤钱”,接下来还不知道怎样进化时,是需要谈一谈情感了。
因为你的内心和社会空间似乎弥漫着焦虑;因为我在这个讲究效率的社会环境里似乎把所有的能量都用来工作,不透地透支—而娱乐不过是恢复能量再生产的一种程序;因为他慢慢地把社会关系都简单计算成“对我有没有好处”的功利关系;因为我们发现,在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的城市中,我们其实很孤独。
很多人的情感其实是在枯竭。
莫名的煩躁,压抑的内心,宅着不出门的生存方式,网络上的发泄,对爱的体验的缺乏……正是情感枯竭的表现。
不谈情感,说不定,我们以后想有点美好情感体验的能力都没有了。并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没办法表达自我情感的机器人,所表达的那些角色情感,都要比我们丰富。
情感的枯竭逼近了每一个人生存的核心。它会减弱一个人生存的意义感、价值感,同时会强化无力感。生活中的不幸福,至少有一半是因为情感枯竭造成的。而一个人在心理上的各种问题,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情感紊乱所致。我们所走的路,需要健全的情感相伴而行,哪怕很多时候不是由它带着我们行走。
让我们回到内心的世界,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它是一个已知和未知的领域,在这个社会,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还有很多珍贵的东西我们没有发掘和体验。
情感从我们的内心而产生,但前面着着社会运作这个抽象神秘之物的身影。很多情感的产生和表达都经过了社会设计。情感的压抑,萎缩,枯竭,变异,在社会大变化中,因为某种机制而冲击着我们,但也提供了回到一个本真的内心世界的可能。从内心出发,世界将是另一种美好的存在。
这一切,正是从谈情感开始。只有如此我们才可以亲近它,恢复情感的能力,并把情感的能力变成把控自我和幸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