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计算错误分析及建议

2018-06-12 03:59胡天成
教育界·上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计算错误低年级学生建议

胡天成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还能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文章以小学数学教育为基础,针对小学生常犯的错误类型,如加减法概念混淆、运算错误以及遗漏数字等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整理出配套的练习题,并对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给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计算错误;建议

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至关重要,同时这也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之一。可以说,具备灵活、准确的计算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那些刚迈入小学的低年级学生而言,学习数学这门课程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自制力以及理解力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学习疲劳等现象,从而在数学计算中常常出错。如若不及时纠正,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主动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根源,帮助他们分析出错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预防和纠正这些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和计算能力,这对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错例分析

(一)加减运算混淆

加减运算混淆是小学生常见的计算错误。案例1:23-4=27。案例2:16+4=12。产生这种错误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混淆了加减法的概念,错把加法当减法,减法当加法,导致计算出错;二是部分学生太过粗心,审题不仔细,只看到了数字而忽视了运算符号,从而计算出错。

对策练习:对于原因一的学生,需要让学生明确加减法的概念;对于原因二的学生,则需要帮助学生调整做题的心态和注意力,并勤加练习。

(二)运算时漏位

案例3:26+8=3。案例4:17-6=1。原因分析:低年级的学生比较急躁,在做题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做题速度而不注重做题质量,急于写答案,导致出现漏位的现象,而计算恰恰需要的就是细心和专心,尤其是进退位加减法本身就是小学数学中的重难点,对于那些过于急躁的学生来说,出错变成了家常便饭。

对策练习:让出错的学生不断练习,如26+8=( ),29-5=( ),17-6=( )。

(三)干扰出错

案例5:(10)+8=8。原因分析:此题的考查方式具有一定的干扰性,它与一般题型不同,不是常见的求和,而是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方法,让学生根据结果填空。出现这类错误主要是学生基础知识不够牢固,碰到此类题目不知道如何求解,还有部分学生主要是粗心大意,审题不清。

对策练习:对出现此错误的学生进行如下练习:( )+5=8,( )+3=9,( )-6=10。

(四)忘记进位退位

案例6:25+6=21。案例7:22-4=28。原因分析:此类错误是学生最常见的错误类型,主要是因为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低年级数学的难点之一,很多学生对计算理解得不够充分,在计算此类问题时常常忘记进位或者退位,从而出现这种很明显的错误还不自知。

对策练习:注重加强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练习。

(五)加减混合错误

案例8:6+(22-2)=20。原因分析:如上文所述,小学生比较急躁且缺乏耐心,面对自己不会的题目或者较为复杂的题目时,常常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勇气,甚至情绪化地作答,从而出现减少计算步骤或者乱写的现象。显然,该案例的错误就是由于学生只计算了括号里面的内容而没有分析括号外的数字而导致的。

对策练习:对该类型题目进行强化练习。

二、建议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尚未成熟的阶段,他们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疲劳以及粗心大意等现象,因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常常犯错。本文在归纳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增强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同样如此,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是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举例分析时可以选取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数学案例,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逻辑,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粗心大意等不好的习惯是导致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至关重要。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不少低年级学生性格急躁,在做题过程中审题不仔细,常常还未看清楚题目就开始作答了。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还应不断强调审题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学生犯错的概率,增强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2.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够大大减少学生犯错的可能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让学生在计算的时候要一步一步来,字迹要清晰,避免看错,还要让学生从笔算逐渐过渡到口算,打好基础才能更进一步。

3.养成检查的习惯。教师应让学生在平常练习和考试的时候,计算完题目之后仔细检查,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错误的发生。

(三)督促学生订正错误

在數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经常总结学生常犯的错误类型,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和改正。对于个别学生的错误之处,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自己订正错误,主动分析错误的原因,在此过程中不断加深印象,从而有效地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

(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在我国的教学体系中,教师常常占据着主体地位,一味地灌输知识,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处境,显然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存在诸多弊端,不仅会降低学生听课的效率,还会打击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转换教学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主动汲取知识,主动发现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算真正地学会学习,同时还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五)从各个方面入手优化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想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除了以上几个方面,还应改变传统枯燥单调的教学方法,不断改善和优化教学方案,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便于学生理解,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计算的逻辑和思维方法,从而促进对计算的理解,更加高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张萍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8):29.

[2]马春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经典问题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4):139.

猜你喜欢
计算错误低年级学生建议
规避计算错误 提升数学素养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激发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的几点思考
三代人的建议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循规蹈矩”,自有价值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