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淼
电影《神秘巨星》讲述的是出生在小城镇穆斯林家庭的女孩儿尹希娅一直有一个梦想:用心唱自己喜欢的歌曲,成为全世界最优秀的歌手。但这个看似普通却又不平凡的梦想却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家暴成性的恶魔父亲是她实现音乐梦想路上最大的障碍;软弱无奈的母亲只能在背地里默默地支持着女儿尹希娅的梦想……尹希娅也曾为自己的音乐梦想勇敢追逐过,但为此付出的惨重代价迫使她向恶魔父亲、现实生活妥协。她删除了自己所有的唱歌视频、亲手将一直陪伴着她的吉他扔进了垃圾桶里。从这一刻起,她为了母亲放弃了自己的音乐梦想。看到女儿尹希娅的成长,母亲毅然决然的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选择离开那个家暴成性的丈夫,这大概是母亲做过的最勇敢的一件事。最终,在母亲的支持下尹希娅如愿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刚开始看到这部电影名字的时候,我还以为就是一个女孩儿不顾父亲的阻拦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想的故事。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才发现是我低估了这部影片的深度。本文将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细节设计这三个方面对这部电影做简要的赏析。
对这部影片主题的理解我有多种看法。它关于梦想、关于母爱、关于亲情、关于女权、关于勇敢……
梦想,即做梦都在想着的事情,敢梦敢想即梦想。尹希娅对音乐梦想的态度与坚持让我佩服。处在印度那个特殊国家的她,很少有女孩儿像她一样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梦想,并且还一直在为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而努力着。
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梦想让她勇敢,因为梦想,她与家暴成性的父亲对抗、和对她极不友善的现实对抗、与矛盾的自己做着对抗;梦想让她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为自己而活,为梦想而追逐。人们常说:没有梦想的人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尹希娅实现音乐梦想的过程困难重重,但即使是这样的一波三折,梦想所散发出的光芒却让人向往!
这部影片最打动我的一个地方就是母亲对尹希娅的爱。在尹希娅六岁时,母亲从尹希娅父亲钱包里偷偷拿钱给尹希娅买了人生中的第一把吉他;为了支持女儿的梦想,冒险卖掉自己的项链给尹希娅买了笔记本电脑。她很爱尹希娅却又无能为力,她只能在物质上满足尹希娅的小小需求。母亲为了尹希娅和小儿子选择了默默承受所有的伤痛;把她不当人看、时常对她打骂的丈夫她也选择默默忍受。因为只有这样,她的两个孩子的生活才有保障,才能健康地成长。她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无私的让人心疼。她的爱温柔似水,但有的时候又能成为保护孩子们的坚强铠甲。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影片结尾处最后在机场的那个镜头,丈夫不愿意支付多余的托运费用,便叫尹希娅扔掉吉他。父亲的这一举动激怒了一直默默忍受的母亲,她为了保护女儿尹希娅的吉他,为了捍卫女儿尹希娅的梦想,母亲终于与父亲对抗,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之后便带着尹希娅和小儿子向机场出口走去。从母亲的脸上我看出了她的紧张和开心,那一刻,母亲的爱成为了孩子们最坚强的铠甲。
熟悉阿米尔·汗的人都知道,阿米尔·汗是印度国宝级的“人物”。从他大火的《摔跤吧爸爸》再到《神秘巨星》,这两部电影都有一个异曲同工之处,它们都关注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关于女性的地位、女权。受印度宗教思想的束缚,印度女性长期遭到压迫、伤害、不平等对待,他们要求女性绝对服从,为丈夫、家庭要有牺牲精神。在印度这个国家里,女性几乎没有地位可言。她们就像是这个国家社会的附属品,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权利。在这部电影里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男女的差别,影片开头就向观众展示了这一问题。尹希娅母亲去车站接尹希娅回家,母亲脸上的於伤、泛血的右眼就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之后的镜头画面也让人印象深刻,仅仅只是因为饭菜太淡了,父亲便对母亲破口大骂,甚至徒手甩翻了母亲重新做好的饭菜;父亲得知母亲卖掉项链给尹希娅买了电脑,暴跳如雷,毫不留情地对母亲大打出手……类似这样的场景在电影中出现多次,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家暴成性的父亲面前,母亲就像一个木偶一样,不说话不反抗,甚至之后尹希娅让她和恶魔父亲离婚她都不愿意。我们或许不能理解为什么母亲会这样懦弱,只是她所处的环境已经决定了她的命运,宗教束缚了印度女性们的嘴和手,她们根本没有勇气反抗。在影片结尾处,我们可以看到尹希娅的母亲终于敢于同父亲反抗,不再像之前那样任由自己丈夫欺负,她签下了离婚协议书,捍卫了自己的权利。从这一点看,这部电影在呼吁女性的自我意识的崛起,要勇敢地捍卫属于女性的权利。
从尹希娅的身上我看到了她的固执、坚韧。学校歌曲大赛的报名表被毁、吉他被父亲暴力拆坏、电脑摔成碎片……都没有打消她实现音乐梦想的念头,她固执、坚韧地一步步向梦想靠近。但在电影中我们在尹希娅的身上能明显的感受到她冲动、易怒的性格特征,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是她将离婚协议书交到母亲手里,母亲不同意离婚,尹希娅与母亲大吵了一架,她便哭着跑到了房顶上,用手重重地捶打墙面。其实在影片的其他地方我们还可以感受到尹希娅冲动、易怒的性格特征,他对钦腾的肆意辱骂甚至让人厌烦。不过也能理解,尹希娅所处的生活环境对她性格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母亲的软弱、父亲的暴躁等都对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至于在尹希娅的身上观众能感受到她身上的闪光点但同样也能感受到她身上的戾气。
电影中的母亲对丈夫肆无忌惮地打骂没有任何的反抗的言语与行动,为了孩子和生活她选择软弱、选择沉默、选择向现实妥协。但即使是生活在这样不幸福的家庭生活中,从母亲的身上我依然感受到了温暖。在孩子们面前她风趣幽默且积极向上,没有任何的负面情绪,一直都是面带微笑的。她的坚强和勇敢给了尹希娅和小儿子幸福,给了观众正能量。在电影中,母亲和姐弟俩一起出现的镜头是这部影片中温暖的存在,画面中三个人的欢笑和愉悦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观众无法想象一个饱受着肉体和精神伤害的母亲可以如此这般正常的和孩子们玩耍着。她的坚强与勇敢让人佩服!
电影中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印度男性的形象,霸道、专制、暴躁、重男轻女的腐朽思想等在他身上都得到了充分地体现。他会因为妻子饭菜没放盐而打骂妻子、会因为尹希娅考试不及格而毁了她的吉他、会因为妻子卖掉项链给尹希娅买电脑而对妻子拳打脚踢……他暴躁、易怒又要面子,妻子、女儿、儿子都害怕他,都对他敬而远之。他对妻子、对女儿没有一丝一毫的耐心,不容许她们犯一点儿错,但他却对小儿子格外宽容。他对女儿和儿子的态度截然不同,形成了强烈地对比,体现了他重男轻女的腐朽思想。电影中的父亲简直就是恶魔一般的存在,观众看了都对他咬牙切齿。
细节的设计是本片最大的特色。
尹希娅在母亲的建议下,在父亲吃饭的时候告诉父亲自己想要参加学校唱歌比赛的想法,没想到话还没说出口,仅仅因饭菜没加盐而惹恼了父亲,母亲重新做了一份饭菜递给父亲,却被父亲暴力地打翻。父亲的这一举动吓坏了尹希娅,此时出现了一个特写镜头:惊慌的小尹用报名表擦拭地面上的汤饭镜头,这一细节的运用寓意着小尹已经放弃了参加学校的唱歌比赛,梦想遭到了阻碍。
这把吉他是开启尹希娅音乐梦想的钥匙。是母亲在她六岁时偷偷拿父亲的钱给她买的礼物。影片一开始就出现了尹希娅在火车上弹吉他的特写镜头,这也暗示了尹希娅的梦想是与音乐有关。再见到这把吉他的时候是琴弦被父亲暴力拆卸的场景,因为尹希娅考试不及格,父亲便毁了这把他一直都想扔掉的吉他的琴弦,他不希望在看到尹希娅做与音乐有关的事情。尹希娅的音乐梦想就此遭遇到了沉重的打击。
是母亲又燃起了尹希娅对音乐梦想坚持的信心,然而尹希娅并不知道这是母亲卖掉自己的项链换来的笔记本电脑,这为之后因它而引发的一场家暴埋下了伏笔。
自从有了这台笔记本电脑尹希娅就每日每夜都抱着这台电脑,偶然间看见有人在网上上传自己唱歌的视频。于是她萌生了把自己的音乐视频上传到网上的想法。之后便开始录制音乐视频上传到网上,只不过她是以穿着罩袍、遮住脸的方式出镜的,因为这一切都不能让他那个家暴成性的父亲知道。笔记本电脑的出现似乎为尹希娅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她的梦想终于离她近了一点点。
可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她的梦想又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父亲知道了母亲的项链不见的真相,便大发脾气,对母亲大打出手。
本以为父亲会就此罢手,他却要求毁掉电脑,不得已的情况下,尹希娅将电脑抛向了楼下,笔记本电脑摔得粉碎。摔碎的电脑就像尹希娅的心一样破碎不堪,那颗坚持梦想的初心还在吗?
最让人感动的尹希娅的弟弟,他默默地支持着姐姐的音乐梦想,用胶水和胶带为姐姐修整电脑。
离婚协议书的出现引发了母女的矛盾,也让尹希娅了解到了自己出生时的真相,同时也为之后在机场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埋下了伏笔。
尹希娅想要母亲离开可怕的父亲,便在夏克提音乐人的帮助下去到孟买咨询了律师,带回了这份离婚协议书。没想到这份离婚协议书成为了母女俩矛盾爆发的导火索……之后从姑奶奶那里得知她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父亲就想结束她的生命,说女孩儿没用,是母亲的坚持才有了现在的她。得知一切真相后的尹希娅去到网吧,删除了网上自己曾经录制的所有的音乐视频。此时的她已经彻底放弃了她的音乐梦想,因为她不能放弃她的妈妈。
从网吧出来后的她眼睛里满含泪水,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下定决心放弃梦想的伤心与难过……再见到这份离婚协议书的时候,是在机场母亲毅然决然地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的时候。
母亲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父亲让她扔掉尹希娅的吉他,父亲的这一行为激怒了母亲,便决定要开始反抗,不屈服于父亲的暴力压迫,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潇洒地向机场外走去。整部影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一段,看到母亲、尹希娅和弟弟脸上的笑容,我也不自觉地笑了,为母亲的勇敢点赞!
综上,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比较平淡,它没有什么复杂的人物关系,而是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注重对日常琐事的展现,对细节的巧妙设计运用也是这部影片的一大亮点。即使在这部电影中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观众也能轻易地在平淡的故事情节中深受感动!最打动人的往往正是这些看似简单、平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