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
摘要 精准扶贫是中国经济社会进入转型期间在扶贫工作中做出的重大创新举措,也是当前有效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改善少数民族贫困县域扶贫治理的最佳路径。基于新疆A县当前县情和民情现状,精准扶贫应在采取有效措施唤醒农民主体意识,调动主动脱贫意愿的同时,采取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综合贫困治理模式,因地制宜地开展以发展为导向的精准扶贫,实现扶贫精准对接,推动长效扶贫机制的形成。
关键词 精准扶贫;路径选择;A县
中图分类号 S-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35-0214-03
1 新疆A县扶贫攻坚面临的严峻形势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大扶贫格局,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市县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1]。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以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凝聚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朝着“十三五”规划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迈进。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短板”仍是贫困人口。新疆到2020年,要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确保现行标准下22個深度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南疆四地州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作为南疆四地州辖区的A县,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高度聚居地区,一个贫困面较大的连片贫困地区。该地区农业基础十分薄弱,农牧民十分贫困,农村发展十分滞后。截至2017年底,A县还有83个行政村(占该县行政村总数的39.7%)、5.9万人(占该县人口总数的18.3%)仍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面对如此严峻的扶贫攻坚任务,急不得,但也等不起,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对症施策,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举措和更超常的力度,着力拔除贫困群众思想和能力上的穷根,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
2 精准扶贫视角下A县贫困人口增收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扶贫攻坚的目标不仅仅在于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工程建设,更在于隐性的却极为重要的农民的主体意识建立和自主脱贫精神的塑造[2]。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生态治理初见成效,但是基层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致富办法不多、脱贫信心不足,生产生活方式传统;人口增长较快,超生问题严重,人均耕地不足667 m2;土地管理粗放,土地利用效益低;风沙灾害影响依然较大,水资源严重不足。大多数贫困群众只是政府扶贫工作的被动接受者,缺乏表达需求意愿的渠道,其自身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忽视在一旁。
2.1 农村贫困人口自主意识缺乏
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自主发展意识欠缺,实际生产生活需要没有得到充分关注,经济收入没有因为住上了新居而明显提高,生活水平没有因为路修通了而明显提升,长期被动接受政府扶贫的现实没有根本改变,农民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自我发展需求没有收到有效回应,自主脱贫意识和主观能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2.2 农村贫困人口扶贫效果堪忧
各级政府扶贫资金和援疆资金以发放生产牲畜和家禽、新建圈舍和葡萄长廊等方式分散落户到村民。然而有的群众不懂养殖技术,饲草料跟不上,牲畜多年不产仔,致富效益没有得到较好显现;有的发展庭院经济用的蔬菜大棚因缺乏技术指导,无法延续收益,最后变为废品搁置一旁;有的群众直接把扶贫物资出售变现,扶贫政策资金成了“一锤子”买卖。这种投入扶贫资金却不能帮助贫困群众实现长期收益,达到扶贫效果的情况不只在一个、两个村出现。
2.3 扶贫整村推进效果不理想
2016年,自治区党委扶贫开发会议给出了“贫困县”摘帽具体时间表,A县必须于2019年实施“摘帽”。该县2017年贫困人口减贫任务计划是5 140户、19 735人,要对9个乡镇的27个村实施整村推进计划。从2016年实施整村推进的村看,所有实施整村推进的村全部被列为贫困村退出对象,户数、人口列入当地当年减贫数据档案库。但在入户走访中发现,多数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返贫现象依然占比不低。
3 少数民族贫困县脱贫攻坚路径选择
自上而下的政府扶贫可以看作是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行为,这种行为必须建立在人本机制上,即见物还须见人,必须把公共物品需求者作为一个主体,而不是单单作为接受者。必须转变政府在扶贫中的角色和职能,把以政府为主体的扶贫机制转变为政府主导、统筹发展的贫困人口为主体的“合作共治”扶贫机制,在农民“最盼”上动脑筋,在“最急”上下功夫,在“最怨”上促改进,在唤醒农民主体意识、增强农民主体综合素质、调动广大农民主动脱贫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多管齐下、因地制宜、综合施策,从而达到更好的扶贫效果[3]。
3.1 坚持不懈从转变观念入手
从扶贫工作成效上看,有不少问题都很突出,但最重要的是农民群众思想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贫困地区的落后与贫困人口慵懒懈怠、不思进取、自我驱动和发展能力不足有一定的关系。 “志”和“智”存在短板成为制约脱贫致富的瓶颈[4]。现实生活中,仍有相当大一部分贫困群众思想认识严重不足,把党的扶贫政策当成维持个人和家庭经济生活来源的主要渠道,争当低保户和贫困户,甚至为了为数不多的扶贫资金你争我抢,为了享受扶贫政策造假瞒报。这些贫困群众大多数文化素质偏低,有的读书看报、填表算账都困难,甚至自己名字都写不完整,脱贫能力普遍欠缺。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脱贫攻坚战中,很多贫困群众不等不靠,向村里的种植大户学习种植和田间管理,向工作队邀请来的技术人员学习林果栽培技术,向外出务工的邻居学习打工经验,向致富能手学习致富本领,尝到了勤劳致富、动手脱贫的甜头,走上了自主脱贫奔小康之路,越干越有劲头。对比来看,贫穷和愚昧往往具有共生关系,尤其是现阶段的大多数贫困问题,表面看是物质性贫困,但究其根源在于缺乏“人穷志不穷”的精神和改变贫困现状的知识、能力和手段。对于这类贫困户帮扶的核心就在于教育他们树立起“勤劳光荣、懒惰可耻”的思想观念,让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摘掉贫困帽子,创造幸福生活。当然,思想观念的转变也非朝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不能因为这种转变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而不去改变,反而更应该加大力度来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要让老百姓这个主体想做而不是政府要求去做,让老百姓主动去做而不是被动去做。
3.2 立足主体发展特色产业,建立产业扶贫模式
产业扶贫模式是扶贫主体多元化的一种模式,通过政府、企业、社会以及农户的参与,支持农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支持农村贫困地区发展以种、养殖、手工业等为主的特色支柱产业,拓宽贫困户经济收入来源渠道[5]。以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盖孜力克镇玉斯屯巴格勒格村为例,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建立了全县第一家服装制造企业“兴科服饰”,通过产业触角向贫困户延伸,将每一个有缝纫裁剪技能或有工作意愿的年轻女性吸引到就业产业中实现就业安置扶贫。目前年产值500余万元,已为柯坪县解决就业岗位70个,其中当地贫困村民就达30人,每个贫困家庭每年可实现增收近2万元。这种产业扶贫模式目前较为普遍,很多县市都通过政府或驻村工作队立足当地特色产业,建立起了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6]。
3.3 依托劳务输出塑造新型农民
分门别类、逐步吸纳贫困人口安居县城及中心场镇。对于已经走进县城、家庭属于贫困户群体的部分农民工,应区分他们的基本情况予以确权登记。对于贫困人口中已经在乡镇交通沿线定居,从事非农产业的群体,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使其留得住、过得好,以吸纳更多的贫困人口前来定居,减轻极贫地方土地载荷,使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逐渐恢复生态的良性循环[7]。
由于语言、饮食习惯、生活习俗等原因,很多基层群众不好意思外出务工,认为给别人打工干活很丢面子,宁可固守仅有的“一亩三分地”受穷,也不愿撸起袖子务工挣钱。他们不是从内心深处抵触外出务工,不向往富足美好的生活,而是在多年的农耕文化面前不愿改变、不敢改变、不会改变,这在南疆尤为突出。回顾改革开放40年农民工流动和生活变迁历史,对比内地人口大省和劳务经济发达省市,外出劳务都是农民增收、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的快速有效手段。当前,伴随国家城镇化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央关于“多方式多渠道加快土地流转”、乡村振兴等政策的陆续落实推进,都为农民群众外出务工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解决了后顾之忧。有关部门可以立足区情、社情和民情,在兼顾维稳和畅通务工渠道的基础上,牵头开展劳务对接,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加快劳务输出速度,尤其是加大内地劳务输出规模,形成“农民务工、政府搭台、企业与个人受益”的良好环境,这是基层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新型农民的不二选择。以A县辖区一村为例,该村有劳务派遣公司、水稻加工合作社、地毯厂、木材厂等6个村办企业,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每年就地解决本地村民就业200余人,年人均收入增加15 000余元;每年通过劳务派遣公司推荐200余人外出务工,年人均收入增加约20 000元。这些村民在个人富起来的同时,辐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
3.4 整合支农扶贫资金办大事
为了让农村弱势群体能够实现增收和脱贫,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扶贫资金管理体制,地方政府在资金使用方面拥有更多自主权,以便能够提升精准扶贫的效率和效果[8]。国家和自治区每年在支农扶贫项目资金方面投入非常大,但这些资金由多个部门管理,下拨到基层后又被拆分成多个具体项目,财政支农扶贫资金使用相对分散、效率相对较低等问题较为突出。要全面提高支农扶贫资金到位率、节约率和使用效率,使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严格。建议以县为主统筹安排使用支农扶贫资金,对来自各个渠道的支农扶贫资金进行集中整合。围绕发展支持当地主导产业进行整合,做优做大做强当地优势产业;围绕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整合,支持当地重大建设项目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资金类别施以打包或切块进行整合,把投向相近、目标接近的资金进行捆绑使用。在这项工作中,兵团有鲜活案例值得学习借鉴。在兵团第14师224团和泰社区建设规划过程中,以村民生产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了居住区、养殖区、仓储区、晾晒区、商业区分片建设;在资金筹备使用中,整合了棚户改造资金、北京对口援疆资金、团场补助资金、旧房拆迁费和林果木补偿费等各路资金,不足部分由社区垫付,村民5年内还清,有效解决了村民购房所需资金。这种资金整合、捆绑使用的效果在当地得到良好的印证,值得学习借鉴。
3.5 持续用力发展教育扶贫
如果说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和扶贫贷款是“输血”型扶贫,那么提高人口质量则是“造血”型扶贫,因为从长期来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贫困农民的素质和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更好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9]。在扶贫攻坚这场非赢不可的战役中,教育扶贫举足轻重。南疆的教育基础差,教育发展水平很低,师资力量不足已经成为教育发展水平低位运行的关键瓶颈。这里既有经济社会发展迟缓落后的因素,也有历史欠账多的问题。从人员结构和年龄上看,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一代人已经年过半百,他们能够自己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已经不易,再能够教育好子女就是做了贡献了。然而这个年代的大多数人生活贫困或处在贫困线以下,他们自己没有文化,也不重视教育;子女已经是村里的中青年,仍以初中、小学文化居多,还是当前重点扶贫对象。这两代人基本没有办法通过教育手段来改变现有生产生活状态,但是可以在第三、第四代人中加强教育扶贫力度。不能让贫困代际传递下去,暂时的贫困仅仅是物质匮乏,但当贫困通过家庭传递成为一种常态,弱势群体将从根本上失去向上流动的希望,形成恶性循环,加剧社会不公,势必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既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扶贫”,更要抓好教育扶贫等看不见、利长远的“软扶贫”,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教育扶贫力度,用知识和技能斩断“穷根”,决不让贫困代际相传。
4 结论
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面对A县扶贫攻坚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要坚持和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依靠群众、相信群众,重视发挥广大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调动基层群众蕴含的强大力量,帮助基层群众牢固树立脱贫致富的坚定信念和强大信心。同时,落实好国家“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政策,立足县域实情,加大综合施策力度,让扶贫政策和各地方因地制宜扶贫模式充分发挥应有效果,开辟A县脱贫攻坚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7-10-18.
[2] 吳玲,蒋永宁.精准扶贫中农民主体性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6):207-208.
[3] 綦群高.基于农民视角的新疆南疆三地州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
[4] 张蓓.以扶志、扶智推进精准扶贫的内生动力与实践路径[J].改革,2017(12):41-44.
[5] 刘桂莉,孔柠檬.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的特殊性及减贫路径优化:以赣南罗霄山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7,33(3):104-107.
[6] 新疆访惠聚微信平台.“五个100”精准扶贫案例[Z].2017.
[7] 罗骥.少数民族贫困县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9):154-157.
[8] 曾静.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弱势群体的增收路径[J].农业经济,2017(9):56-57.
[9] 马海波.当前我国农村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7(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