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体育场馆无形资产开发的探究

2018-06-11 06:30卢花梁玮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6期
关键词:无形资产体育场馆高校

卢花 梁玮

摘 要:大学体育无形资产是依附于大学主体产生,能够为所有者提供某种权利和优势的一种稀缺资源。本文通过对厦门大学体育场馆实地考察,发现大量的无形资产被漠视和浪费,针对这一现状,从管理部门、投资方两方面给这一困境提供解决思路,增进厦门大学自身高校品牌、经济效益和产、学、研等方面的益处。这不仅有效地防止了场馆无形资产的流失,同时解决了资产保值增值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 体育场馆 无形资产

中图分类号:G8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2(c)-0141-02

1 高校体育场馆的无形资产开发现状

大部分高校的体育场、馆只是满足于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与日常的体育训练,只是对场地、设施的利用率较高,对于体育场馆无形资产,都没有单独与专业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即使体育教学单位有心在正常教学之外利用场地来额外创收与传播体育的能量,也大都是有心无力、处于混沌状态。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部门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无法提起来,基本是坐等其成,等生意上门,更谈不上主动地利用现有资源去开发、去发挥体育场馆的价值了。高校体育场馆主要只承接校级内、高校间的体育比赛,很少甚至没有承接较为大型的赛事以传播其名扩大影响力;某赛事的冠名权、冠杯权等更是一年一更替,没有实现名牌长期效应性;更甚于,校园内体育场馆建设与传播,没有让在校师生获得无形的认同感与体验感,这对体育场馆的利用率与传播力也是一大影响。

2 对校园体育场馆无形资产开发的重要性

2.1 场馆运营效能不高,供给服务可以多元化

想要无形资产开发得到有效的开发,就有必要重视校园内体育场馆潜在的无形资而积极的品牌效应不仅能加快校园体育场馆的社会化服务进程,又能提升学校的影响力产。首先,竞赛表演市场与社会化程度的开发对打造校园品牌有着促进作用,。其次,传媒信息的投放可以使人们重新发现场馆,认识到无形资产所具有的巨大潜在经济价值。

2.2 对体育场馆无形资产流失问题的保护

体育资源的无形价值大多是以“无形”形式存在的,无形资产作为载体的一种价值表现和量化标准,纵观校园体育场馆的无形资产大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与保护,这一问题迫在眉睫,譬如一些大型体育场馆的商标和名誉由于相关部门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管理而出现的商誉价值流失的现象;另外,只要认识到场馆无形资产开发的联动效应,发现场馆无形资产开发与其他资源开发存在的可行性,这将是无形资产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的典范。这不仅有效地防止了场馆无形资产的流失,同时解决了资产保增值的问题,这无异于对场馆无形资产进行了有效把控,并同时带动了场馆无形资产开发的研究发展。

2.3 优质的经济和文化功能,三方丰收效益

高校体育场馆权力型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经济获益是最本质的特征,开发的基本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体育场馆的权力型无形资产汲取更多的资金,向全校师生和社会提供具有优质、良好的正能量体育产品,满足高校师生和社会人群的体育需要,从而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校园本体和社会效应,对权力型无形资产内的各个方面进行充分的开发,在宣传体育运动、传达体育理念、扩大投资方的品牌以及体育场馆自身影响力都会有良好的现实社会效应。

3 厦门大学体育场馆无形资产开发的可行性

3.1 基础条件支持

3.1.1 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厦门市有最佳宜居城市的美称,从侧面反映了厦门市的经济消费处于较高的水平,在2018年1~3月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快报中,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了10477元,居民的经济基础可见一斑。另一面,来厦旅游的人群可以被看做是学会享受生活的阶层,他们的经济基础是在温饱之上且有一定消费能力。第二是游客的消费水平和阶层,据统计,厦门市体育旅游的创收利益已经占据总GDP将近26.86%,充分说明游客来厦的消费能力处于较高的水平。

3.1.2 地理背景

厦门大学所在的思明区是“城市中心”,作为厦门市的十大必看“景点”,交通十分便利。校园内的体育场馆周围的交通通达度与便捷程度,是有利于各种商业活动的发展,促进无形资产市场的繁荣。

3.1.3 人口结构

厦门大学在校学生本、硕、博总数已经达到将近四万人,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特征,在年龄、教育背景、文化修养、消费观念等方面具有同质性,都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在消费上互相影响,是未来社会中极具潜力的消费群。另一方面,厦大校园每天吸引的人流量超过数千人,而且在"限流"之后,游客依旧"前仆后继",毫无减少之迹,这在校园内可能看到体育场馆的人口流量上也是一个优势所在。

3.1.4 赛事优势

厦门大学每年会承办CUBA联赛、福建省大学生网球公开赛等大型赛事,还会举办校级的各类篮球赛、羽毛球赛等。作为东南方位的高校之一,在赛事安排的地点选择上,有较好的优势。

3.2 政策允许可行

3.2.1 学校导向和理念

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开设了近几十门不同体育课程给学生选择,从田径到帆船项目,范围之广占据高校之首。不仅如此,学校还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体育课程,在"双一流"高校背景的有益条件,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也是很好的优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显宜章。

3.2.2 政府推动城市的名片

将厦门大学的体育文件建设纳入政府体育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有助于传播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形象。场馆设施本身是"具有担负着大众健康职能"的公益设施,具有"城市名片"之称。体育场馆设施的广告发布权开发不仅能为体育场馆设施增加一笔可观的收入,还丰富了城市景观,塑造了城市形象,通过广告发布权开发能为所在城市进行商业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宣传,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共进,这也恰好符合了现今所倡导城市经营理念。

4 开发路径

4.1 后勤集团和体育教学部门

学校后勤集团和体育教学部作为管理方,首先,应转变固有观念,重视场地租赁等有形资产的管理与运营的同时,更应加强对如冠名权、广告发布权等无形资产的开发与运营,发挥体育场馆经济效益最大化。管理方应出台针对于场馆无形资产开发与利用的规章制度和相应政策。其次,体育场馆的经营形式可以逐步实行从单纯租赁收入向对无形资本效益的经营的导向转变,这是场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管理方可依据市场的供给需求,结合场馆自身的优势,同国内无形资产开发比较成熟的企业进行合作,共同运营体育场馆,开拓本场馆的无形资产市场,实现场馆无形资产市场资源的优化与整合。

4.2 投资方

首先,投资方应该正确察觉到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优势所在,不应该固守营地,不闻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对校园体育场馆优势的意识要有一个新的行业见解,大胆的投资理念。投资方应对场馆无形资产开发的许可、市场准入、质量管理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加强管理,将场馆无形资产的管理与经营推上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法制化管理轨道,以避免出现非法无序现象。

4.3 学生和教职工

教职工和学生作为开发无形资产效益的参与者和受益方,对待挖掘体育场馆无形资产,观念上要接受这种形式,正确认识开发的益处;开发过程中,学生应该接受学校换组过程中的行为和变化,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给予受益方的意见,教职工做好为开发的本职工作和奉献意识,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为无形资产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赵志星.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大学体育無形资产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6,32(4):71-73.

[2] 孔庆波,张玲燕,熊禄全.体育场馆资源无形资产的开发与管理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34(5):540-545.

[3] 乔子怡.北京体育大学无形资产的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无形资产体育场馆高校
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外体育场馆构建及融资模式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贡献问题的思考
浅谈科研院所无形资产管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无形资产的会计问题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