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璧
摘 要:篮球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发生了运动损伤,不仅会影响训练的效果,也会阻碍技术的充分发挥,严重的时候还会损害学生的身体,所以,运动损伤一直以来都是体育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篮球运动作为一项对抗性较为强烈的运动,在教学训练的过程中,难以避免会产生各种损伤,这些损伤主要集中在关节以及腰部等敏感部位,为了有效地避免运动损伤的产生,本文系统阐述了篮球教学与训练中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并从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做好准备工作、加强组织工作、合理安排训练以及加强关键部位训练等方面阐述了防治运动损伤的措施。
关键词:篮球教学 运动损伤 原因 防治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8(c)-0023-02
1 篮球教学与训练中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
导致篮球运动员损伤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内在原因、有简洁原因,还有外在原因。总体来看,可以分成以下几种。
1.1 安全教育缺失
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好奇心相对较重,精力旺盛,无所畏惧,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勇往直前,通常忽视了篮球运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损伤,感觉自己身体健康,年轻力壮,即便是遇到了各种损伤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对于损伤所产生的后果缺少必要的认知,其结果通常是由于对损伤原因的忽视,造成了更大的伤害以及困扰。所以,教师需要提升安全教育,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的训练,使得学生能够在平时运动过程中多注意,降低运动损伤的产生。还需要合理地安排一般性的准备活动以及专业性的准备活动,按照气候以及身体机能,做好相应的辅助性练习,保证肌肉、关节以及韧带可以充分活动开,避免产生损伤。
1.2 缺少严谨组织
篮球运动作为协作性的运动,要求球员之间要加强合作,所以,假如在运动过程中存在组织混乱、涣散的情况也会造成运动损伤。相较于其他运动来说,篮球运动对于动作熟练程度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篮球教学训练的时候,假如教师将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必然会造成课堂秩序以及纪律涣散,对于联系的人数以及项目缺少统筹规划、安排,教师没有进行正确的指导与示范,导致这个项目在练习的时候,或者出现人多拥挤的情况,或者产生场面混乱的状况,或者是缺少保护措施,或者动作随意,这些情况都会造成学生产生不规范的动作,导致运动损伤的产生。
1.3 超负荷运动
在篮球教学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身体负荷量,避免学生出现运动过量的情况,从而导致过度的疲劳,破坏身体机能的稳定,从而产生危害性。在训练的时候,教师要按照学生实际的身体情况,对运动量、运动密度以及运动强度进行合理的安排,以由易到难的基本原则进行安排,随时调整和监控身体的各项机能,系统掌握运动以及休息尺度。不仅要按照年龄、性别以及训练水平的差异性而进行区别,还需要确保强度可以达到提升体质以及增强技术的目标。
2 篮球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2.1 提升安全防范意识
篮球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运动损伤缺少概念。为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以及心理因素,向学生灌输安全损伤方面的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提升篮球损伤认知,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来预防运动损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其作为重点内容来开展。除此之外,教师在日常的篮球教学过程中,还要结合篮球运动的基本特征,向学生介绍在篮球训练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损伤的身体部位,教导学生使用何种方法能够规避这些损伤的产生,帮助学生提升主观认知的基础上,从客观上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规避运动损伤的产生。
2.2 做好准备工作
篮球教学训练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单单可以提升学生精神以及身体的兴奋度,解除身体惰性,还能够有效地防止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损伤,从而为后期运动教学训练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运动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样可以保证学生肌肉当中毛细血管可以处在开放的状态,有效提升肌肉的力量,同时还有助于韧性以及弹性机能的加强,有效避免肌肉损伤的问题产生。在学生从事准备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做一些肌肉的伸展运动,同时还要多做一些关节的灵活性运动,避免运动过程中产生肌肉拉伤的情况。
2.3 加强组织工作
为了有效地预防篮球教学中产生运动损伤,教师需要注重对篮球教学工作的组织工作,确保篮球课程的纪律性,使得教学工作可以有序的开展。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做出标准而又正确的师范动作,这是完善篮球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要求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篮球技巧要过硬。教师的指导以及示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技巧,防止发生运动损伤。
2.4 合理安排训练
第一,篮球教学的时候,需要将身体素质训练以及篮球技巧训练有效结合在一起。在身体素质难以达到要求的情况,無法掌握一些重点动作,此时运动损伤就会产生,但是从整体上看,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相对较低,因此经常会被忽视;除此之外,在运动心理素质无法达到要求,产生畏难以及恐惧情绪的时候,学生的动作就会变形,导致学生因为动作不规范从而产生损伤。
第二,教师开展篮球技巧教学的时候,需要按照逐步推进以及从易到难的基本原则。在全部学生都掌握了某个动作技巧之后,才能够开展另一个技巧的训练以及教学工作,实现不同技巧的有效衔接,使得训练以及教学工作更加有组织性和全面性,有效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2.5 加强关键部位训练
为了可以有效防止在篮球教学训练过程中产生运动损伤的问题,需要加强丢与一些容易受伤部位的训练,强化关键部位的身体机能。例如:要想避免膝关节产生挫伤,学生在平时篮球训练或者是身体素质训练的时候,要有意识地锻炼肱四头肌。防治肩关节损伤,则要注重对三头肌、肱二头肌以及肩胛肌等多种肌群的训练。对于篮球运动而言,腰部是非常容易损伤的位置,为此,学生不仅要强化腰背肌的训练,同时还要强化腹肌的练习力度。
3 结语
当前,篮球教学训练过程中,运动损伤是难以避免的,同时也是非常普遍的问题,逐渐开始受到社会各界以及学者的广泛关注。在篮球教学训练的时候,教师需要充分分析学生篮球运动损伤所产生的根本原因,通过加强运动之前的准备工作、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合理组织安排篮球教学活动以及加强关键部位的锻炼等方式有效规避运动损伤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刘斌.浅谈体育院校篮球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2):51-53.
[2] 杨杨.篮球教学和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77-79.
[3] 宗有智,齐瑞儒,肖斌.浅谈体育院校篮球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2):279.
[4] 王祥生,袁萍,李海波.高校篮球教学及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图书情报导刊,2008,18(30):198-200.
[5] 毛海涛.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12):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