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仰亚
摘 要:文章对青海省运动与旅游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了构建青海省运动与旅游休闲城市。通过研究可知,青海省拥有独特风景特色和优美的原生态环境;城市配套设施齐全,但乡村生态旅游综合服务、设施不够完善;旅游业已成为青海省重要经济基础;全省拥有省级、国家级和国际化赛事,体育开展氛围良好;全省旅游、节庆与体育融合的活动每年达50%以上,旅游加体育模式正相互融合发展。因此,青海省必须完善“一核三带四区八辅”总框架建设,完善运动与旅游休闲服务水平、加快运动与旅游休闲项目开发,设计及专业人员的培养与发展、构建青海高端,大气和民族特色的高原运动与旅游休闲区、建立运动与旅游休闲服务管理机制,健全运动与旅游休闲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发展、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加强与周边省市、国家间的交流,通过旅游加运动发展模式以打造运动与旅游休闲城市。
关键词:青海省 运动 旅游休闲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0(a)-0198-06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sports with tourism in qinghai province,and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with tourism leisure city in qinghai.The research conclusion: one qinghai province boasts unique landscape features,and beautiful origi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second the city is completly perfected, but rural eco-tourism comprehensive service level and the imperfection of the facilities;thirdly the tourists throughout the province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economic base of qinghai province;fourthly, qinghai province has a good atmosphe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the provincial level of events owned by the province includes provincial and national levels,;fifthy,the total number of provincial tourism and festival activities integrated with sports can reach more than 50% per year on average,tourism and sports models are Integrated developmenting.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First, perfecting the overall framework construction of one nuclear, three belts and four districts with eight road,improveing the comprehensive services of sports and tourism and leisure services.Second, accelerating the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leisure industry and professionals, and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sports leisure projects.Third, building the regional plates featuring plateau sports leisure area, with the high-end, atmospheric and ethnic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qinghai province.Fourth, establish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sports and tourism leisure services, and improve the mutual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and tourism leisure.Fifth, combine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of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ities, provinces and neighboring countries, makes every effort to create the plateau brand features combining sports and tourism.
Key Words: Qinghai province; Sports; Tourism leisure
1 關于休闲、运动休闲、运动与旅游休闲的相关概念
休闲是指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为目的的一种业余生活。它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自身身心需求的一种补偿,是人们在非工作之余或者非劳动之外的调节自我的一种需要[1]。
运动休闲是指在人们在自由支配的时间里,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普及运动休闲活动、丰富运动休闲设施、发展运动休闲产业以直接或间接的体验,来满足身心需求的一种自觉自足的社会文化活动[2]。
运动与旅游休闲是指将运动与旅游相结合的休闲娱乐活动。通过各种运动休闲活动的开展促进旅游业发展,同时旅游业通过丰富迷人的旅游风景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促进运动与旅游休闲的发展,使人们生活的环境形成一种运动与旅游休闲相结合的潮流与时尚的文化生活。
2 运动与旅游休闲城市构建的意义
2.1 运动与旅游休闲作为运动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极大满足了人们娱乐、观光与健身的需求
由于运动与旅游休闲是以娱乐身心、发展自我、体验大自然为一体休闲活动,它强调人类远离嘈杂喧器的都市熔炉,回归自然、融入自然,放松心境、陶冶情操。使人们可以从烦重的工作、学习及生活的烦恼中走出来,去欣赏和感受大自然与休闲运动给我们带来的精彩与乐趣。
2.2 丰富社会生活、文化多元化,促进社会文化与生活融合多样化的建设与发展
运动休闲其活动的形式多彩多样,如“攀爬、射箭、户外拓展、极限挑战等等各种形式的休闲活动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与游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自愿加入到运动休闲与旅游的活动中来。当民众把休闲、娱乐、健身和时尚的元素融入到活动中时,运动休闲与旅游将生活变得更时尚、更性感、更加具有生命力,让社会充满一种具有潮流思想的现代休闲与健身相结合的文化氛围,成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不可忽视的精神力量。
2.3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生态文明城市,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打造城市品牌形象
当前国内很多城市结合自然资源特点、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发展旅游与运动休闲活动,通过打造城市形象,树立城市品牌,明确城市发展的主题,提出打造“旅游与运动休闲之城”的口号。旅游与运动休闲本身就是一种影响广泛且深入人心的社会文化,运动休闲本身提倡绿色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它与旅游文化相结合更能表现出城市的特色与魅力,提高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与向往,促进城市形象品牌的塑造。
2.4 运动与旅游休闲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支柱,有利于拉动消费、繁荣市场和提高经济的发展水平
人们在追求高质量、高档次生活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追求高级别、高品质的运动休闲与旅游消费。为远离嘈杂喧闹的都市生活环境而追求回归自然、安静、陶冶身心的需要,即使付出高昂贵的运动休闲与旅游消费的代价也会在所不惜。而运动休闲与旅游相结合形成新型、综合性的产业结构,为现代化产业调结构促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产业的结构调整具有积极的影响。其辐射效应可以带动休闲体育用品制造业、建筑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广告业、新闻传媒和会展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国际间的友好往来、扩大对国际间的合作,提升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3 运动与旅游休闲城市构建的基础指标分析
3.1 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青藏高原东部是我国进藏的核心枢纽城市,地处东经89°35′~103°04′,北纬31°39′~39°19′之间,面积达22万多km2,境内地形复杂多样,中部有昆仑山、北有祁连山、南有唐古拉山,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境内拥有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辽阔的草原连绵起伏,广阔柴达木盆地浩瀚无边,丰富的动植物、矿产资源。这里拥有著名罕见的冬虫夏草、天山雪莲等,盛产500多种中药材。其境内还有大面积没有受到污染的土地,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与北极、南极和非洲撒哈拉沙漠并列的地球4大超级净土区域之一。海拔高,无污染,生态环境优美,夏无酷暑。每年7月、8月是青海省自然风景最美季节,油菜花开,绿油油的草原,原生态的内陆高原风景有别与云贵高原及黄土高原。动物的天堂三江源、可可西里物种丰富,资源肥沃,造就了青海省别样的风光。
3.2 絕佳的高原原生态环境
青海省地处我国的西北地区其经济发展速度较内地慢,同时又是处于世界屋脊之上,所以该地区的生产制造主要以污染少或者是无污染的绿色环保产业发展为主。因此该省的原生态环境至今保留着良好而未受到破坏的自然环境。这里有高原冰雪覆盖,广布大型冰帽的格拉丹冬雪峰,冰雪覆盖面积近600km2,大小冰川合计105条,平均海拔在6000m以上的山峰20座并广布着大型冰帽[3]。这里有号称地球之肺的湿地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长江 、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我国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这里有冰雪融化形成的水流散乱而程辫状的沱沱河、通天河水系。位于唐古拉山与昆仑山之间素有野生动物天堂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含有大量的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等等名贵野生动物[3]。浩瀚无边,碧水蓝天的内陆第一大咸水湖青海湖,围绕着葱绿而广阔的草滩、羊群似云,遍地油菜花开的秀美、壮阔的高原风光,黄河、湟水谷地那婀娜多姿、奇险秀美、幽深多变的山峰、台地等原生态自然形成的丹霞地貌环境别具一番风格。
3.3 丰富、迷人的旅游风景区
青海省目前打造和发掘可以旅游观光的风景区将近有一千处,而且在全国享有一定知名度风景区达30多处,省级旅游景点达350余处,有美丽的青海湖一望无际的湖面上,碧波连天,雪山导映,鱼群欢乐,万鸟翱翔。东岸有两个子湖,一个为咸水另一个为淡水,这里气候凉爽,是夏季理想的避暑胜地;日月山东边是河湟谷地,良田漠漠,一副塞上江南的风景,西边是广阔草原,帐篷点点,牛羊成群的草原风光。穿越仙米国家森林公园、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互助北山森林公园、天井峡—松山原始森林风景区,去欣赏漫山遍野层林尽染的景色;走进野生动物的天堂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冰雪融化水流交错的高原湿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上百亩油菜花海门源、祁连草原风光、卓尔山景区、黑河峡谷、都兰国际狩猎旅游区,攀登昆仑山、唐古拉山、阿尼玛卿峰、格拉丹东峰、雅拉达泽峰、玉珠峰、大雪峰的白雪皑皑、秀丽壮观景色;沿着唐蕃古道、丝绸之路和黄河湟水谷地去领略民族的文化遗址与习俗,去看那达慕大会、赛马、射箭、参观文成公主庙、玛尼石城、热贡的艺术、瞿昙寺、白马寺、东关清真寺、道教官壂玉皇阁、吐蕃墓葬群、塔尔寺,沿河谷地带可穿过龙羊峡水电站、李家峡水电站去体验黄河大峡谷的丹霞奇景,河谷两岸婀娜多姿、地势险要的峡谷风景[4],此外青海还有尚未被开发的大量旅游风景资源。
3.4 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集聚区
青海省以西宁市为中心,依托作为省会城市西宁市独特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地位,正全力打造特有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生活、文化、休闲名城[5],着力实现青藏高原独特的文化与现代文化资源相融合的高原藏区文化新特色,加快建成西宁城南文化产业园区、西宁海湖新区影视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八瓣莲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丹葛尔文化创意城等文化旅游产业园区进设发展。城东区打造民族多元文化旅游区,城中区打造会展和现代商务区,城西区打造都市文化和现代旅游服务区,城北区打造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区,大通打造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旅游胜地、湟中打造藏传佛教旅游圣地和西宁民间工艺展等[5]。通过以文化为纽带,以产业为载体,以区域文化为特色,依托青藏高原独具特色的秀丽自然风光,打造成为符合现代人休闲、娱乐、探险、游览、度假和展示功能的知名文化名城。
3.5 完善的基础配套保障设施
交通、住宿、餐饮、娱乐休闲是打造休闲城市必需配套的保障设施。青海省在《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中,被公认为是2017年度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全省目前交通有甘青、青藏、敦格、青川、新青、宁张等公路干线和新青、青成、青藏铁路路线,还有新开通的高铁运输;此外还有航空交通运输干线以一主八辅的格局,现已连接着青海的每个角落,西宁机场、格尔木机场、玉树机场、果洛机场、德令哈机场、花土沟机场及现在正在筹建的祁连机场把青海省最边缘的地方交接相通构成了青海四通八达的强大交通枢纽,此外西宁机场还开通了直飞曼谷、首尔、台北、香港、吉隆坡、日本等国际航线,使青海省的壯丽风景走出国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走进青藏高原。住宿、餐饮业围绕市内交通主干线和商业建筑圈的布局,也形成了以大十字商业街、中心广场、新宁广场、立盟商业街、海湖商业街等等为中心的符合提供各类人的现代化需求的餐饮、住宿为一体化综合服务休闲区。市内除了在商业区内设有饮食与文化服务外,像西山、植物园、西宁动物园内、城东郊区及市内周边等地区也建有较完善的餐饮服务,包括烤全羊、涮火锅、特色清真美食一条街、口福街等完善的配套餐饮服务、交通服务便捷,为全市提供了符合人民基本需求的基础设施,此外省市旅游周边县、镇、各州以有一定规模的餐饮、住宿一体化的商业地带以及按照推动城乡乡村旅游发展步伐夯实和完善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全省预计到2020年实现乡村旅游接待点将达到4000家,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游客在户外运动、旅游休闲时提供更为方便、有质量、有档次的综合服务。
3.6 运动休闲活动与专业俱乐部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运动休闲活动,如“登山探险、户外拓展、极限运动等不断的兴起,运动休闲活动以成为了现代人工作之余体验生活、享受大自然和健身养心的发展趋势。随着青海省运动休闲与旅游城市的品味、地位的逐渐提升,近年来青海省推出了一系列的运动休闲与旅游活动为主题的活动。例如“非遗”宗教探秘、户外挑战健身、民俗风情体验、山地运动体验赛、帮马赛马会、雪板滑行等等休闲运动活动。各州地也积极的举行了不同的运动休闲活动,海南州推出了以自然观光、温泉药浴、民俗体验为主题的活动;海东则以文化、民俗与旅游资源相结合,举办了第四届彩虹冰雪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同时还在京津唐举办了大美青海风情海东等大型活动;海北则以挑战极限登山、挑战岗什卡雪峰、攀登年钦夏格日山等户外探险与极限旅游活动;黄南则以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热贡文化旅游区为重点,着力打造乡村度假休闲、宗教文化探秘、民族文化和绿色生态观光为主题的休闲活动。运动休闲俱乐部也由第一家成立至今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发展到了100多家,初具一定的规模体系,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快、起点高。由俱乐部组织开展的登山、穿越、攀岩、滑雪、自行车赛、露营等多项运动休闲旅游活动,累计全年各类运动休闲活动可达4000余次,并带动了全省近30多万人的参与。
4 运动与旅游休闲城市构建的核心指标分析
4.1 青海省全省域内运动开展状况分析
通过从2015年到2017年这三年数据资料收集和统计,并对全省运动体育活动开展次数的整理和分析,全省三年来体育运动开展总次数为431次。三年来平均每年开展体育运动次数为144次,每月平均开展次数约为12次,其中竞技体育运动全省开展总次数为69次占16%,休闲体育运动开展总次数为362次占84%。从图1中分析可知:这三年来体育运动开展总体育次数呈递增发展趋势,竞技体育和休闲体育也在逐年递增,但是竞技体育所占比例不高,全省主要还是也休闲大众体育为主。这说明全省竞技体育开展活动还有望在进一步的提升,而休闲体育活动每年在体育总次数中开展次数相对较高,表明全省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相对比竞技体育要好,群众参与层度更高。休闲体育所占比例占全身比例之高,分析其原因,一是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现在不在太注重追求物质生活,而是更加注重享受精神文明生活和注重身体锻炼;二是全国大力发展全民健身运动规划的需要,鼓励和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促进全民身心得到健全、健康的发展。
4.2 青海省目前所具有的赛事分析
图2中通过从青海省2015年到2017年所开展的具有省级包括省级及以上的赛事进行统计分析,青海省目前具有省级及以上的赛事共有87项,其中赛事级别为省级赛事69项占79%,全国性赛事6项占7%,国际化赛事12项占14%。全国性赛事比赛所占比例数值偏小,全省主要还是以省级比赛级别为主,其占三种比赛级别的79%。省级赛事比赛项目主要有青海省武术套路、撒打锦标赛、跆拳道锦标赛、青海省省运会、青海省少数民族运动会、羽毛球锦标赛、乒乓球锦标赛、QBA青海省篮球联赛、青海省斯诺克台球大奖赛、青海省射击锦标赛等等69项;全国性赛事比赛6项,主要项目有全国冰壶锦标赛、全国双人冰壶锦标赛、环青海湖大学生公路自行车赛、青海湖高原越野精英赛、环青海湖全国徒步大赛、Twin Lotus双莲杯赛;国际化赛事项目12项,主要有国际民族传统射箭精英赛、拳力之巅WKF世界自由搏击争霸赛、青海白驼杯国际男篮争霸赛、中华水塔国际越野行走大赛、青海国际攀岩精英赛、国际自行车速降赛、国际滑雪登山赛、高海拔世界滑雪登山大师赛、青海国际冬季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国际冰壶精英赛、国际冰壶邀请赛、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
4.3 青海省旅游休闲人数与收入现状分析
表1中数据来源于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青海省4年来的基础数据。对表中数据整理分析,得出4年来青海省旅游接待总人数共计10682万人次,平均每年有2670.5万人次旅客来青海省旅游,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0656.26万人次,接待外国游客总计25.74万人次。来青海省的游客每年呈递增趋势,外国游客平均每年有6.435万人次来青海旅游。青海省旅客主要来自国内游客占整个青海省旅客的99.7%,外国游客所占比例不高。
青海省4年来旅游收入总计为1141.76亿元,平均每年实现旅游总收入达到285.44亿元,国内游客带动青海省旅游收入达到1132.04亿元,平均每年实现国内旅游收入为283.01亿元,青海省外国游客来青海旅游实现旅游外汇收入达到14695.36万美元,平均每年旅游外汇收入为3673.84万美元。青海省旅游业已成为青海省经济的重要来源。
4.4 青海省旅游节庆活动与体育活动融合现状分析
从图3中我们可以得出近三年来青海省旅游、节庆活动开展次数在不断的提高,平均每年开展的旅游、节庆活动次数多达200次以上,平均每个月开展的旅游、节庆活动次数在16次以上。与体育融合的旅游、节庆活动次数每年也在不断的上升,2015年与体育融合的旅游、节庆活动73次,占全年开展旅游、节庆活动的33.6%;2016年与体育融合的旅游、节庆活动98次,占整年的43.4%;2017年与体育融合的旅游、节庆活动116次,占全年旅游、节庆活动的47.9%。由此得出,青海省體育与旅游相结合的活动次数每年都在不断的增长提升,体育活动在每年的旅游活动中所占比重也在不断上升,可见青海省旅游业与体育相结合的旅游活动次数在不断的提高。举办体育赛事不仅可以提高青海省对外交流,使青海省的地域、风景特色更好的传播和宣传大美青海,还可以充分调动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到旅游加体育的活动中来,使人们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过程中身体能够承受一定负荷的体育项目运动,以有利于人体既满足了人们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也促进人体身体机能的全面协调发展。青海省旅游、节庆活动与体育相融合,是促进旅游和体育的深度融合,同时体育与旅游也可以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通过旅游加体育的模式,提升青海省旅游档次,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与旅游相机结合,传播和弘扬青海省旅游风景的知名度。旅游加体育深度融合,是旅游业调结构促改革的升华,是现代旅游发展多样化的表现。青海省借助独特的地域特色,山地、河谷、冰山、草原等,结合体育与户外运动及其他活动形式的高度融合发展,是旅游业优化旅游结构的有效手段,是充分实现全民参与和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良好方法和有效手段。
5 结语
(1)青海省具有独有的高原地域特色、丰富的自然景区和优美的原生态生态环境,是国内任何一座城市都不能克制和仿制的,这些独特的风景特色、地域特色及区位条件优势对于打造青海省运动与旅游休闲城市具有绝佳的先天优势。
(2)青海省运动与旅游休闲城市初具雏形,全省接待游客数量逐年增多每年能达267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年平均有285.44亿元。全省境内旅游氛围浓厚,旅游人数众多,全民参与的旅游与运动休闲活动次数逐年提升,休闲体育开展深入基层百姓,各类运动休闲活动开展次数多内容丰富,俱乐部及各组织协会开展的各种运动休闲活动充分的调动了全民的参与。青海省在构成运动与旅游休闲城市的要素中基本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运动与旅游休闲的需求。
(3)素有“夏都西宁”之称的青海,拥有较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全省开通有公路、铁路干线网和航空航线,公路现已基本上覆盖全省每个县至行政村村村通车,铁路干线已实现通高铁,航空航线现已在全省逐渐形成一主八辅的格局,此外航空航线还开通了直飞曼谷、首尔、吉隆坡、日本等国际航线。青海省完善的交通、住宿、餐饮服务,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集聚区和运动娱乐休闲区。全省市内湿地及文化公园植被绿化高,市区及两侧道路绿化面积覆盖广,全省乡村旅游和省市周边县、镇、各州的休闲和旅游服务已有一定规模,但质量及档次还有待逐渐提升。
(4)青海省竞技体育及休闲体育开展氛围良好,休闲体育开展次数比竞技体育开展次数多,所占比例大。全省拥有的赛事级别有省级、国家级外,还有国际化赛事共12项。开展的运动项目丰富多彩,除了传统的体育赛事外青海省还举办比较时尚的体育赛事,如国际滑雪登山赛、国际自行车速降赛、国际攀岩精英赛等赛事。
(5)青海省旅游、节庆活动与体育活动相融合的活动在逐年提升,在旅游活动中体育运动所占旅游活动比重每年能达30%以上,旅游加体育模式正相互融合提升和协调发展。全省运动休闲与旅游相结合的元素的含量相对不高,结合开展的运动与旅游休闲活动的组织规模不够完善,主要以各俱乐部零散组织进行为主,缺乏科学管理和统一指挥与协调,运动休闲活动与旅游结合的休闲运动娱乐项目还不够丰富,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创新。
6 建议
(1)青海省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强、加大对“一核三带四区”的总体框架建设,进一步提高、完善四区三县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成一主八辅的航空交通运输,加快提升和完善乡村旅游综合服务水平,提高运动与旅游休闲的综合服务水平质量,充分发挥“四区三县”的区位特色,把运动休闲与旅游观光融入到乡村的田园与山谷之中。
(2)要迎合现代化发展潮流,加快现代运动休闲产业及专业人员的培养与开发,加强运动休闲项目的开发和设计,结合高原的生态特色、地理人文优势发展更多符合人们参与开展的运动休闲项目。加快旅游服务与旅游产业的开发与创新,加大旅游与运动休闲体育融合发展,并进一步加快发展高端运动休闲与旅游休闲区建设。
(3)加强构建青海省具有高端、大气和民族及地域特色的“高原运动休闲区”、“高原旅游休闲区”和“运动休闲与旅游综合区”为板块的区域特色,以及相互交叉融合的运动休闲与旅游综合区域板块特色。以区域、文化为纽带,推进场馆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开发新的旅游风景路线,以建设运动休闲与旅游相互交叉,相互互补的产业功能城市。不断打造集旅游、娱乐、消费、运动综合一体化的特色城市交流中心,进一步完善运动休闲与旅游城市的要素构建。
(4)建立运动与旅游休闲服务管理机制,健全运动与旅游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发展,使全省上下的体育活动既能得到更多的开展和举办,同时也能更充分、更科学合理的融入到旅游活动中。通过专门的运动与旅游服务管理机制,使全省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或者是全省在开展旅游活动的过程中,都能使二者更加充分、合理的发展。
(5)结合国家政策方针,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大力加强城市与城市、省与省、省与周边国家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交流与互动来弘扬和宣传本省的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景特色,使青海省运动与旅游特色、地域人文风景特色更加得到广大人们的认可和传播。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坚持旅游加运动的发展模式,全力打造运动与旅游休闲相结合的高原品牌特色,形成国内首个具有高品位、高质量的高原城市生态运动、旅游休闲名城。
参考文献
[1] 蔡成梁,朱肇营.青海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2):74-77.
[2] 曾吉,张天娇.对休闲体育概念的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15,34(10):864-866.
[3] 国家地理系列编委会.中国国家地理黄金典藏版[M].长春:吉林出版社出版,2007.
[4] 李强,宋绮凡.青海省体育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41-43.
[5] 王向明.进一步优化我省文化产业区域布局[N].青海日报,2015-03-03.
[6] 马丽娟.基于游客對青海省体育赛事旅游环境感知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
[7] 龚升强.青海省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6.
[8] 何祖星,夏贵霞.运动休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6):685-689.
[9] 邵明虎.杭州富阳运动休闲产业与旅游业互动模式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4,36(5):33-37.
[10]杨强.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与路径机制[J].体育学刊,2016,23(4):55-62.
[11]黄艳.贵州省休闲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6.
[12]王保胜.青海省体育产业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13]绿维创景休闲城市打造及魅力提升研究专题[EB/OL].(2009-05-19).http://i.lwcj.com/report/report090519004.htm.
[14]绿维创景打造休闲城市魅力解析[EB/OL].(2011-02-22).http://www.chiancity.org.cn/cspp/csal/66716.html.
[15]胡永科.中国西部概览青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16]墨刻编辑部.青藏高原玩全攻略[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17]黄鹤.重庆市主城区运动休闲系统构建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
[18]方协邦,李涛,李强,等.青海地区民俗体育文化与健身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1):92-94.
[19]郜建海.开发体育产业市场加快青海经济发展[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2(1):118-119.
[20] 周道平,张小林,刘少英,等.西部民族地区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开发的环境条件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3):24-27.
[21] 李国强.厦门运动休闲城市构建研究[D].集美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