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军
摘 要:公安院校的实战训练是公安院校开设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强的实战性、操作性与综合性,对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提高他们的实战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主要详细分析了公安院校学生在实战训练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预防运动损伤的相关策略。社会的不断发展,让公安民警要面临更加严峻复杂的治安形勢,这也对公安队伍人员的战斗力提出了相应较高的要求,同时对公安院校学生的实战演练与战术训练提出了新的标准。在公安院校的实战训练中,有时候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这种身体损伤会对学生的实战学习造成负担。因此,在公安院校的实战训练中保证学生的训练安全,预防运动损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公安院校学生 实战训练 运动损伤 预防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7(b)-0207-02
1 公安院校学生在实战训练中运动损伤的主要特点
运动损伤,顾名思义,指的是公安院校的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损伤,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的强度及运动量的大小都会对运动损伤产生影响。公安院校学生造成的运动损伤具有明显的两个特点:首先,就是急性的损伤。公安警务的实战训练项目中,有一大部分的是依据当前实际出警的行动状况做的模拟训练,跟竞技运动训练、体育健身锻炼有很大的区别,要求学生掌握具有应变性的动作,如果学生穿的防护服装等出现破损,经常的磕碰就会使其不再具备防护功能,学员容易出现损伤。其次,是特殊训练造成的损伤。公安院校警务训练中有很多的特殊训练,比如攀登训练会造成学生的韧带、指关节发生劳损,城市的越野模拟训练会导致学生产生疲劳性骨膜炎或者拓展性腱膜炎。
2 公安院校学生在实战训练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
(1)实战训练前的准备活动不足。
在进行实战训练之前,首先要进行准备阶段部分的简单活动或者运动,调节学生的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其达到一个适当的水平,让肌肉活动的粘滞性降低,提高身体肌肉韧带的韧性力量,让学生身体的各种肌肉韧带富有一定的弹性,并增加膝盖、肘关节部位的关节润滑液,加大关节的灵活性,当身体新陈代谢处于一个合适的水平以后,才能防止进行强度大的训练时候造成的运动损伤。如果在实战训练前缺乏充分的准备活动,亦或者缺乏正确的准备活动都会增加身体的训练负担,使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增加。
(2)学生对运动损伤相关知识的匮乏。
公安院校的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对他们的实战训练中身体方面的耐力、灵敏度、力量、速度等能力要求比较高,倘若学生缺乏相应训练运动的相关知识,再加上自己本身的素质不足,在不熟悉动作技能的情况下,就会做出错误的动作,违背力学原理和身体结构,这样强行在进行运动的话,就容易导致学生出现运动损伤。
(3)学生的心理或者身体机能不佳的影响。
部分公安院校的学生对一些强度较大的训练项目存在抵触情绪,他们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会产生焦躁的情绪,造成思想不能完全集中,容易导致运动损伤。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经常参加实战训练,导致身心疲惫,晚上休息不好,睡眠质量很差,或者生病后大病初愈,这些情况之下都会让学生的身体机能降低,身体机能不好的时候身体力量降低,一些动作就无法做到位,容易导致运动的损伤。
(4)场地训练的安全性能不高。
训练场地外在的因素中,包括场地的地面、场地的设施、安全保护用具、保护服装、不牢靠的设备安装等,一些设备与设施发生僵硬或者损坏,就会成为安全隐患,增加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危险概率,加上学生保护用具的不足、恶劣的天气等,都会对公安院校学生的实战训练造成影响,导致运动损伤和意外的出现。
3 公安院校学生在实战训练中如何预防发生运动损伤
3.1 重视对学生准备阶段的活动训练
公安院校的实战训练教员要重视对学生训练前的准备活动,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天气情况,来详细制定科学的准备阶段活动。针对训练强度与负荷较大的课程训练项目,要提前让学生先进行热身运动。教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做操、慢跑等一些舒缓的动作来进行全身的热身运动,之后再进行针对性的实战训练。让学生的身体先慢慢地进入新陈代谢的一个合理水平,之后再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着重训练。特别是容易出现损伤的身体膝盖、肘关节、腰部等部位,要进行足够的热身运动,再去科学的训练学生肌肉及筋骨的负荷程度。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负荷训练,需要提前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测试,如果强制学生进行超负荷的训练,不但起不到训练的实际效果,还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很大的损伤。公安院校的学生由于专业特殊,需要比一般的成年人具有更高的训练负荷承受程度,但是这种耐力不是突然增加的,骤然增加会导致学生肌肉、筋骨负荷过重而产生体力透支,产生运动损伤。实战训练教员安排的运动量要科学合理,秉承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并做好充分的运动强度检查工作。
3.2 提高学生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
在进行实战训练的过程前后,教员要做好学生的安全运动教育工作,强化学生对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认识,提高学生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要让他们意识到不正确的训练姿势、错误的动作带来的严重的后果。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去锻炼自身的体质,尤其是要加强对身体薄弱环节的训练,提高关节附近的肌肉灵敏度,并通过自身的特殊训练来增加动作的应变能力。同时还要严格规范实战训练纪律,设置紧急急救与保护措施装备,让学生佩戴护具,并在实际训练中减少对学生头部的冲击力度。假若发生运动损伤,要能够及时地让学生的损伤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3.3 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提高其身体机能
公安院校的实战训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经常开展。教员要注意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公安体能训练理念,调动学生体能训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驱动他们的实战训练内在动因。针对一些学生产生的不良情绪或者抵触心理,教员要及时给予其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保持正面、积极的训练态度。对于学生的体质机能下降的种种因素,教员要做好合理的训练安排,最好是做到劳逸结合,经常给学生组织一些放松性的训练运动。通过放松运动可以使学生疲劳的身体机能得到缓解,比如自我按摩、伸展运动等,最好是在强度较大的训练项目之后半个小时以内进行,这样就会起到较好的放松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运动损伤是公安院校学生在进行实战训练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作为公安院校实战训练的教学人员,要重视对学生造成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要通过制定科学严密的实战训练计划,并结合教学的内容与目标,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提高其身体机能素质,增强学生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并要对场地训练环境进行优化,实现安全训练。
参考文献
[1] 乐成钟,严智勇.军校新学员体能训练课伤病的发生与预防[J].科学技术创新,2013(28):119.
[2] 钱玉想,吕有魁.警务实战的防卫与控制训练中损伤发生规律与处理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4):69-73.
[3] 倪道良.浅析公安院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对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