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展锋 沈有禄
摘 要:梳理了高职文科及“非替代性”显性技能的概念。围绕我国高职文科学生“非替代性”显性技能培养存在的路径目标模糊、市场缺乏对文科学生技能的观测路径及文科学生技能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将高职文科学生“非替代性”显性技能的培养视为一个系统性工程。建议其培养路径为:以培养文科学生的核心技能为基础,使学生具备“非替代性”显性素质;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为文科学生提供技能外显的渠道;注重技能学习的全过程记录。
关键词:高职;文科;“非替代性”显性技能;培养策略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文科专业技能竞赛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与探索”(项目编号:GXGZJG2016B195)
作者简介:周展锋,男,经济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沈有禄(通讯作者),男,教授,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职业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21-0001-04
当前,学术界还未对高职文科专业进行统一的概念界定和分类,参考高等教育文科专业的定义,可将高职文科定义为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的,以人文社会现象为学习对象,主要学习处理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关系技能的学科和专业。[1]高职文科是一个综合学科群,在学科交融发展的趋势下,难以对高职文科专业进行简单的分类,一般认为,高职文科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根据教育部2015年版《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的分类标准,可认为高职文科专业包括旅游大类、文化艺术大类、新闻传播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公安与司法大类及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其余部分大类也包括一些文理科交叉的专业,如财经商贸大类中的品牌代理经营、市场营销、广告策划与营销专业,电子信息大类中的互联网营销专业,轻工纺织大类中的服装陈列与展示设计专业等。[2]文科专业被认为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弱势专业。蔡平对全国高职文科专业进行抽样调查后认为,主因是高职文科专业具有“素质内隐性”的特点[3]148,“素质内隐性”指专业技能主要体现为“软技能”,即协调、领导、决策、人际沟通、情境意识等与操作技能相对的内容。[4]该特点导致高职文科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突出,更使得高职文科专业面临“教、学、做”一体化的发展性困难。为克服“素质内隐性”的专业弱点,部分高职院校正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高职文科学生“非替代性”显性技能培养策略的探索,以期推动文科教学改革,提高文科专业的服务能力和专业竞争力。
一、“非替代性”显性技能的含义
“非替代性”显性技能指的是可直接观测到的、专业性的程序化操作技能,或可通过结果推测、评测工具等间接手段显现出来的专业心智技能,“非替代性”越强,显性越突出。
因为知识表征方式的不同,所以不同学科培养的技能具有不同的特点。通常认为,理工科专业偏重于厚基础、窄口径,所培养的学生有鲜明的技术特长,专业技能凸显生产性、技术性和程序性[5],操作对象是物质性的客观物体,劳动成果易量化[6],可以直接观测和评价,学生就业方向明确,通常难以被其他专业的人员所取代,因此具有“非替代性”的显性特点。文科专业偏重于宽口径培养,学生的技术特长不突出,专业技能主要表现为心智技能,知识表征凸显陈述性,操作对象是观念,劳动成果不易衡量[7]8,因此,通常不具备“非替代性”的显性特点。
二、我国高职文科学生“非替代性”显性技能培养现存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文科技能的“教、学、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体现在高职文科专业通过项目教学、工学合作的教学路径进行技能教学,其中不乏借鉴和参考德国“双元制”、美国CBE和新加坡“教学工厂”等世界主流高职教育模式的先进经验。但是,蔡平认为,近年来的招生、就业困难反映了高职文科技能培养仍存在缺陷,一个突出问题是高职文科以培养学生隐性素质为主,并未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非替代性”显性技能。[3]148-149蔡平的观点只强调了学生自身技能的发展,忽略了软技能展现需要借助的外界条件,因此,我们认为,高职文科专业“非替代性”显性技能培养除路径目标模糊之外,还存在市场缺乏对文科学生技能的观测路径及文科技能评价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一)高职文科专业技能培养路径目标不清,与市场需求脱轨
文科专业重视管理、人际关系处理等能力的培养,如文秘专业强调学生应学会办文、办会、办事等,管理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构建的能力体系仍是以陈述性知识为主,心智技能占优,没有直观外显的代表性技能。
(二)高职文科专业实训教学体系技能培育效果不佳
文科实训教学内容滞后、“赛训合一”的内容脱离真实情境及“校企合作”缺乏实质性合作,使得文科技能在职场中的迁移度有限。实训教学体系中,文科专业技能种类的多样性与层次性给学生造成了困惑,学生对技能的选择及对技能应熟悉、掌握的程度认知不清,学习浅尝辄止,技能水平达不到“非替代性”的程度。
高职文科专业学生普遍通过顶岗实习提高专业技能,但因为学生基础不扎实、技能不成熟,且所学专业和具体产业、行业需要融合的过程,所以短期内难以应用技能。另外,专业与实习岗位不匹配的情况多有发生,致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岗位工作中得不到锻炼。
(三)高职文科专业人才技能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外显途径,市场对文科学生的技能缺乏感知
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现有两种主要的评价方式,一是专业实践能力的开放式课程考核方式,按考试、考查和综合考评等多种形式进行;二是与社会相衔接的职业能力考核,鼓励以各种职业资质考证或技能、水平、能力等級考证代替一般考试。现有评价方式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技能水平的校内评价得不到跨情境的广泛认可;二是相关社会职业资质难以体现技能的“非替代性”,如秘书职业资格证、速录员证、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普通话等级证等;三是缺乏一套完善的、社会各界广泛认同的人才测评系统,用于全面评估、反映学生的外显及内隐能力。文科学生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观测和度量,导致文科学生通常被市场误判为缺乏核心技能。
高职文科学生技能培养遇到的问题制约着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已经有部分高职院校意识到了文科专业要充分提高竞争力,就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非替代性”显性技能,这需要进一步对“非替代性”显性技能培养路径进行探讨,不断深化高职文科专业教学改革。
三、我国高职文科学生“非替代性”显性技能的培养路径
从现存问题中发现,高职文科“非替代性”显性技能的培养可划分为技能养成过程和技能外显过程两个阶段,两个过程相互影响,技能养成系技能外显的基础,技能外显通过反馈对技能养成有积极促进或消极抑制的作用。因此,文科学生的技能转化成为显性技能是一个动态过程,体现在学生的自我技能养成、展示及外界评价的互动过程中,即文科专业学生的技能外显是一个通过持续的提高、展现并得到评价和反馈的过程。基于此判断,我们建议塑造高职文科学生“非替代性”显性技能的变革策略为:以培养文科学生的核心技能为基础,使学生具备“非替代性”显性素质;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为文科学生提供能力外显的渠道;注重文科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记录,通过记录呈现技能的培养过程。
(一)完善多样化培养方式,使高职文科学生具备核心素养和技能
社会角色理论认为,个体先有角色认同,再有责任行为体现。[8]26根据该理论,文科实训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情景代入、角色扮演等方式,不断练习和强化学生的专业角色意识,使学生内化专业身份、专业行为、职业态度等,在言行举止中充分体现专业素质,做到专业特质外化于行。
加拿大“能力本位教育”的职教理念认为,学生应提高适应就业的能力。[9]41围绕就业要求,文科专业应要求学生在不断提高自我认知的基础上选择一门或数门选修课程,如摄影摄像、主持、文案策划等,培养直观的外显技能。
建立连续技能培训体系。文科专业技能具有门槛低、入门易的特点,如果技能停留在初级水平,那么被替代的可能性就高。这就需要建立连续的技能培训体系,层次递进,不断促使学生提高单项技能的水平,使技能水平达到可自由应用于实践的程度,并使学生能认识到自我技能水平,具备反思提高意识。
专业竞赛项目应紧随市场需求,实现多样化及常态化,以赛促训。如通过与企业合办专业技能竞赛,帮助学生理解现实工作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技能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技能培养习惯,提高职业核心竞争力。
(二)创造多层次的良好发展环境,建立文科学生技能外显渠道
宏观层面:教育管理部门进行顶层设计,平衡高职院校文科专业的发展,联合行业协会设计良好的评价体系。我国于1994年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初衷是通过职业资格认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技能[10],但是,多年来职业资格证滥发乱象严重,降低了社会对其的认可度,这正是近年来国务院规范职业资格认证的基本背景。教育管理部门有必要协同行业协会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规范职业资格的认证,一方面,继续精简认证种类和数量;另一方面,通过行业的全程参与设计提升认证的含金量,使职业资格证能够切实反映劳动者的真实技能水平,成为劳动者技能水平的权威显性证明。同时, 设计开发完善的人才测评制度。戴维·麦克利兰提出了“胜任力”概念[7]8,许多机构据此开发出了人才测评工具,有效地帮助企业遴选人才。如果教育管理部门与行业协会设计出完善的人才测评方法和制度,并将之广泛应用到高职文科专业学生的测评中,那么学生的能力就多了一条外显的渠道,同时,企业的用人效率也将得以提高。
中观层面:完善文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实效。资源依赖理论认为,对等和稳定的相互依赖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基础,关系到合作的持续性和效果。[8]27因此,文科专业“校企合作”应转变单纯向企业索取的做法,要做到资源共享、互利互惠、追求共赢。第一,科学选择合作主体。建言学校与工业园区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通过与工业园区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为整个工业园区的企业提供文科专业人才长期统包服务,解决合作企业分散、难以协调的问题。第二,借鉴“管理培训生”模式,与工业园区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管理培训生是企业自主培养管理人员的人才储备计划[11],目的是进行人才战略储备。管培生项目通过轮岗制度,既可以让一个新员工的技能得到外显,又可以让企业对新人的能力有比较直观和全面的了解。当前管培生项目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唯有大企业有能力承担管培生项目,中小企业的体量无法独立支撑该类项目,而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企业及时培养和输送各类人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与企业合办了“管培生”项目班,持续输送学生至企业进行实训,同时,学校与企业共同对学生开展培训,学生经过实习并考核合格即可成为初级主管。该模式改变了传统的“UP-DOWN”教学模式(即先理论后实践),结合“DOWN-UP”模型(即先实践后理论)[12-13],将文科专业实践环节前置,遵循“实践——反馈——理论学习——实践”的循环路径开展阶段性实践与教学。该合作案例系多赢模式,企业拓宽了人才储备量;学校教学解决了理论学习与实践割裂的问题;学生通过管理实践实现了技能的动态外显。第三,建设开放式的、对外服务的文科实践基地,为文科学生提供展示技能的窗口。把培养核心“非替代性”显性技能作为实践基地的考核指标,突出培养文科学生一线经营、管理能力。通过打造文科实践基地的特色服务能力,培养和展示学生的“非替代性”显性能力。
微观层面:记录文科学生技能养成过程,作为技能外显的方式。文科专业通常强调学生技能培养结果和水平的认证,而实践发现,学生学习、实践的过程展示对就业单位全面了解学生技能水平具有直觀作用。因此,今后可使用“成长记录袋”[9]43记录文科学生技能养成过程,收集整理学生不同时期的论文、调查报告、工作方案等内容的视频、图片及实物资料,原生态地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将学生入校以来所有的学习、实践成果进行标准化记录和管理。每一个学生的记录都是独一无二的、“非替代性”的,这对于评价一个学生的技能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可操作性强,可以成为文科专业实训教学评价的选项。
综上所述,高职文科专业要培养“非替代性”显性技能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由教育管理部门统筹学校、行业、企业等共同实现。学校应紧跟时代需求,坚持走“产学结合”的路子,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非替代性”显性技能水平。教育管理部门应统筹协调,为文科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设计完善的文科专业技能认证和测评方法,从外部引导“非替代性”显性技能的培养并为其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 纪宝成. 在历史新起点上办好文科高等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 2009(8): 4-7.
[2] 蔡平. 高职文科专业发展的困境解析——基于100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数据统计[J]. 职业技术教育, 2013, 34(29): 5-9.
[3] 蔡平. 高職文科专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 江苏高教, 2014(1):148-149.
[4] 刘椰辰. 软技能研究述评[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5, 17(2):122-128.
[5] 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第3版[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404-406.
[6] 孙浩然,冉昆玉. 工科大学生就业特征及其对就业指导的要求——基于安徽A高校的调查分析 [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0, 24(1):101-105.
[7] 常少华. 人才测评技术在企业管理培训生选拔中的应用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 2013.
[8] 王晓康.高职教育文科类专业的实训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4.
[9] 王江涛.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文科课程教学建构——以人力资源专业“职业技能培训与开发”课程为例[J].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10,4(1):41-44.
[10] 田大洲.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4:5-7.
[11] 高丽娟. RE集团管理培训生项目优化方案探讨[D].南京:南京大学, 2014:7-8.
[12] 杜建政,李明. CLARION模型:内隐与外显技能学习的整合[J]. 心理科学进展, 2006(6): 844-850.
[13] RON S,EDWARD M,TODD P. From implicit skills to explicit knowledge——a bottom-up model of skill learning[J]. Cognitive Science, 2001, 25(2):20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