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甜甜
【摘 要】《四世同堂》从本质上看,不仅人物众多,而且人物之间的关系还复杂多变,不同人物之间展现了不同的犀利手法,在精细的“雕琢”中刻画了中国人内心的特点。并且,老舍笔下的“地道中国人”不仅生动饱满,而且丰富复杂,语言上相对朴实幽默。展现了民族文化的根基,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的特征。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展现了老舍艺术个性。《四世同堂》不仅利用辩证论的方式进行了中外对比,还塑造了“地道中国人”正面形象和汉奸走狗负面形象,扁平的审美价值等。为大家共同的精神世界,打开了世界大门的金钥匙。
【关键词】四世同堂;地道;老舍
一、《四世同堂》的综合性分析
《四世同堂》主要展现的是市民的内心形象,并赋予了其强大的生命力。语言生形象深刻而犀利,情感真实,丰富多变。从本质上看,以一部直击国人心理特征的作品之一。一方面勾画了“地道中国人”正面形象,展现了强有力的民族根基,实现了宣传教育的意图,另外一个方面也从侧面展现了反面人物的劣根,并以批判的思想进行展现主体性,并在此作用下,《四世同堂》展现了老舍先生所熟知的市民生活及其民俗文化题材[1]。
二、家国叙事与文化抗战上的创作过程和艺术展现
《四世同堂》从家国叙事与文化抗战的角度进行分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存在一定的歧视。在权威的衡量下,展现了新批评理论为出发点的内部研究机制。从煮字疗饥到“人民艺术家”的历程中,开始时候的生活并不宽裕,业余时间是写作。在第一篇白话文《她的失败》出版之后,就去了基础较做社会服务工作,接着在其推荐下做了教授和翻译等。接着在《小说月报》的连载中,改名为老舍,接着正式进入中国现代文化的主流圈。1944年年初,老舍先生开始了《四世同堂》的三部曲,并连续发表[2]。根据老舍先生的每一篇文章来看,《四世同堂》已经是老师先生,在艺术成就上的精致之作品。不僅如此,也是老舍先生用时最长,规模最大,思想和结构繁重,技法众多的一种小说。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观念的情怀嫁接。《四世同堂》的最初创造动机是像爱母亲那样爱北平。《四世同堂》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惶惑》、《饥荒》、《偷生》[3]。由此,可以分析出来,老舍先生的理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向:第一,先讲述国家需要先回到精神的故乡。第二,在迫于金钱压力的状态下,需要养家糊口的基本保障。第三,在文化素养上已经具备了精彩在展现的情怀和知识力量。从家族至上和文化抗战的角度进行分析,展现了抗日民族统一展现的时代及其作品的结合,及其文化的批判性和精神的在造性,并在以上的基础上,实现另劈道路,雪耻历史的情怀。
三、《四世同堂》的形象塑造
(一)老舍眼中的中国人和外国人
《四世同堂》是文艺所揭示的事实就是人的事实……按照国籍进行区分文章的人物,大体可以分为中国、日本、意大利、英国几个国家,日本和中国之间是侵略和被侵略的关系,而意大利和英国是扮演者观察员的身份,利用漫画的风格形式对日本进行讽刺,揭露了日本人小和狂、假、恶的特点,展现了日本变态的行为[4]。在语言上,幽默诙谐,但是语言上却占据着浓厚的讽刺意味。还叫嚣着三个月灭了中国,日本人不仅小而且狂妄自大,以为自己是最厉害的民族,并且日本人还展现了糖衣炮弹的虚假形象,并卖鸦片,滥杀无辜,扶持汉奸,进行严重的财富掠夺。七七卢沟桥事变后,都展现了小日本的凶残本质。与此同时,老舍先生也塑造了一个日本老妇女的形象,让她认为日本必败。《四世同堂》中还展现了意大利神父的形象,他对中国人的态度是一种冷淡并且蔑视的态度,从他的脸上也看到了恶的本质,与此同时,也展现了适者生存的生态进化学说。《四世同堂》在中国人群的刻画中,展现了不一样的性格特征,有代表中华民族伟大传统的正面人物,也有小部分的汉奸人物,还有部分普通人群,这些全部串联起来,就构建成为了“地道中国人”人群。
(二)“地道中国人”正面形象塑造
《四世同堂》中展现中华民族正面思想的就是“地道中国人”,他们不仅是民族尊严的捍卫者,其中还有一个75岁的大爷,本是安分守己过小日子的市民。心中存在的是小家,但是,在日本人一次又一次,丑陋的恶行下,感受到了国家破家必亡的思想,就此不在屈服。李四爷展现了刚强和正直、仗义的性格,不但维持公正,还在和日本人的对抗中抑郁而死。其中,还展现了不少人愿意和北平共存亡的思想,甚至还有不少拥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形象的勇士。这些人物,虽然在性格上不同,但是都展现了一个大写的“地道中国人”正面形象。从小说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这些人物,哈姆雷特式的思想型人物,也就是所谓的“地道的中国读书人”形象。韵梅展现了温良娴淑之美,实现了中国近代女性优良化身,突出了香中别有韵,梅瘦不畏寒的版样。小文夫妇与之不同,展现了夏花秋叶之美,也体现了中国旗袍的继承与发扬,最后也是生如夏花,死如秋叶[5]。
(三)汉奸走狗形象
《四世同堂》中不仅展现了众多的正面人物,也深层的刻画了人模狗样的“丑”的审美价值。一方面让大家感受到光明中也会存在黑暗,黑暗中业火存在丑的和病态的东西。甚至,有的额可以用缺陷、怪异、畸形等词语进行形容。“丑”是历史上的深度挖掘,像汪精卫这样的狗汉奸们只能说是“狐狸”“苍蝇”“疯狗”,是病态的中国人形象。其中,冠晓荷就展现了毫无信仰的小丑形象,蓝东阳是一个臭和丑的文娼想象,祁瑞丰呈现了小三花脸儿信息概念股,这个三人组合,可谓是臭到极致。
(四)扁平任务审美价值和小说美学构建
《四世同堂》中从符号化和漫画化的角度进行分析:第一,老舍先生在对比和漫画中,实现了两级分化的状态,展现了正反面人物的对比,互为映衬,印象深刻。第二,在脸谱和拟物的构建中,老舍先生利用京剧的手段进行塑造和讽刺丑角。例如:日本人是绿小鬼都是对此辈非人类的隐喻。第三,因果与报应,像“三结义”中的老大,最后就被“消毒”活埋,老二死于核爆,老三死于“除奸”。充分展现了文章的类型化和脸谱化、符号化的扁平人物构建。紧接着利用文章报国,利用新古典主义构建老舍小说美学建设。
四、总结
从本质上看《四世同堂》,不仅注重史诗性和人民性的刻画,在展现了故事性和传奇性、民族性和地方性。在人物的刻画上主要是把人物形象进行符号化和扁平化,讲究多义性和复调性。《四世同堂》不论是在思想价值上,是爱是在世界性和民族性、人性的三维思维上,都达到了长篇小说的巅峰状态。
【参考文献】
[1]胡作友.在史实与文学之间穿行——解读新历史主义的文学批评[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3(01).
[2]史承钧.老舍《四世同堂》中的国民政府抗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3]马晓冬.老舍笔下的英国人形象——以《四世同堂》为中心[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5(01).
[4]周志雄.轻松、简易的小说美学——评网络小说《翻译官》[J].名作欣赏. 2017(10).
[5]韩进廉.中国小说观念的变易与延续——《红楼梦》对小说美学的贡献[J].红楼梦学刊.198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