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孔子的文质论

2018-06-11 16:10司乐
智富时代 2018年3期

司乐

【摘 要】文质论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质彬彬是孔子的一个重要美学命题。他用这一概念来规定君子的理想人格。多年来,许多学者被困在文质的关系的讨论中,一些人尚文,一些人尚质,还有一些人认为文质并重。随着文学的不断前进和发展,文质彬彬的影响已经触及到文学领域,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它主要表现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经过不断的探索和讨论,文与质的内涵逐渐延伸到更为广阔的领域,使其影响也更为多元化。

【关键词】尚文;尚质;文质彬彬

孔子虽然是先秦时期最早提出文质论的人,但是它并没有明确文与质的概念,也没有对文与质的内涵做详细的规定。本文前面对文质义的解释,自然不是孔子本人对文质义的明确阐释,而是借鉴后代学者对孔子言论和思想的研究成果归纳得出。当然,每个学者都有不同的见解,虽然研究者对与文质义的概念和内涵有不同的解说,但基于文质论最先是规定君子品格的理想化模式这一目的,多数学者将文质义解释为:“文”指人的仪表、礼仪等外在表现形式,“质”指人的品德、修养等内在品质。在基本明确了文质义的基础上,研究者对与文质关系的讨论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一、尚文

一些学者认为孔子是“尚文”的。他们主要是从孔子的言论中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

例如,《论语·八佾》:“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句话的意思是讲,周朝的礼乐制度是借鉴于夏、商两代的基础上而建立的,如此丰富完备,我遵从周朝的制度。一些研究者认为,周朝的礼法之所以比夏商两代丰富多彩,不仅仅表现在它的质的一面,即律法和规则。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文的一面,即礼乐礼法上。

再如《论语·卫灵公》中所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讲的是,工匠要想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他的工具锋利。这里讨论的是“事”和“器”的关系,但是也可以间接的联系到“文”与“质”的关系,“事”就是质的一面,“器”就是“文”的一面。所以很多研究者从“利器”的主张上,推断出孔子“尚文”的观点。

又如,《左傳·襄公二十年》记载:“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行而不远。”丘明所记载孔子曾说:有志气的人,说话也充满了志气,而且话语里文采斐然。不说话谁能知道你的志气呢?说话写文章没有文采,流传就不会久远。这也是一些研究者认为孔子“尚文”的重要佐证。

二、尚质

研究文质论的学者不计其数,也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孔子是尚质的。

例如在《论语·先进》中提到:“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个人平时不怎么说话,但是一出口便说到了要害上。这也是侧面反映这个人不用巧言俏语来表现自己,更不用过多的文辞和修饰来装点他的话语,但就是他朴实无话的语言,简单明了,直接了当,每次都能一语中的。这充分表明了孔子的“尚质”主张。

再如,在《论语·宪问》中说到:“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孔子在这里说,有德行的人一定善言,一定懂得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但是善言的人,或者说喜欢用华丽的语言来突显自己的人是不一定有德行的。这句话同样也是很多研究者认为孔子“尚质”主张的有力证据。

三、文质并重

关于文质论,孔子是更倾向于“文”,还是更倾向于“质”呢?我认为文质论强调的是文质彬彬四个字,即文质并重。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玉杯篇》中提到:“文著于质,质不居文。质文两备,然后其礼成;文质偏行,不得有我尔之名;俱不能备而偏行之,宁有质而无文。”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文能使质更加显著清楚地表达它的含义,而文又必须以质为基础才具有他独特的意义。质和文同时具备时才可以称为礼节,如果质和文相分离而各行其事,连你我之分的礼节也就会没有了。当然如果有时候真的没有办法使质和文并存,使它们相互协调,那宁可舍弃文而拥有质。对于这段话的解释,学者产生了很多分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根据“宁有质而无文”,断定孔子是“尚质”的;另一方面根据“质文两备,然后其礼成,”认为孔子是主张文质并重。针对这两种看法,我比较赞同后者。将这段话前后对比,就会发现,“宁有质而无文”的前提是“俱不能备而偏行之”,这是一种不得已的情况。而整段话所表达的重点还是在于“质文两备”上。近人杨树达也对次做出了解释:“以文质兼备为主,万不得已,则存质而舍文。”他认为孔子的本意该是如此。

郭绍虞先生也曾说到:“尚文则宜超于实用,尚质则宜忽于文辞,好似有些冲突,但是他却能折中调剂恰到好处。”这里明确讲出了,尚文实用性较低,尚质又会忽略其文辞的修饰作用,只有将它们折中协调,才能做到恰到好处。

从他人的评价中,我们可以寻找到孔子主张文质并重的很多痕迹,同样的,回归到文质论的本意和初衷,我们也不难看出,孔子提出文质论的目的是对于君子理想人格的规定,即既要有高尚的品格,又要有出众的仪表,只有两者兼备,才是一名真正的君子。

当然,如上例所讲,孔子对于文、质的关系,并非在所有场合都表现的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但总的来说,孔子文质论的本意还是在强调文质并重,这也对后世文学、美学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校订.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2]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郭璇.论“文质彬彬”[J].美与时代(下),2016(07).

[4]凌先威.浅析孔子的文质观[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7).

[5]李柯慧.浅析孔子的“文质”修辞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12).

[6]李叶楠.从孔子的文质观浅析君子人格[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