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颖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市场大环境逐渐完善,合同成为现代企业开展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其在企业的日常运行和未来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文章就此对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管理;控制
前言:
当下,我国社会正在处于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中,这种模式使得企业面临着众多的机遇和挑战,其中的风险也是越来越多。同时,由于近年来供给侧改革的不断进行,使得企业运营模式不断发展变化,传统的风险防控措施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需求。这种情况下,企业就需要针对当前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分析产生风险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对风险进行管控,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一、企业合同法律风险产生原因
(一)法律意识淡薄
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一种法制经济,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契约性经济。任何形式的民事法律关系都要在签订合同之后来确立。然而如果企业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不仅无法确保合同的公正性以及合法性,同时还有可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进而造成损失。举例来说,在合同管理中,如果企业的经营者对于事前风险防范以及事中风险管控缺乏正确的认识,并且还不具备合同审查或者是风险辨别的能力,则一旦出现风险问题,就会很难采取有效措施,致使企业损失很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看重合同的静态管理 忽视合同的动态管理
在我国企业中对于企业合同的管理普遍存在“只见树木,不见树林”的做法,他们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将全部的精力都倾注在了合同的准备、签订之上,却对合同管理全过程中最重要的合同履行、合同归档环节视而不见。与合同订立阶段相比,合同条款中约定的交货、验收、结算是否如约执行,合同整个过程中的单据、权证等重要证据是否归档显然更为关键,合同的根本目的难道不就是为了顺利完成具体的经济行为吗?合同像人一样,同样有生命周期,从合同准备、到合同订立、合同履行直至合终结是一环扣一环的全周期的生命体。其要求管理者必须处理好每一个环节,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三)合同管理模式落后 合同管理不到位
合同管理制度在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尤其要注意其是否符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和需求,是否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说,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存在着敷衍了事、执行不到位、不符合企业实际等状况,一些企业仍然存在着法律部门合同负责制的模式,企业签订的每份合同都由法律部门把关。现实中,法律部门往往只能从法律上对合同条款做合规性、合理性审查,对合同签订的背景、具体情况,合同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一无所知。此外,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法律部门不能够实现对执行情况的有效监控,从而使得合同管理存在不到位的情况,进而致使合同风险防控效果不佳。
(四)履行合同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法律风险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有时会发生履行合同风险,也就是由违约或者不可力抗等原因,而造成企业经济效益受损的情况。出现履约合同风险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在合同签订后,缺乏对合同的妥善管理,或者对市场行情变化的预测不足,从而使得企业没有再第一时间内发现风险的存在,进而引起一系列的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情况,不利于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企业的相关领导层和合同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法律风险的重视和研究。
二、加强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企业要强化企业员工法律意识 提高其合同管理能力
企业要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对员工进行培训工作,确保员工对于合同法律条款进行明确了解,从而使得员工可以严格遵照相关合同要求来进行工作。合同的签订对于企业而言就像我们学生时代写日记中标明日期一样,是合同的开始部分,而对于企业而言,执行合同内容才是重中之重,就像日记的主体内容一样,其意义是巨大的。日记就是记录着自身平日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而企业也是如此,应在合同内容执行中做好记录,从而做好记载留档工作,尤其是在合同内容出现变化后,其合同双方主体在合同中履行的义务都有所变化,结合一方主体本应做的事情而沒有及时去完成,应在合同中加以备注,这种文件应转交给另一方主体确认,在确认签字之后,若是这方主体不签字,则经办人员需要将具体文件转交给当事人,并使其作为强有力的证据而保存。
(二)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的事前控制
近几年以来,由于国际市场形势持续低迷,很多企业的履约能力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变化。因此,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对于签约方进行资信审查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也是维护国有企业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说,相关的合同管理人员应该积极详实的对签约单位的资质、发展现状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做好建档以及动态维护,并及时跟踪管理,以便于对资质档案的及时更新。与此同时,通过这种方式,相关工作人员还能够充分地了解签约方的履约能力,并在此基础之上签订合同,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法律风险和经济纠纷的问题的出现。
(三)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的事中控制
在企业合同履行的过程中,企业在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发生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相关的合同承办人在合同履约期间,应该尽职尽责,积极敦促签约相对方保质保量且在规定时间内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如果存在履行合同风险,则要依靠《合同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来与对方进行协商,并按照相关程序采取补救及应对措施;其次,作为企业的法务人员,应该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履约情况进行检查。比如说定期开展的合同管理专项检查、报送主办单位合同履行终结表以及管理台账等,这些都能够为企业的法务人员了解合同履行状况提供便利条件。
(四)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的事后控制
在企业合同签订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终止之后,企业需要在第一时间内按照合同约定来对完成的工作进行验收,如没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关闭合同,并对本次合同管理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以此来为今后准确识别法律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五)加强合同法律风险管理
在科技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书面合同仍然是合同签订双方解决纠纷的最原始的文件资料,这是由于书面合同中对于签订双方的权、责、利等进行了清晰明确的表述,这也使它成为有效避免纠纷的有力依据。所以,企业合同管理人员应该在编写书面合同时,尽量采用国家或者行业现行的格式合同文本,并保证合同内容严谨而完善,这一方面可以降低合同审查人员的工作难度,另一方面还大大提高了合同法律风险的防范力度。此外,企业除了要加强对合同示范文本的宣传之外,还需要在相关法务人员的指导之下进行使用,如需要对合同中的某项条款进行修改的,必须由双方共同协商完成确认,并加盖合同专用章,以免将来发生纠纷。从而维护企业自身的利益。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相信对合同法律风险防范的研究也会逐步深入并且系统化。在实践过程中,企业一方面需要从而风险理论、合同法理论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另一方面需要结合企业的经营实际总结经验,同时,还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合同管理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对合同的全过程立体化管控。
【参考文献】
[1]拓圣楠,晁剑鸣.国有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6(20):37.
[2]弓党社,张璇,史文娜.企业合同管理风险研究与防范[A].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201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10.
[3]徐向国.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识别与防范[D].吉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