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卓涵
【摘 要】多年来,俄罗斯政府一直致力于远东地区政策的调整与实施,积极采取措施发展远东地区的经济。随着中俄两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俄边境贸易也日趋完善。同中国一样,俄罗斯政府也积极推进中俄贸易往来,尤其重视远东地区贸易的发展,两国共同创造机会,促使俄罗斯远东地区迎来发展良机。
【关键词】远东政策;中俄边境贸易;新机遇
远东地区指俄罗斯的东部地区,这里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但目前,远东和外贝加尔湖地区在生产潜力上远不如苏联时期,工作岗位减少、自然人口流失等一系列因素导致远东地区与俄罗斯其他地区的联系逐渐减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严峻的形势迫使俄罗斯政府不断调整远东政策,辅助远东地区的发展。
边境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一种特殊形式。中俄边境贸易历史悠久且形式多样。如今,中俄贸易已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基于俄罗斯政府在远东地区的政策调整,我国与俄方边境贸易的前景越来越广阔。随着两国经济的发展,中俄外交关系的稳定,双方贸易关系逐渐稳定,双边贸易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也在不断扩充,并初步形成了成熟的贸易框架。在此框架下,中俄两国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利用俄罗斯远东地区优越的条件以及与中国的贸易互补,加大贸易往来,扩大投资规模,为两国经济合作互利共赢创造良好条件。
一、俄罗斯远东政策
(一)俄罗斯远东政策的实施情况
多年来,俄罗斯一直致力于区域政策的调整与实施,努力支持和建立平衡地区资源、经济配置和人口迁移的体系。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这种体系现在还未建立,但是,俄罗斯权威机构已证实,这种体系能为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转变。例如,这种体系能部分实现国家社会经济单一城市恢复的项目(官方数据显示,342个城市的居民点已达1600万人)。2010至2013年间根据此项目财政预算需支持49座有20万新工作岗位的单一城市。在2014年又为5座单一城市拨款30亿卢布,其中包括支付移民人员的金额(不超过30%)。移民者个人能得到20万卢布,一个家庭能得到30万卢布。而赴远东地区工作人员能得到40万到80万卢布。区域政策中局部建设的例子有很多,联邦主体层面的例子就更多了。近些年,在俄罗斯区域政策中最行之有效的政策是向东开发(媒体俗称“东部开发”),这项政策已获得俄罗斯管理层的支持。我们也能够看到,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進展。
专家们对这项政策充满期待,因为近十年来,国家区域主义者重点研究了亚洲国家的社会经济、人口和生态问题,且成果颇丰。许多学术文章和专题论文都对远东政策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如П.А.米那基勒院士在《区域经济:远东》一书中发表的文章《追忆远东》和《从计划走向市场》,В.В.阿列克谢耶夫院士和他的同事Е.В.阿列克谢耶娃、К.И.祖波科夫、И.В.巴别列士尼科夫发表的《16至20世纪地缘政治和文明更迭下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发展》文章等。除此之外,俄罗斯的两所科学院在研究远东政策方面占优势,它们是西伯利亚研究院和远东研究院。这两所科学院在继承了苏联学术界多方面研究区域学的传统上孜孜不倦的研究此政策。
在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有研究经济和工业生产组织的学校,领导者为瓦·弗·库列朔夫院士、俄罗斯科学院记者瓦·阿·科柳科夫和维·叶·谢里维勒斯托夫教授。研究成果收录在相关学术论文里(仅以著名著作为例:《21世纪前十年的西伯利亚》和刚出版的《俄罗斯国民经济共同体中西伯利亚经济的现代地位》)和相关杂志里,如《区域:经济和社会》、《生态学》。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的区域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研究学院,领导者为巴·亚·米那基勒院士(他为远东问题和当代俄罗斯传播业发展所做的贡献被列入国家科学“黄金储备”),其中一篇在俄罗斯最好的社会杂志之一《经济空间》上发表。有些遗憾的是,从远东到西伯利亚再到俄罗斯西部,除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外没有一个能在区域间问题研究的广度和质量上与之媲美的研究院,并且在针对欧洲其他国家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上也未能达成一致。
俄罗斯东部地区在苏联时期“配置和发展工业生产力”政策下得到了长足发展,对苏联国民经济共同体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在,作为占据国家三分之一多领土并拥有少于全国二十分之一人口的地区,远东和外贝加尔湖地区依旧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俄罗斯四分之一的森林资源、30%的煤炭资源、20%的碳氢化合原料、大量战略原料、鱼类、珍稀野生动物和有益植物都集中于此,这些都为远东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远东和外贝加尔湖地区在生产潜力上不如苏联时期。当时,它们能为各地区乃至全国提供生产,而现在,由于工作岗位的减少,自然人口的流失,导致苏联时期建立的横贯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贝阿铁路无法发挥本来的作用,公路的急剧减少也导致远东和外贝加尔湖地区与俄罗斯其他地区的联系逐渐减少。严峻的形势迫使俄罗斯政府不断调整远东政策,积极实施财政政策辅助远东地区发展。
在解决俄罗斯亚洲部分危机形势的措施中,有一项截止到2005年的“西伯利亚”方针,但它在2002年根据俄联邦政府2002年8月24号630号文件过早夭折了。还有“到2020年西伯利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方针,最终也未能成为发展和保护该地区的方法。
(二)俄罗斯远东政策的发展与调整
首先,俄政府计划向远东地区移民。据中国之声新闻报道,俄罗斯总统移民委员会主席帕斯卡乔夫表示,俄罗斯计划从中南部地区向远东地区移民,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远东地区指俄罗斯的东部地区,包括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楚科奇自治专区等9个行政区。主要城市有海参崴、伯力、雅库茨克等。这里人烟最为稀少:从1991年到2010年,当地居民数量锐减22%,流失近200万人。远东地区占俄罗斯约36%的国土面积(600多万平方公里),但仅有630万人居住于此,也就是说每平方公里只有1人。而俄罗斯人口平均密度为8.5人。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远东开发对俄罗斯具有特殊意义,该地区自然资源丰富,能够给俄罗斯和亚太地区的发展提供机遇。发展远东地区也是俄政府一贯的国家政策。2015年远东地区吸引投资超1万亿卢布,启动了300多个投资项目。
除了移民远东,2015年2月,俄罗斯远东发展部批准了首批三个超前发展区,它们位于滨海边疆区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俄总统驻远东全权代表特鲁特涅夫表示,未来几年,政府对发展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拨款将达62亿卢布(约合1亿美元),同时将吸引个人投资500多亿卢布,并创造约7000个就业岗位。2015年7月,普京签署设立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的法案,设立期限为70年。自由港将在税收、海关和检疫等方面为入驻企业提供便利。2016年5月初,普京又签署了《俄罗斯远东地区土地免费配发法案》。根据法令,俄公民可在远东地区一次性无偿获得不超过1公顷的土地使用权。使用期限为5年,到期后土地如果得到开发,便可以转为公民私有财产或由其承租;如果土地未被使用则被国家收回。
但目前,远东开发的进程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例如,俄罗斯财政收入困难,投资远东难度大。再如,吸引外资受限。由于西方制裁和油价下跌,俄罗斯财政收入下降幅度较大,满足国内需求都很困难,更没有能力往远东投资。现在俄罗斯每年都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办东方经济论坛,渴望吸引中国、韩国、日本等亚太地区的投资,来促进远东地区的开发。基于俄罗斯在远东地区实施的政策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特别是中国沿边地区全面的对外开放,都为中俄两国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罕见的商机。与苏联时期相比,我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升。随着中俄外交关系的不断稳定,两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双方在边境地区的贸易往来也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
二、中俄边境贸易
“东部开发”政策计划已久,随着俄罗斯远东新政策的提出,逐渐出现了国家经济原料的优势和中俄关系等问题。所有这些都是多角度和跨学科的问题。远东地区形势不仅成为了俄罗斯远东新政策的吸铁石,而且对亚太国家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使亚太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过半,出口总量占世界40%。其中最大的亮点在于中俄边境贸易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90年代苏联解体后远东地区经济贸易的发展。
(一)中俄边境贸易的发展及存在问题
17世纪中叶,黑龙江沿岸地区已经与沙皇俄国有了直接的边境贸易接触。1689年,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1728年又签订了《恰克图条约》,在这些以及之后的各类条约中,都有着边界通商的条款。咸丰时期,中俄两国初步形成了完整的边境互贸区。但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发展形势并不乐观。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两国贸易往来一度停滞。
当今,边境贸易是中俄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中俄贸易额的20%。俄罗斯是我国最大邻国,双方共同边界线长达四千七百多千米,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1996年以来,中俄两国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间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就贸易成交量而言,中俄两国在2010年达到了555.5亿美元的目标,预计在2020年,两国的贸易额将达到2000亿美元。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逐渐衰退,加上之前苏联时期中央财政补贴的消失,远东地区已经无法承担从西方国家进口工业所需原材料及零部件的运输成本费,因此,俄罗斯放弃了欧洲市场,进而转向与中国等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例如,从中国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等。而中国也由此从俄罗斯进口廉价的工业原材料。这无疑对我国边境贸易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尽管中俄边境贸易已进入良性发展趋势,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牵制和影响着中俄边境贸易的长远发展。从进出口结构上看,中国对俄罗斯的贸易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俄罗斯对我国的出口产品以资源密集型为主,贸易层次较低。尽管中国对俄出口的机电类商品比重正逐年升高(2012年贸易额已达881.6亿美元),但是“灰色清关”、“现金贸易”以及俄罗斯边境口岸地区的腐败现象,给两国边境贸易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减弱,导致了部分地方实力的扩大,这些势力游走于法律边缘,进行不正当的边境交易,使得大批中国商户停止与其的经贸往来。此外,俄罗斯腐败现象较为严重。在中俄边贸过程中,对我国商户敲诈勒索、故意刁难,而对某些违法行为熟视无睹。与此同时,俄罗斯远东地区仍存在反华实力,他们反对中国商品在俄罗斯的售卖。由于近年来俄罗斯经济发展不景气,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无法与我國东北地区发展相持平,生活水平的差距致使俄方当地居民对中俄边境贸易产生不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方贸易发展的进程。基于此,中俄边境贸易正等待着发展良机。
(二)中俄边境贸易发展的新机遇
尽管困难重重,俄罗斯政府始终把远东地区的发展视为重中之重,积极推进中俄贸易往来。而我国也积极配合,创造机会发展同俄罗斯的边境贸易,使俄罗斯远东地区迎来发展良机。
为推动中俄双方边境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逐渐加强对边境贸易企业的扶持力度,使其贸易能够平稳快速的进行。在税收政策上,减轻边境贸易企业的税收负担,大力扶持边境贸易企业,将减税政策落到实处,实时监督,保证进行。其次,严厉打击偷税漏税等违法乱纪行为,保证法律的有效性。再次,鼓励边境企业完善自身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产品层次和质量,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最后,我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身到世界经济洪流中,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加强宣传力度,促进中俄双方的友好往来。
以阿穆尔州为例,2014年底,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过法案,计划在远东地区建设14个超前发展区。2015年,俄罗斯在阿穆尔州设立了“别洛戈尔斯克”和“普里阿穆尔斯卡亚”两个超前发展区,期限为70年。超前发展区的建设将为投资商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各种优惠政策,还能够大幅度改善阿穆尔州人民的生活。
俄罗斯政府之所以重点发展阿穆尔州,首先是看中了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阿穆尔州位于亚太国家的运输走廊,是交通枢纽。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贝阿铁路也经过该州。阿穆尔河和结雅河上的码头货物年吞吐量达到500至600万吨。这里自然资源丰富,黄金储量位居全俄第三,褐煤储量达35亿吨。此外,阿穆尔州经济发展迅速。2015年,该州食品和农产品的出口量大幅增加。食品主要销往中国、日本、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地,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粮仓。据悉,超前发展区拟建立自由关税区,投资者将享受税收和预算外资金优惠。远东地区的开发对整个俄罗斯都有着试验和引领作用。
中国黑龙江省黑河市梦兰星河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将在俄罗斯阿穆尔州别廖佐夫卡镇进行投资,预计建设一座年产600万吨石油的炼油厂,和一座年生产能力为50万吨的水泥厂。工厂建设阶段,设备从中国进口,在俄罗斯入境时免关税。俄方从中国聘请专家,不受劳动配额限制。据水泥厂厂长介绍,该厂由梦兰星河公司投资1亿多人民币建成,目前处于试运营阶段。由于阿穆尔州此前没有水泥厂,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水泥又需要大量进口,中方便考虑同俄方合作该项目。
当地还在建设一座榨油厂,据当地政府官员介绍,“别洛戈尔斯克”超前发展区农业和畜牧业发达,盛产大豆。在2015年,该州大豆的产量超过了200万吨。但是,这些大豆无论是出口还是流向国内市场,都没有进行过加工。因此,该州在“别洛戈尔斯克”超前发展区建设榨油厂,以便对大豆进行深加工。
除了阿穆尔州,还有许多项目着眼于扩大对华的出口。为了改善投资环境,我国正根据远东发展的新模式,推行新的投资政策。俄方希望越来越紧密地融入亚太,我们也要千方百计地保障边境地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三、结论
俄罗斯政府一直致力于区域政策的调整与实施,努力平衡地区资源、经济配置和人口迁移模式。远东政策是俄罗斯的重要国策之一。多年来,俄罗斯利用远东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加大远东地区的生产力度,吸引外商投资建厂。具体政策如建立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贸易港,建立包括“别洛戈尔斯克”和“普里阿穆尔斯卡亚”在内的超前发展区等。基于此,我国也积极发展同远东地区的貿易往来,加大投资力度。
中俄两国边境贸易的发展空间巨大。尽管仍存在诸多问题,但两国间的贸易往来仍有利于双方经济发展,符合两国根本利益。双方积极开展边境贸易符合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有利于提升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推动两国共同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李钢.规范贸易秩序和体系——中俄经贸关系面临的问题及政策调整,国际贸易出版社,2003.
[2]李灵稚.中俄边境贸易的困惑与对策,国际经济合作出版社,2004.
[3]姚娟娟.中国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贸易现状,商场现代化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