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玲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象限图法,将中国各省市以及云南省地州的数据资料带入到坐标轴中,对其城镇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增长态势之间的联系进行科学探究,从而为区域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规划提供客观、可靠的数据参考。
【关键词】象限图法;区际分析;轻微偏离
通过象限图以及区际研究发现,云南省的城镇化进程与GDP增长之间的联系表现为轻度偏离的特征,各地区之间的发展态势不均衡,因此在城镇规划建设时,应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调整城镇化建设与GDP之间的协调度。
一、象限图法
本文为更好的分析云南省的城市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际关系,通过象限图方法对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分析。通常情况下,象限图是以(0,0)坐标中心为主,通过横轴与纵轴将空间划分为四个部分,也可以称为四个象限。将城镇化、经济发展程度的数据引进到坐标系中,可以将两者的变化关系简单、直接的呈现出来。四个象限分別代表不同的关系类型:第一象限表示高级协调范围;第二象限表示过度城镇化;第三象限属于低级协调范畴;第四象限则代表城镇化滞后区域。该种分析方法的优势在于通过区际的划分,对相邻、相对应区际之间的对比关系进行直观的展示,如果在象限图中代入年度数据变量,还可以对区际一定时间内的变化发展开展静态分析工作。本文主要研究(ZUR-ZPGDP)绝对值的变化,如果绝对值的范围在零到零点一之间(包含零与零点一),则城市化、经济增长之间可以称为基本协调关系;如果绝对值处于零点一到零点五之间(包含零点一、零点五),可以将两者的关系称为轻微偏离;如果绝对数值的范围在零点五与一之间(包含零点五与一),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则为中度偏离;如果数值大于一,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为重度偏离。
二、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影响
经过城市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方面数据的调查对比可知,两个变量表现为明显的正关联性。第一象限属于高级协调的范畴,大部分发达城市集中于这一区域。可以看出上海市城市化进程推进范围最广,而天津市的经济发展(GDP)数值最高。第二象限即过渡城镇化范围,该区域包括黑龙江、重庆以及湖北三个省市,经济增长趋近于中西部大部分省市,但城市化进程相对较高。低级协调区位于第三象限,我国中西部的大部分省市分布于该区域。云南省的城镇化以及经济发展程度两个变量的交汇点处于较低区域;第四象限属于城镇化推进程度不高的区域,仅包含山东省以及吉林省两个城市。山东省的经济增长程度较高但城镇化的进程低于全国的平均标准。经济增长对城镇化发展进行解释的能力呈下降趋势,由此可以看出,城镇化的建设程度只是影响城市经济增长形式的因素之一,人口规模、产业发展模式、资源优势以及国际化贸易水平等因素也是影响GDP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云南省城镇化率与经济增长内在联系的区际分析
对云南省城镇化推进程度以及经济形式之间的关系分析,首先需要对象限图提供的云南省不同地区城镇化程度以及经济增长在坐标轴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数据资料以及空间差异可以发现区域城镇化推进程度主要是以滇中为基本点,然后向周围扩散、呈逐级递减的趋势,表现的城镇化空间分布具备极强的差异性。怒江州相较于昆明市而言,城镇化率相差百分之四十三个百分点。通过对表一数据的分析可知,云南省的九个地州属于超前城市化范畴,位于第一象限的三个城市,只有曲靖市属于轻微超前,其余地州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为中度或重度偏离。玉溪市属于城镇化滞后较为严重的城市,昆明市则呈现中度超前的发展状态。第二象限的城市分布中,只有楚雄市属于城镇化滞后的范畴;第三象限属于基本协调发展型,包含丽江市与昭通市两个城市;第四象限迪庆市是发展严重滞后的城市。
四、分析结论
(一)研究结论
根据象限图以及区际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由于两者的分析结果相近,都得出了云南省经济增长与城镇化程度轻度偏离的结论。得出该种研究结论的原因在于云南省各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与城镇化的推进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得云南省整体发展不均衡。一些地州在城镇化发展之初,其源动力是工业化,通过工业化来调整产业供给结构,在满足因城镇化引发的各种需求的同时推动了经济增长;之后,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大量人口从农村迁往城镇,容易造成城镇化速度过快、城镇内部产业供给结构调整滞后的问题,难以诱发产生有效需求,进而阻碍了经济增长,表现为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轻度偏离。
(二)原因分析
通过使用改进的象限图法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云南省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同大多数人持有的“观念”存在明显不同。一方面,基于云南省人均GDP偏低的实际,人们通常会把云南省各地州看作是“贫穷的大农村”,但我们不论是采用象限图方法分析还是对省际偏离度的计算分析,不论是从全国还是从全省的视阈来分析,我们的结论都是:云南省16个地州中有一半以上地州的城镇化水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超前。另一方面,云南省的区际尺度上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出现了类似“马太效应”的趋势,发达的滇中地区城镇化水平持续高于其他地区,这对云南省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实施,将产生很大的约束作用。
五、结语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与区域经济发展形式之间的关系研究,不仅可以为地区均衡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还能够通过对变量之间的影响,结合区域发展特点,制定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发展战略,完善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建设体系,为区域均衡发展夯实基础。通过象限图以及区际分析,可以看出云南省不同区域发展态势,通过全局规划、重点建设等手段,对现有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促进云南省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王智勇.西部地区县域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基于云南省2005~2012年面板数据的研究[J].金融评论,2016(4);
[2]唐睿,冯学钢.云南省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动态关系研究[J].上海经济,2017(4);
[3]王东琴,李伟.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