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嵇康,是竹林七贤的核心,也是正始文学的代表性人物,从嵇康身上我们能看到建安文学向正始之音转变的轨迹,看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魏晋时代的遗响。而陶渊明,处在晋宋之交,与谢灵运鲍照等生活在同一个时期,那亦是一个在文学上不寂寞的时代。尤为瞩目的是,他开创了中国诗歌的新天地-田园诗。若想探究陶渊明的思想及创作来由就避免不了追踪溯源。本文就从生命哲学探究陶渊明对嵇康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嵇康;陶渊明;生命哲学;田园诗
(一)嵇康-理想在仙界
嵇康,字叔夜,生于魏文帝黄初五年,谯郡人,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为曹魏宗室的女婿,官至任中散大夫,后人有称其为嵇中散。无疑,在政治立场上,嵇康是忠于魏氏集团的。而在司马氏篡魏,朝代更迭的社会环境下,政治态度往往决定了往后的人生走向。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表明了与司马氏拒不合作的态度,彻底触怒了掌权者,后因得罪钟会遭到污蔑构陷,被司马昭处死,时年仅40.
同样是社会动荡不安,朝代更替。建安文学建立在曹氏篡汉的基础上,除了描写分崩离析的社会局面下不可避免的造成的朝不保夕,人生短暂,百姓生活水深火热的一面,更多的是时势造英雄的昂扬基调,如“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般对建功立业的极度渴望,建安风骨也正在此。而正始文学中,同样在朝代更迭--司马氏篡位的背景下,这种气质却逐渐消失了,只留下了消极的一面。对文人士大夫阶层来讲,面对身,司马氏大肆屠杀名士,人命危浅;面对形,标榜名教,偷龙转凤,儒家仁义内涵被礼教的条框所替代,成为装在箱子里的,不容讨论,须全盘接受的概念。
身的祸患演变成生命短促之感。如嵇康写“人生寿促,天地长久…思欲登仙,以濟不朽。”(《赠兄秀才入军》其七)。人生如浮萍,飘忽无所寄,生杀大权全在掌权者的一念之间。身的意义就这样被消解掉了,与天地宇宙相比本就渺小如沧海一粟的生命,在时间纵轴中犹如大浪淘沙的生命,彻底沦为了政治的附庸,甚至为了保全肉体,有时要用牺牲掉精神换来的养料来供奉,深恐肉体死了,一切也就不复存在。
形的痛苦是更深层次的。儒家是君子之道,君子二字就是儒家所推崇追求的最为理想人格的概括,被赋予了极为深刻的内涵,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可供穷时仰望的标杆,一个可供达时自控的的形象,更是士人阶层以及广大平民内心的信仰书写。而到了魏晋时期,司马氏所标榜的名教却替换了核心内涵,反而强调名分尊卑,封建等级差别。
史书载嵇康“家世儒学…长而好老、庄之业,恬静无欲。”(嵇喜《嵇康别传》)可见嵇康年少时是有儒学沉淀的,年长后反而好老庄,不仅如此,他甚至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论题。若加以思考,则可知嵇康并不是对原始传统儒学的反叛,而是对其代表的名教—儒学发展的外延的独断性的等级尊卑秩序,以及对虚伪的司马氏政权的反叛。
外在的身祸患,精神的形的痛苦衍生出了嵇康独特的生命哲学。信仰危机造成的精神失序,虚伪的名教背后无法逆转的强大政治力量又使他放弃人世的寄托,否定现世,将理想投向神仙界,追求炼药长生之道。如《赠兄秀才入军》中的游仙诗:“乘风高逝,远登灵丘。”(其十五),既是对社会现实的绝望与讽刺,又寄托了对飞升自由状态的向往。
(二)陶渊明-理想在人间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同嵇康的生活背景相仿,陶渊明生活在朝代频繁更迭,军阀混战割据的晋宋之交。这样的社会环境加上亲身经历及目睹的周围人的境遇,同样会生出时光易逝,生命脆弱之感,在《杂诗》组诗中尤为明显:“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杂诗》其一)。
对陶渊明而言,除去身的生命短促,形的折磨更为痛苦,这点集中表现在出世与入世的冲突,做官与隐居的矛盾。陶渊明自小也受到儒学的熏陶,对其思想产生了长久的约束力。如“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拟古》其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条在陶渊明的思想体系中曾经占据很大比重。
不幸的是,陶深处晋宋之交的政治风云,在政治生活中疲于奔波,偏偏性情的朴实坚贞又不能理解静待升官,闭嘴的“艺术”。官场生活对于他来说是心为形役。仅仅安分守己的做一位好臣子,并不能使他满意。他常常跳脱出这个圈子,与内心性灵对话,去追问我是谁,追问生命的去处,试图问一两个关于人本身的问题,发现了人生难以忍受的不安。这强烈的好奇心就注定了他不能心安理得的寻求升官发财,沉迷于物质的需要,而是探索出了在儒学约束力下除却文死谏,武死战外的第三条路—田园隐居生活。他开创了中国诗歌的新天地—田园诗,并衍生出了新的诗派—田园诗派。
前面我们提到儒学的积淀其实对陶渊明的形式准则,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极强的约束力。其中一点就体现为,即使陶后来信奉老庄的自然天性,融合了道家思想,却决不是自然无为的,而是自然有为,对现世的执着始终是陶的底线。在陶诗中我们基本看不到对虚幻的来世的祈祷,包括对仙界的向往。陶诗根植于亲身经历,集中体现了孔子“未知生,焉知死”观点的践行。这一点,也是与嵇康不同的,同样信奉老庄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生命哲学,所以陶渊明是田园诗人,却不是游仙诗人。
其《形影神》三首就表现了其对嵇康生命哲学的发展。组诗中的“形”指代人乞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之义化解他们的苦恼。其并序讲“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的创作来由,在诗中先用影否定了形,又用神否定了影,最终得出了《神释》中的结论:“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他的诗歌躬耕田亩,把生活理想化,又把理想生活化,对丰富而充实的生命始终保持审美性。
参考文献:
[1]逯钦立.《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李长之.《陶渊明传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3]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陶渊明集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陶渊明传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陶渊明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2.
[7].《陶潜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8].《嵇康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4.
[9]《嵇康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赵晨晨[1996.12.15-]女,河北保定人,汉族,本科生,武汉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