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智琦
自升入初中,我喜欢的手机游戏父母连碰都不让我碰了。直到一个周六,母亲去单位加班,父亲也去忙工作,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我心想,他们都出去了,我偷玩一把游戏应该不会被发现吧,玩罢把平板电脑放回原处就是了。于是,我飞快地冲进母亲的卧室,把夹在书本里的平板电脑小心翼翼地取出来,激动兴奋之情瞬间让我冲昏了头脑,我一下子扑进沙发里忘我地玩起来。
玩了不到5分钟,我突然听到楼梯里传来“噔噔噔”的脚步声,吓得我立即从沙发里弹起来,飞快地把平板电脑放回原处,又一个箭步坐到桌前,装作写作业的样子。等了一会儿,我再一听,声音没了,又听到“吱呀”的关门声,原来是邻居回来了。
我放松警惕,三步并作两步把平板电脑再次取出来。刚打开游戏,躺在沙发里的老年手机大声叫起来。我一看来电显示,是母亲打来的,我努力咽下几口唾沫,硬着头皮摁下接听键,“喂,儿子,你在家都干什么了?好好学习了吗?”听母亲质疑的口气,似乎她发现了我的所作所为!
“我……我学了,我把……把第二单元作文公……公式背会了。不……不是,是把课文……背会了。”我顿时感到胸闷气短,喘不过气来。
“那你在家好好学吧,我先挂了。”等母亲挂了电话,我长舒一口气,还好,有惊无险!我又拿起平板电脑开始玩游戏。还没打完一关,楼梯里又传来一阵脚步声,并伴有打电话的声音。我连忙关掉游戏声音,跑到门旁侧耳倾听。啊!怎么像是父亲的声音呀?我恐慌地拖着哆嗦得软绵无力的腿来到书架旁,把平板电脑又放回原处。之后,我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我轻轻推开门,伸头向外一瞅,啊?是送快递的叔叔!
签收完快递,我一头扎进沙发里,长长地呼出一口气,自言自语道:“我的妈呀,不玩了!不玩了!再玩我都要患上心脏病了。”
等我恢复了平静,才意识到自己浑身凉凉的。原来,我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了。这可真是心惊肉跳玩游戏呀!
(指导老师 刘艳杰)
简 评
这篇习作写得“风生水起”,特别有味道、有意思。文章写“我”偷玩游戏的过程,作者巧妙地运用“节外生枝”这一作文技法。文中,意外事件一次又一次地发生,打断“我”玩游戏的进程,把“我”吓得心惊肉跳。这样一波三折的写法使情节显得曲折起伏,气氛显得异常紧张,让读者的心跟着作者揪得紧紧的,直至身心完全被文章吸引,读得趣味盎然,欲罢不能。这种技法运用成功的关键在于认真观察生活和一系列生动传神的动作描写、细腻的心理描写,好多情节写得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身临其境,让有过类似经历的读者感同身受,有着强烈的共鸣。比如“我”正玩得起劲,突然听到楼梯里传来脚步声,“立即从沙发里弹起来”,“弹”字用得传神,把“我”當时受惊程度之深、反应之激烈、动作之敏捷等写得活灵活现。再比如“签收完快递,我一头扎进沙发里”的动作描写,逼真地写出了“我”精神上一紧一松之间剧烈的转换给“我”带来的强烈不适;而“我的妈呀,不玩了!不玩了!再玩我都要患上心脏病了”的语言又准确地写出了那种情绪上反复的大起大落、精神上的过度紧张已经达到了让人无法忍耐的程度。这些精彩的细节描写,没有对生活认真用心的观察,再好的语言也是写不出来的。
这篇文章不仅写得有趣,还有启迪作用,看完这样惊心动魄的玩游戏过程,同学们不想偷玩游戏了吧?!
(刘艳杰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