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红玲
摘要:猪蓝眼病是由蓝眼病副粘病毒感染所引起,猪是感染后能表现症状的唯一宿主,主要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发病后病死率非常高;仔猪表现全身症状、脑炎,母猪和种公猪表现繁殖障碍,而眼睛浑浊发蓝是本病特有表现;本病发生后严重影响生产,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加强管理,以防为主。
关键词:猪;蓝眼病;防治
猪蓝眼病是由蓝眼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角膜浑浊发蓝和仔猪脑炎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出现,呈世界流行,最早是在上世纪80年代发现于墨西哥,是比较新的一种疾病,我国呈地方性散发为主,未出现过大面积流行。本文就本病的防治方法和大家作一下交流。
1病原简介
本病病原为蓝眼副粘病毒,具有血凝性,可以凝集哺孚L动物和禽类红细胞,甲醛溶液、B一丙内酯可使病毒毒力丧失从而被灭活,灭活后的病原失去凝血活性。电镜下观察病毒大小分布在130~360nm之间,形状以球形为主,其他为多形性,对温度敏感,56℃4h可失去感染力。
2流行病学
猪是蓝眼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也是自然感染后唯一能表现出症状的动物,犬、猫、野猪等动物通过人工也能感染,但感染后体内迅速产生抗体,不表现任何症状。病猪和隐性感染猪是主要传染源,自然情况下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实验室研究表明,气管内或鼻腔内滴入病原培养物可很快形成有效感染,并表现蓝眼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3发病特点
2~15日龄的哺乳仔猪易感性最高,有些猪场感染率甚至50%以上,通常在表现症状后的一周之内死亡,短的不到2d即可死亡,病死率90%以上,只有不到10%的病猪能存活下来,但后期较难饲养。一般情况下本病表现周期性流行,每次流行多集中在4-8月份,流行开始后能持续一月左右,之后逐渐消退。流行完后,猪群普遍产生较高的免疫抗体,而抵抗力较低的猪在流行期间多发病死亡,保留下来的猪要么对本病有较强抵抗力,要么耐过后体内产生了高含量抗体,在不引入新的易感猪的情况下不会产生新的病例,有些种猪场的猪直到淘汰体内仍能保持较高滴度的抗体。
4临床症状
不同猪感染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哺乳仔猪、保育仔猪、母猪和种公猪发病的临床表现都不相同。
哺乳仔猪发病后主要表现全身发热,体温上升,不吮乳,后背弓起,常伴有便秘和腹泻,后期病毒可对脑部进行侵染和破坏,形成脑炎,表现神经症状,全身肌肉不自主颤抖,有时异常兴奋,发出尖叫,有时侧躺于地做划水样动作,而有些猪嗜睡、精神萎靡,不愿活动。随着病情继续发展,眼睛不断流泪,眼睑肿胀,瞳孔放大,视力下降,严重的角膜出现浑浊,眼观为蓝色,眼睛基本失明,以15日龄以下的猪最为常见。
保育仔猪发病较为温和,呈一过性,临床主要表现厌食、体温上升和生长发育缓慢,呼吸道症状明显,病猪容易咳嗽、打喷嚏,一般不表现神经症状,疾病后期表现一侧或两侧的角膜浑浊,结膜发炎,病情可持续两个月以上。保育猪感染率很低,一般不超过5%,且大多数不会死亡。
母猪感染后受胎率严重下降,发情不规律,即使成功配种受精,窝均产仔数也不高,有些母猪妊娠期间出现流产、木乃伊胎和死胎,有些虽然能顺利产下仔猪,但仔猪在哺乳期间发病,仍会死亡,部分母猪也能看到角膜浑浊。
种公猪已经性成熟,感染后不会造成死亡,但会出现轻度的厌食和视力下降,角膜也会出现浑浊,除此之外,病毒可经血液循环到达睾丸部位,引发睾丸和附睾的炎症,导致睾丸萎缩,附睾硬度增加,常发生于单侧。
5危害
有本病流行的猪场,哺乳仔猪感染率和病死率都较高,直接造成经济损失。保育仔猪虽然感染率低,且通常不会导致猪的死亡,但病情持续时间长,发病期间仔猪因视力下降,对吃料、饮水和行走都会产生影响,间接导致生产力下降,影响经济效益。母猪感染后配种率、受胎率、产仔数、健仔数均下降,返情率上升,发情不规律,无法配種。公猪生殖器官萎缩、病变,组织遭到不可恢复性损伤,精液质量下降,严重影响生产。
6病症防治
防治本病必须采取综合措施,禁止从疫区引种,很多养殖场都是通过外来猪的引入导致本病发生的。已经有感染的猪群,及时封群管理,饲养员进出要严格消毒,工作服、鞋帽、饲喂器具等一定要专用。表现出症状的猪只治疗意义不大,建议扑杀后无害化处理,做好猪场净化工作。疫区猪场或有发病史的猪场定期进行血清型检查,评估风险。多关注本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发现疫情第一时间做好应对措施。眼部表现为视力下降或失明的猪其采食、饮水等行为都会受到影响,在猪群里也会处于较低的地位,久之会成为弱仔,因此,这些猪需要挑出来单独饲养,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成活率。
疫苗方面由于本病临床稀发,而疫苗的研制成本较大,市场容量有限,故大多处于实验研究水平,市场未有正规的商品化疫苗出现,预防本病要以加强管理为主要手段。本病一旦发生,特别是眼结膜出现浑浊后,治疗难度非常大,目前也未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只能加强护理,依靠猪自身免疫力来抵抗疾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