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
在吉林市,有一位闻名遐迩、深受患者尊敬信赖和爱戴的好医生,从医20多年来,她以高尚医德、精湛医术,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她就是中华中医协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学会针刀发展委员会委员,吉林省针灸推拿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骨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医药学院附属465医院针灸理疗科主任——邵中军。
邵中军1971年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从小在外祖母和母亲的影响和熏陶下,爱上了中医和针灸技术。每当患者前来家里进行诊治的时候,她就会在一旁观察外祖母和母亲用一根根银针,在患者身上扎针、放血。一个个病人从进门时的满脸痛苦,到出门时的满脸微笑,给邵中军幼小的心灵打下深深的烙印。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一根根银针,竟能有这么神奇的功效,但她知道这是祖辈传下来的医术,能治病救人。她在心里便立下了长大后也要成为像外祖母和母亲一样的医生的志愿。
1993年6月,带着治病救人的理想,邵中军走进了长春中医学院,在针灸推拿专业方面开始了为期3年的专业进修学习。1996年8月,她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怀揣着沉甸甸的毕业证书,她满怀憧憬地返回家乡东丰县,开始探索自己的行医之路。9年间,邵中军诊治近9万名患者,留下了“小针神”的美誉。
2005年,她随军来到了吉林市,受聘于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四六五医院。2011年,她组建针灸理疗科室,主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脑血栓后遗症、风湿性关节炎、失眠、便秘、三岔神经痛、头痛、面神经麻痹以及各种软组织损伤等疾病。当时,中医诊治在以西医为主的四六五医院鲜为人知。科室成立之初,门可罗雀,无人问津。在她最艰难的时候,不少同学和朋友都劝她转行做药品销售,适应形势,凭着在东丰县从医的人脉,肯定能赚很多钱。但她不为所动,守着微薄的薪水,从没想过放弃,耐住了寂寞,坐住了板凳,系统钻研针灸理论,总结1000余个案例的诊治经验。她下定决心:针灸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国粹,是有价值的民族文化,决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丢弃!就是凭着这样执着的坚守,邵中军一路走来,带领科室队伍不断壮大,由最初的7张治疗床位发展为现在30张治疗床位的大型门诊科室。现在,她每天都要接诊100多名患者,每年诊治患者2.5万人次以上。
到四六五医院针灸理疗科的患者多是口口相传、慕名而来。墙上的一面面锦旗,档案柜中的一块块奖牌,抽屉里的一张张证书,无不体现出社会各界尤其是患者对邵中军的赞誉、依赖与认可。
“我妈妈右脚踝疼了3天了,邵主任在我妈妈的左手虎口处扎了几针,几分钟后妈妈下地走路便不疼了,我当时还觉得挺神奇的。”一位刘姓家属这样说,“她对每一位患者都要进行辨证施治,进行综合治疗,从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就是邵主任针灸的施治特点。我也是从事医务工作的,对她我真的很服气。”
天津一位2岁起就被诊断为先天性脑瘫患者的妈妈,找到邵中军哭诉,她带着女儿四处求医20年,病情却始终不见起色。女儿21岁了还不会穿衣服、不会上厕所,连话都说不清楚。对这样已有21年病史的患者,邵中军有些迟疑,要不要接诊?能不能治好?患者的母亲一再恳求:“我们可是倒了三次车,特意奔着您来的。”看着那位妈妈充满了忧伤和无助的眼神,邵中军决定和她们一起面对困难。由于对于先天脑瘫患者的治疗病历不多,她详细了解病史,查阅以往类似病例,为这位脑瘫女孩确定了综合治疗方案。由于患者无法交流,无法配合治疗,对她进行治疗相当困难。正常2分钟就能完成的进针操作,在这个女孩身上却要半个小时。特别是舌下刺血时,她的头不停地扭动,又踢又踹,需要几个人按着,用纱布帮她抬起舌头才能进行。每次治疗下来,邵中军都浑身是汗,可她始终没有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疗程悉心的治疗,病人的病情明显好转,从开始说“谢谢”“阿姨好”等简短的话语,到逐渐配合治疗。两年后,她能够正常地表达和交流,自己穿衣服、上厕所了。孩子妈妈感动得不止一次流下眼泪,逢人便说邵中军的好。
在治疗中,邵中军总是考虑使用最经济的治疗方法,让患者少花钱治好病,对待每位患者都如同自己的亲人。遇到经济特别困难的患者,她有时还自掏腰包。
一次,一位农村来的患者看完病交费时发现钱不够,没法做相关检查,邵中军得知情况后将钱借给患者。2016年,一名中年男子领着瘦骨嶙峋的妇女前来看病,从穿着上一眼就能看出家庭条件较差。邵中军双手搀扶患者坐下,经过询问得知患者肿瘤晚期,术后半年,长期呕吐,不能进食,现已全身无力,因家庭经济困难,只能在药店买点药吃,维持生命。在她为患者做出了一套治疗方案后,男子羞愧地说:“我家条件太差,没带多少钱……”她安慰着男子:“这200钱给你媳妇买点营养品,以免影响她身体恢复,这段时间在这治疗,我给你们俩定午饭,免得多花钱,你们就安心在这治疗,不收任何费用。”本来这个女患者在别的地方诊断说生命所剩无几,她满脸眼泪地跟邵中军说:“医生,我想多活一个月,我儿子还有两个月就放寒假回来了,我想看他最后一眼!”结果,在邵中军的悉心治疗下,这个患者不仅见到了孩子,还陪孩子多过了一整个学期。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身兼不同的角色,邵中军也一样,她是医生,是母亲,是妻子,也是女儿。但是,在众多角色中,她总是毫不犹豫地把医生这一角色放在第一位。2017年,她的父亲突然神志不清,经检查怀疑是肺癌脑转移。她是家中的长女,又是医生,家里人都把希望放在她的身上,希望她能拿主意,主持父亲的治疗大事。
可是,她不得已把这件大事放在了给患者治疗结束之后才能进行安排。经过诊断,她父亲的病必须到省级医院进行手术,即便如此,手术风险依然非常大。为了不耽误自己的患者连续治疗,她都是电话遥控在吉大一院治疗的父亲的手术大事,只在父亲手术的当天实在放心不下才请了一天的假。她的爱人因腰脱进行了手术治疗,她同样也没有耽误工作。儿子高考时和她商量:“别人都是爸爸妈妈一起去送孩子高考,你总是说工作忙,连家长会都没参加过,这次高考也许是我上学期间最后一件大事了,我爸爸手术卧床,你能不能就陪我一次呢?”她半天没有回答,看着儿子那期待但又转而失落的眼神,她真的不知该怎样拒绝儿子的请求。可是,那些等着她治疗的患者怎么办?想到这,她还是狠了狠心对儿子说:“儿子,妈妈会让阿姨陪你去。”轮到她自己有病时就更不用说了。有一次,她发高烧近40℃,硬是靠着退烧药坚持出完门诊,当看完最后一位患者后便瘫软在椅子上。同事们心疼地说:“你太不珍惜身体了!”她却摇摇头说:“我珍惜我的生命,但更珍惜我患者的生命。病人期盼的眼神让我必须这样做。从某种角度讲,病人是我们的上帝,我要对得起他们!”
肩上承载着传承祖国中医文化的历史使命,心中充满着用爱去托举生命的远大理想的邵中华,没有因为今天的成绩和光环而停止在中医道路上的追求和探索。她心中已经规划出了未来的宏大愿景,在一年之内成立一个规模更大、專业更强的中医针灸理疗养生保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