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俊萍
引言:在小学生音乐教学,能够获得良好歌唱状态高效途径之一便是“轻声唱的方法,它被誉为是小学生和儿童嗓音保健、开嗓练习的必备方法之一,是改善和解决歌唱发声陋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坚持使用轻声高位的头声歌唱是训练少年儿童歌唱嗓音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在培训小学音乐教师的声乐训练中,声乐教师们采用各种方法对学员进行严格的训练,以使她们尽快地提高演唱能力。国内外的声乐大师们主张用轻声训练的为数不少。声乐教育家德·阿斯培伦德说:“从婴儿的反射本能的呼喊到成年人的与艺术创作的高级过程相联系的语言和歌唱,人的一切发声的现象是永远受心理所决定的。”
在小学生中积极采用轻声唱的教学的方法,必须坚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慢到快的练习方式。
轻声训练能够有效加强声带发声机能的耐力,这样的话不仅能保持声带的健康,还能医治受伤的声带,增强恢复能力。女高音米兰诺说:“我的老师从不允许她把声音唱得很大,所有的练习都是用小声去唱,效果特别显著”。柯威说:“轻声是测验和练习母音的一种技法,可以有效纠正各个母音不良的发声状态。”威尔认为:“轻声可以改善读字不清,而大声的轻声则应该在八至十尺远的地方依然能听得清楚”。马腊费奥迪说:“在自然领域中,只需要用少量的声带张力和少量的气息来发出每个声音,才能建立起均衡的发声机能”。王福增教授曾一度采用“微声”唱法,培训出国内知名的歌唱家,不仅民歌唱得好,西洋歌剧咏叹调也能驾驭得了。田玉斌曾说:“我经常小声为学生做示范,尤其是为高声部的学生做示范时,为了能唱出很高的音,我总是努力将喉咙打开唱轻声,很高的声音自然也就唱出来了。”
根据笔者经验,小学生声乐教学实践中,初学者应先在较低的音区上进行,如进行下面训练。
这条练习如上图所示必须从中央C开始,然后过渡到半音模进到C2,最后从中声部可低1-2个音再开始,比如,可以让学生们先拿一个真声轻轻的发“啊”,用一个中强的音,第二步再让学生们慢慢的变弱,逐渐变弱到很轻很轻的时候,恰好刚刚自己能微弱的听到。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个声音虽然极轻极弱,但不是空的虚的,不能漏气。
接下来,让小学生们从中央C开始,半音摸进,根据小学生们的水平和条件,可以从a2、b2、c3高音上自由练习,比如可以先在低音上发很微弱的“啊”,接着用柔和的声音轻轻的滑向高八度的音“啊”,并且要附带有“哦”的色彩,同时,“哎”也要附带有“额”的声音的色调和色彩,特别提醒注意的是向上轻声的过程中,要产生打哈欠的感觉,明显感到咽部有下坠感,拉开的感觉很到位才行。
综上所述,轻声唱法是在学生教学中最易接受的教学方法之一,它在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气息支持、稳定的喉头状态、有头腔共鸣的位置,用微弱的音量、自然、放松地歌唱具有良好作用,它是把难学的声乐技巧化繁为简,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一种训练方法。
在歌唱教学当中,经常遇到一些人在唱歌时为了追求音量而大声喊叫,而且更多的是用胸声、真声大声喊唱,并且到了一定程度声音很难再唱上去,尤其是在高音区,即使高音喊唱上去,也非常难听。那么遇到一些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我认为采用“轻声”教学的方法,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是解决问题的捷径。
轻声唱能够避免学员用大音量练唱时声音粗糙,没有共鸣而过分用力的毛病。这种喊唱声音位置低、喉音很重,声区不统一,声音缺乏美感。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轻声唱解决儿童头声训炼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一旦任其习惯性的,尽兴的放声歌唱,超越这个客观限量,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疲惫感和松懈感。因此,一方面,在教学中小学生们的轻声歌唱技能要从基础做起,顺应生理规律和生理机能,充分发挥好小学生们的发声器官和发音技能,不紧张、不松懈、不疲劳的状态最好。另一方面,偶尔的轻度紧张可以使学生们释放最大的潜力,集中注意力,提高记忆力的功能,也可以使精神得到适度的放松,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肾上腺素提高会使轻声唱的水平提高,合理运用气息技能。
综上所述,轻声唱在视唱和练习课堂教学中,对培养学员听辨能力,音准训练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轻声唱在教学课堂上对儿童歌唱进行因势利导,进行必要的,适当的科学训练,童声训练是会成功的。
轻声唱通过教学实践非常行之有效,它适合于不同的唱法,是初学者可以自然地使声音混进假声成分,较容易地找到发高音的位置,增强歌唱时发高音的能力。轻声唱法可以解决声乐学习中大声唱歌,过分用力的毛病,综上所述,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运用以“轻声为主”的练习方法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1]合唱与独唱在声乐演唱中的相互作用——以作品《天路》为例[J].陈淑婷.北方音乐.2016(14)
[2]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声乐教学方法新探[J].夏黎春,曲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
[3]唱会歌、唱好歌和会唱歌——浅谈对吴斌教授这一观点的思考与实践[J].朱怡璇.中学教学参考.2013(18)
[4]提高学生歌唱能力的方法研究[J].朱怡璇.北方音乐.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