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不起工资到1500亿掌舵人

2018-06-10 15:38
世纪人物 2018年6期
关键词:达利原则

原则至上

1975年,达利欧在一个两居室小公寓里创立了桥水基金。时至今日,桥水已是世界上最赚钱的对冲基金公司,管理资金超过1500亿美元。除此之外,他还在2007年便成功预测到了美国后来的次贷危机;入选《时代周刊》世界100位具有影响力人物;跻身《福布斯》世界前100名富豪行列。

美国投资界重要刊物《CIO》称达利欧为“投资界的史蒂夫·乔布斯”,不仅由于他独到的投资准则改变了基金行业,也因为其在桥水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管理文化。桥水企业文化的核心原则是在极度透明和极度求真的基础上实现创意择优——确保最优的想法脱颖而出。

所有员工都可以当面指责对方,无论级别高低、年龄长幼,只要致力于探究真相、解决问题;公司内部的会议和通话会被录音,室内甚至装有录像机,用以记录和调查;如果在开会时谈到某位同事,而其并不在场,在场的人就必须把谈论的录音发给对方,也就是说,至少在公司,不允许任何人在背后议论他人。

公司电脑系统中安装有名为"问题日志"的管理工具,任何人都可以且必须在上面记录所遭遇的问题、严重程度及谁应该为此负责;各种商业决策,都要对员工开诚布公,以保证所有人了解真实情况,从而做出准确判断。

在这样的文化中,员工之间互相评价、批评是家常便饭,新入职者通常会经历至少一年半到两年的适应期,也有不少人因难以适应而很快辞职或被解雇。

离职者及评论者中不乏批评的声音,比如"公司文化太过注重人的缺点和错误,抓住细枝末节不放,磨损员工自信""达利欧本人狂热迷信其自立的准则,使公司内部充满了偏执狂的气氛""无休止的批评,缺乏任何赞赏,不停地辩论,没有效率"……

针对这套做法,达利欧专门咨询过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他们告诉我,在你的头脑中有两个‘你:一个是深思熟虑、有逻辑的你,一个是情绪化的你,两者都在争夺对你的控制权。通过极度求真和透明,你就可以让理性的‘你占上风。通过不断训练,就可以适应这套机制。这也是我一直想传递的信心。"

自始至终,达利欧认为"原则"这件事至关重要,他也热衷于和来自不同领域的思想者探讨他们的原则。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第一次见到达利欧是在七八年前的达沃斯论坛上。据马蔚华回忆,达利欧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的银行搞得不错,谈谈你的原则。"

马蔚华没想到有人初次见面就开始谈"原则","我当时以为翻译翻错了。"3个月以后,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一次会谈上,马蔚华再次跟达利欧见面。"瑞·达利欧把我找到他的房间,说‘你谈谈你的原则,(这次)我们做了充分的交流。"

达利欧多次表达过他对所看重的人所持原则的好奇。在《原则》中他写道:

"人们很少把自己的原则写下来与别人分享,这太令人遗憾了。我很想知道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史蒂夫·乔布斯、温斯顿·丘吉尔、列奥纳多·达·芬奇等人奉行的原则是什么,这样我就能弄明白他们追求的目标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实现目标的,并对他们的不同做法进行比较。那些希望我给他们投票的政治家,以及所有那些影响到我的人,我都想知道在他们看来,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确实,他之所以成功,和他非常讲究他的这套原则是有直接关系的。"达利欧在中国的公益事业的主要负责人,北京达理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汪建熙评价他的这位老友,"首先他能坚持不懈地去归纳总结、修改提高,这很重要。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实践。我觉得这和咱们中国大家都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相似,‘不忘初心,我觉得他在这个方面一直是这样的。"

进化至此

言必称"原则"的达利欧,经过大大小小数百条原则的千锤百炼,仿佛一架经过反复调试的机器一样运转平稳。但他并非天生如此,甚至有着相反的桀骜天性。

1949年,达利欧出生在美国纽约皇后区一个普通的意大利裔中产阶级家庭。小时候的达利欧看起来和大多孩子并无不同,喜欢和伙伴们一起在街上踢足球,在后院打篮球,学习成绩并不突出,甚至一直较差。直到进入长岛大学主修金融,达利欧发现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习之后,才开始获得优秀的分数。

成长的时代带给达利欧深深的烙印。如同一個国家的青春期,在他看来,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一个再没有遇见的,最豪情万丈、鼓舞人心的年代。

当时,普遍的情绪便是鼓励人们实现伟大高尚的目标。电视荧幕上的约翰·F. 肯尼迪是达利欧印象最深刻的记忆之一,这位具有非凡魅力的总统先生所生动描绘的画面——如何改变世界、探索外太空、实现平等、消除贫困,对其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

与此同时,性解放、嬉皮士运动、摇滚乐等一系列排斥权威、寻求自我独立思考的文化思潮,也带给达利欧及同时代人持久的影响。"例如这个时代深深影响了史蒂夫·乔布斯,一个我后来敬仰,并与之惺惺相惜的人。所处的时代教会了我们质疑传统的做事方式。"

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达利欧甘愿冒险,宁愿失败也不愿面对乏味和平庸,因为"糟糕的事至少给生活增加了滋味"。达利欧自我评价:"我最显著的缺点是机械记忆能力很差。直到现在,我一直记不住没有内在逻辑的东西(如电话号码),而且我不喜欢听从别人的指示。"

不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达利欧会选择抗拒而非顺从,但当他确定自己的目标后,什么都无法阻挡他。比如,他不喜欢听吩咐在家做家务,但从8岁起,他就通过送报纸、铲雪、洗碗、理货等方式打零工赚钱。12岁开始,他在一家高尔夫俱乐部当球童,俱乐部里不少人是华尔街投资者。

他依靠积攒的小费第一次买了股票——美国东北航空,只因为这是他当时听说过的唯一一只价格低于5美元的股票。这是达利欧一生中的第一次成功投资,股价翻了3倍,也让他对市场与投资产生了持续一生的兴趣。

1971年,大学毕业的达利欧以优异的成绩被哈佛商学院录取。之后,在美林证券、纽约证券交易所等处有丰富实习经验的他高薪受雇于中等规模的证券公司Dominick &Dominick;,之后又跳槽到另一家证券公司ShearsonHayden Stone。

达利欧天性中近乎莽撞的勇敢在这时到达了顶峰,1974年,达利欧跟部门老板发生争执,结果挥拳打了对方的脸;同一年,据说他在一场年会上请来脱衣舞演员当众表演。

被解雇后,达利欧在他的两居室小公寓里成立了自己名为桥水(Bridge Water)的公司。很快,他就遭遇了一次人生的重创。之后许多年里,达利欧在许多场合不厌其烦地重复这件事并狠狠嘲讽当时的自己。

1982年,由于石油价格意外下跌、墨西哥比索贬值、利率上升等原因,拉美债务危机爆发。在美国国会听证会,在电视上、报纸上,达利欧都给出了自信的判断—拉美国家还不起美国银行借出的大量款项,美国经济和股票行情将大幅下跌。

在2017年的TED演讲中,达利欧播放了一段视频,"我非常肯定我的观点是对的",年轻的达利欧当时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信誓旦旦地重申自己对这次危机的判断。68岁的达利欧对TED观众说:"看了这段影片,我只觉得‘这家伙真是个傲慢的混蛋!"

在那之后不久,美联储降息引发市场的火爆行情,没有料到其会兜底的达利欧因错误的押注,赔光了之前积累的所有资本,以致桥水发不起工资,不得不让同甘共苦的同事陆续走人,最后只剩下他自己一个"员工"。最困难时,他向父亲借了4000美元维持生计,又卖掉家里的两辆车才熬过去。

对达利欧而言这不仅是金钱的损失。很早之前,他就发现,尽管能赚到钱很好,但是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有意义的工作"与"有意义的人际关系",财富只是追逐这两者时的附带结果。这一次打击让他几乎同时失去这两者,达利欧称这次事件是"极具羞辱性的",让他"心碎","直到今天,我都为当初的自以为是感到震惊和难堪。"

这次低谷成为达利欧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回头来看,我的一败涂地是在我身上发生过的最好的事情之一,因为它让我变得谦逊,而我正需要谦逊来平衡我的进攻性。"

这件事之后,达利欧的思维从认定"我是对的"变成了反复问自己"我怎么知道我是对的"。他认为,回答这个问题的一个好方法是找到其他独立思考者,通过辩论与交流,用压力检测自己的观点——将桥水打造成一个聪明人基于原则做事的创意择优机构。

自此,达利欧有意识地开始了自己的进化历程,不断思考那些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的一连串政治经济事件背后的原因,并且试图从历史中寻找答案。他隐隐约约捉摸到"历史总是在不断重演"的规律——似乎只要熟悉历史,找到正确的规律,就能预测未来。

达利欧在一篇文章中发表了一个他坚信至今的观点:

"理论上……假如有这么一台计算机,能存储世界上所有的事实,同时拥有完美的程序,能以数学方式表达世界所有不同部分之间的所有关系,我们就能完美地預见未来。"

从这一时期开始,达利欧把每一笔投资的决策标准记录下来,以供之后与投资结果进行对照和总结。后来,他将这些规律编写成电脑公式,代入数据进行处理与检测,并不断改进这些公式,以提高投资决策的效率,并将这一做法从投资事业扩展至所有需要决策的领域。

"把复杂的系统设想为机器,发现其内部的因果关系,把处理这些因果关系的原则写下来,将其输入计算机,从而让计算机为我‘决策,所有这些后来都成了标准做法。"25年前,达利欧开始把决策过程当中的一系列原则写作出来,正是这些素材,积累成了今天的网络版《原则》以及《原则》这本书的雏形。

在达利欧眼中,自我、桥水、经济乃至整个世界就如同一部部复杂程度不同的机器,要想了解并掌控它们,就要不断地摸索与总结机器运转的规律。

《原则》可以说是达利欧的"进化手册"。"我认为进化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动力,也是唯一的永恒的。每一个人的职责都是通过为进化做一份贡献而来的。"

猜你喜欢
达利原则
达利的超现实之旅
毕加索&达利:亦师亦友亦对手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超越伤害原则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