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刘继
过去这段时间的重头商业事件,应该是美团收购摩拜单车。
在小蓝单车倒闭时,我曾经马后炮说,一旦共享单车开始烧钱,大家都麻烦了,因为原有的商业模式破碎了,而烧钱是个无底洞。
沒有预想到的是,问题传染得非常快。小蓝单车在2017年年中出现资金问题,年底时,摩拜和ofo也因资金吃紧,开始出现裁员。
但情况比大家想象的还要糟糕。由于利益相关方的反对,摩拜和ofo的合并尝试失败,多家媒体爆料称摩拜和ofo都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在寻求融资不顺的情况下,二者的出路,只能是委身巨头。
ofo最终投入阿里怀抱。摩拜则如CEO王晓峰所说,“胳膊扭不过大腿”,失去独立发展机会,被腾讯系的美团并购。故事终如外界所评述:用资本推起来的模式,最终将被资本吞噬,这是一开始便注定了的结局。
在共享单车浪潮刚起来时,不少投资人称看不懂这个模式。但是,各路单车企业的估值一波高过一波,这带给了不少人恐慌。
在这一波潮水退去之后,我们回过头来看,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并无神奇之处,亦未超出我们常识的理解范围。当烧钱变成车企不得不跟进的手段,而营收却无法覆盖支出时,其商业模式就破产了。
就如当初的乐视一样。我记得有人曾经鄙视看不懂乐视商业模式的人,说这是互联网的新玩法,与过去的传统模式当然不同。
当孙宏斌接手之后,发现乐视体育花几个亿买下中超的版权,但一年的收入才几千万时,高呼这不可思议,不符合商业的逻辑。商业的本质是要赚钱的。
现在我们回头看,贾跃亭当初的玩法,基本是新开上一个项目,就要烧一笔钱;一个项目还未盈利,又上一个新烧钱项目。更可怕的是,没有一个项目是能够马上带来大笔现金流的,同时,这些项目没有一个是具备超高利润率的。这就不符合商业常识了。
前面的这些操作,我们姑且理解建立商业体系的前期投入。但当贾跃亭一意孤行(乐视内部几乎是全票反对做汽车)要追逐他的汽车梦时,大麻烦就来了。不止一个汽车行业的人说过,造汽车是门大生意,200亿元起步。但是,你的钱越烧越多而又没有大笔的现金流进来时,你如何长久玩下去?
如果要给乐视的衰败找一个转折点,我认为就是决定做汽车的那一刻。
拼多多的创始人黄铮在近期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极深。记者问他:遇到一个未知的领域,如何了解、思考、判断?黄铮回答说:通常会采取比较原始的办法——自己去体验和感受。大部分人都over think(想多了),其实多数事情是显而易见,没什么可想的,你只需要用常识来判断就可以了。
《财经天下》周刊前总主笔李海鹏在结束他在媒体的最后一篇专栏时说,“我仅存的志向就是重申常识”,“常识虽常,其实珍贵罕有,又惟视之为必有,才会焕发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