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止于对作品形象体系的正确理解
——对教材文本童话《丑小鸭》的新解与教学设想

2018-06-09 04:04毛冰劼
关键词:丑小鸭天鹅童话

毛冰劼

(浙江省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江湾小学)

一、前言

《丑小鸭》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它不仅在儿童文学中占有黄金地位,也多次被选入我国各版本中小学语文教材,其中包括人教版语文教材的二年级下册与七年级下册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低年级课文中只保留了故事梗概,但一只丑陋却坚强的小鸭子却已摇摇摆摆地走入了小学生的心中。

童话本是从心出发,自然而成,但是到了语文教材中,也同时成了一种说教手段。尽管不同年段中的《丑小鸭》课文不尽相同,教师的课堂教学也不尽相同,但归根结底灌输给学生的理解方式却是如出一辙:只要勤奋努力,丑小鸭也能变成白天鹅,然而学生能从童话故事《丑小鸭》中想到的,仅仅只有“身处逆境仍需奋斗”吗?“微言大义”的文本解读模式放在信息交流发达的今天,不仅是离开教材文本提供的形象体系的误读,更是对学生思维的束缚。因此,在教学课文《丑小鸭》之前,教师应该先对安徒生的《丑小鸭》原文进行反复深入解读,立足于作品的形象体系,继而形成符合情理逻辑的解读和设定适合的教学方法。

二、“丑小鸭”的角色定位

在传统解读模式的惯性思维下,教师在讲解课文《丑小鸭》时,对于“丑小鸭”的角色定位往往基于教参与教辅资料。通常,文章主旨被解释为: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符合多数人对“丑小鸭”角色的理解。

但在课堂实践中,许多教师都对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以上类型的理解是出自“编者在阅读提示中得出的结论,并不是对《丑小鸭》这个文本解读的结果,而仅仅是依据某种思维定式所做出的价值推论。”其中的“思维定式”就是教师普遍“被认为”语文课堂应同时具备强大的说教功能。如此强制性地把文章主旨拉入毫不相干的德育目标中,忽略对文本提供的文学形象体系的解读,反而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首先,师生必须认识到,作品中这只被称为“丑小鸭”的飞禽本身就是一只天鹅,他只是被遗漏在养鸭场里,与其他普通的鸭子一起成长。他经历的是每一只天鹅都会经历的成长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一只幼天鹅成长为一只成熟的天鹅。其实,他并没有类似“鲤鱼跃龙门”这样实质性的变化,并没有从一只鸭子,历经坎坷、磨难的洗礼,最终成为一只美丽高贵的天鹅。因此,“丑小鸭”无论是否遭受到挫折,最终都能成为一只天鹅。是金子总会发光,原文中也说了,“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的种子,就算你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无论“丑小鸭”是在养鸭场里成长为一只天鹅的,还是在公园的湖面上发现自己成长为天鹅,其结果都是一样的。

其次,“丑小鸭”在成长之路中并没有付出许多努力,更多的是逃避困难。在《丑小鸭》原文中,并没有笔墨展示他主动追求自己的梦想,恰恰相反,对于一开始命运安排给他的苦难与挫折,“丑小鸭”都是身处被动而选择逃避的。二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改编版也有“他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丑小鸭来到湖边的芦苇里,悄悄地过日子”等句子,其中“只好”“才敢”“悄悄”等词也能体现出他的被动。后来,这种被动在老太婆家中发生了转折。“丑小鸭”再次从老太婆家中出走的原因似乎是他自己本身有着游泳的欲望,以及老太婆家中其他的成员对他的不尊重,其实这是“丑小鸭”第一次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一种对自我的坚持,也是第一次反抗生活。文章末尾,“丑小鸭”进行了全文最明显的一次反抗,只因他忍受不了生活的苦楚,抱着必死的决心,毅然飞向美丽高贵的天鹅。全文也就只有这一次是他完全主动地选择自己的人生,也是他对自己多舛命运的一次反抗与终结。

因此,对于主人公“丑小鸭”,安徒生先生并没有赋予其一个通过自身努力奋斗实现自己梦想的积极形象。他原本就是一只天鹅,他所踏上的野外逃生的道路,其实是一条逐渐发现人生价值的旅途,并在终点时发现自己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在任何课堂教学中,教师都不能抛开原文中“丑小鸭”的这种角色定位。

三、“丑小鸭”的生活追求

既然“丑小鸭”最终会成长为一只美丽的天鹅,那么他为什么会自卑?为什么要逃离农场,不断地出走,更换生活环境?再次回归原文提供的形象体系,不难发现这与“丑小鸭”生存的环境有关,正是环境迫使“丑小鸭”离开家园在外求生。一只幼天鹅原本是不丑的,但由于他的出生环境是乡间的农场,便显得与众不同。动物天生对“异类”抱有排斥心理,童话中的鸭子也是。“丑小鸭”的模样与普通鸭子不同,因而被认为是丑陋的,也因此有了这个绰号——“丑小鸭”。“丑小鸭”并不知道自己其实是一只天鹅,受环境的影响,他也认为自己“又大又丑”。别人用鸭子的标准来要求他,他也用鸭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得不到他人的肯定,也看不到自身的价值,于是他陷入了自卑,不得不选择逃避。

“丑小鸭”离开家园就能找到自身的价值了吗?事实上,他在外求生的过程中所遇的人物并没有对他给予肯定。首先,离开农场后遇到的是一群野鸭。野鸭并不排斥“丑小鸭”占用他们的生活空间,但出于对自身血统的保护,不允许“丑小鸭”与族内的鸭子结婚。这种自我保护实质上是对“丑小鸭”的否定。之后,“丑小鸭”又遇到两只刚出壳的公雁,他们劝丑小鸭“做一只候鸟”,这样可以去母雁群中“碰碰你的运气”,看似态度友好,实则仍对这位“异类”本身给予否定,劝他改变自我。原文中说,“丑小鸭”在听到野鸭的话时“他根本没有想到什么结婚;只希望人家准许他躺在芦苇里,喝点沼泽的水就够了”以及在“丑小鸭”因为长得丑陋逃过了猎人的枪口后说的“啊,谢谢老天爷!”文章第一次对“丑小鸭”有了心理和语言的描写,使读者能真正代入这个角色,认识到“丑小鸭”此刻追求的是生存。

由于恶劣的天气,“丑小鸭”躲进一个农家小屋。屋内老太婆的两只小动物,雄猫和母鸡,对“丑小鸭”依然不认同。母鸡因为他不能够生蛋而认为他是废物,雄猫因为他不会拱背和发出喵喵的叫声而认为他不理智。出于本能,他想要游泳,这种想法又被母鸡和雄猫否定,因为这种想法是“怪想头”,眼前的便是“异类”。虽然在这个新家庭中,“丑小鸭”得以生存,虽然他一开始也认为自己的欲望是“奇怪的渴望”,但此时的他已经感受到了对平等与尊重的向往,并能够在他人给予否定时勇敢坚持自己的想法,主动离开安身立命的小院。此时,他才真正开始主动思考,反抗命运。

之后,“丑小鸭”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的同类。原文中这样描述“他们白得发亮,颈又长又柔软”“他们发出一种奇异的叫声,展开他们美丽的长翅膀,从寒冷的地带飞向温暖的国度,飞向不结冰的湖上去。”这使并没有认清自己的“丑小鸭”“不禁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兴奋”,甚至伸长自己的颈来呼唤他们,“他爱他们,好像他从来还没有爱过什么东西似的。他并不嫉妒他们。”此时的“丑小鸭”已经拥有了天鹅的一些特征:长颈、叫唤、在水上旋转。本能促使他对同类产生向往,对美产生追求。这一段话不仅与文章的结局相呼应,也正是出于他对天鹅的向往,才有他最终奋不顾身冲向天鹅的场景。

接着,“丑小鸭”为一个种田人所救。样貌大有改变的“丑小鸭”在这个家里很受欢迎,但仍没有完全肯定自己,于是产生了害怕的情绪,制造了许多混乱后逃跑。“丑小鸭”的害怕出于小孩和女人,也就是人类对待他的态度。已经对平等和尊重产生向往的他并不希望自己在狭隘的空间里过着不自由的生活,如同老太婆家的母鸡和雄猫。

经历过冬天的种种磨难,在春天到来之时,“丑小鸭”又遇见了那些美丽的天鹅。此时他的身体发生了更大的变化:能够飞翔!这一次,他没有逃避,也没有暗自羡慕,而是选择奋不顾身地飞向他们,甚至不害怕死亡。正是这一举动,使他真正认识并认同了自己:一只年轻美丽的天鹅。

我们可以看到,“丑小鸭”的追求过程,如图1所示:从物质层面逐渐上升到精神层面,而此追求的结果就可以概括为一个曾在文中多次出现的词语——世界。“世界”这个词在鸭妈妈和小鸭子眼中是宽阔的养鸡场,在母鸡和雄猫眼中是小木屋,在“丑小鸭”眼中却是没有歧视、没有嘲笑、只有平等与尊重的自由国度,在这里人人都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也是他在一路辛酸坎坷中仍然能够坚持的动力。因此,课堂中关于“身处逆境仍需奋斗”的文本总结也不再合适。

图1

四、《丑小鸭》的课堂教学

童话《丑小鸭》经不同程度的改编之后,被选入许多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除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和七年级下册外,还有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沪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等。不同学段的学生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教学目标与课堂模式自然也不同。但无论哪种课堂,都不能为达到某些说教目的而不顾原文中“丑小鸭”的角色定位及其生活追求。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选择最佳教学切入点,对这篇经典童话故事进行探究,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个性化思考,进而更好地体现《丑小鸭》这个经典童话故事的价值。

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中的《丑小鸭》为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针对第一学段学生提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的阅读要求,“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的口语交际要求,及“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的综合性学习要求。因此,二年级课文《丑小鸭》的课堂教学可以集中于三部分:

1.先听后读,指导朗读,以此来初步感受“丑小鸭”人生不同阶段的生活追求,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关注“丑小鸭”的命运。

2.舍弃“找出丑小鸭在哪些地点,遭遇哪些不幸”的枯燥教学模式,通过表演的形式,让第一学段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对比后突出“丑小鸭”的生活环境,从而进一步体会“丑小鸭”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3.呈现课文中删减部分故事情节,作为课外阅读内容,并提倡学生对部分感兴趣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自主思考的意识和表达自信。

第一部分,学生先听教师读。教师范读时应该把握好语气和情感,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同时给学生做好铺垫,并通过朗读的变化来展现“丑小鸭”命运的变化。紧接着学生朗读,教师进行指导。指导过程中,学生可以代入“丑小鸭”的角色,深入感受“丑小鸭”一开始的自卑与孤独,和后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生在听和读的过程中学习生字词,注意整合。

第二部分,让学生寻找课文中除“丑小鸭”之外还出现过的角色:孵蛋的鸭妈妈、咬他的哥哥姐姐、啄他的公鸡、讨厌他的养鸭小姑娘、讥笑他的小鸟、追赶他的猎狗、洁白美丽的天鹅、拯救他的农夫。课文中并没有对这些角色进行细致描写,但第一学段学生的特点是想象力丰富,思维开阔,这些简略的叙述恰恰给他们留足了想象空间。因此,表演的形式非常适合他们学习童话故事。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对他与“丑小鸭”之间发生的故事进行编写、叙述,如图2。最后,教师可以选择适合本班学情的表演形式让学生展示成果,在表演中体会人物性格,并归纳出部分角色的共同点:对“丑小鸭”个体本身持否定态度。在这样的环境中,“丑小鸭”渐渐了解到自己追求的生活是怎样的。

图2

第三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到《丑小鸭》的更深层次,以适当的方式呈现教材对原文进行改编后删减的部分故事情节,如“丑小鸭”出生后鸭妈妈想用游泳的方式来考验他是否是自己的孩子,“丑小鸭”跟着鸭妈妈去养鸡场后的见闻,“丑小鸭”离家出走后遇见野鸭、公雁和猎人时的情景,“丑小鸭”被母鸡和雄猫蔑视,“丑小鸭”在农夫家的遭遇等,作为拓展阅读的内容。之后,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同时锻炼表达能力,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最后,教师也可以结合作者安徒生的经历,解释“生活本身就是童话”,将童话中的故事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把阅读延伸到原作者的生活经验中去,使整篇课文的解读更加丰满。

五、结语

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备课阶段对文本必须反复研读,立足作品提供的形象体系,而不能被教参、教辅资料中已有的定论束缚,更不能被既定的说教目的捆绑,使课堂走向程序化。对于课文《丑小鸭》中的“丑小鸭”角色,“丑小鸭”的追求以及课堂教学,师生可以拥有个性化的解读方式,但对教材的解读过程不能脱离文本所有的基本材料,任意地去发挥。

误读止于对作品形象的正确理解。

[1]陈玲萍.丑小鸭本来就能变成白天鹅——《丑小鸭》主题解读导正[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1).

[2]叶军彪.《丑小鸭》:一个被误读的经典童话——兼论语文阅读教学的“说教化”倾向[J].中学语文教学,2008(1).

[3]安徒生.我的童话人生[M].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4]安徒生.丑小鸭[M].叶君健译.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

猜你喜欢
丑小鸭天鹅童话
一张图看天鹅奖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
“热跑”天鹅
天鹅之死
童话镇
《丑小鸭》后传
午夜童话镇
我很丑,但我有梦想
天鹅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